背景
当应用程序连接PolarDB-X实例执行操作时,从PolarDB-X实例的角度看,会有如下两种类型的连接:
- 前端连接:由应用程序建立的,到PolarDB-X计算节点(CN)中逻辑库的连接。
- 后端连接:由PolarDB-X计算节点建立的,到后端数据节点(DN)中物理库的连接。其中后端连接由CN管理,通过私有协议实现TCP连接与后端连接解绑,对用户透明。前端连接由用户创建和管理,本文主要讨论前端连接管理的最佳实践。
说明 为了简化描述,下文中的 “连接” 均代指 “前端连接”。
QPS/RT与连接数的关系
每秒查询请求数 (Query Per Second,QPS) 和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RT) 是衡量应用对数据库性能需求的基本指标,QPS代表应用并发访问数据库的需求,RT代表单条语句的处理性能。RT的高低与执行的SQL是否复杂和扫描的数据量紧密相关,OLTP系统中查询RT较低,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PolarDB-X兼容MySQL协议,请求在单个连接上串行执行,不同连接上的请求可以并行执行,由此得到以下公式:
- 单个连接的QPS上限 = 1000/RT
- 应用访问单个CN的QPS上限 = 单个连接的QPS上限×连接数
按照平均RT为5ms计算,单个连接的QPS上限为200,假设应用预估需要的QPS为5000,则至少需要建立250个连接。
连接数限制
PolarDB-X中前端连接仅与网络连接绑定,连接的数量理论上仅受限于CN可用的内存大小和网络连接数。但在实际的场景中,应用创建连接是为了执行查询,连接数需要与执行线程的数量相匹配才能达到最佳性能。
其中后端连接由CN管理,通过私有协议实现TCP连接与后端连接解绑,对用户透明。前端连接由用户创建和管理,本文主要讨论前端连接管理的最佳实践。
说明 为了简化描述,下文中的 “连接” 均代指 “前端连接”。
QPS/RT与连接数的关系
每秒查询请求数 (Query Per Second,QPS) 和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RT) 是衡量应用对数据库性能需求的基本指标,QPS代表应用并发访问数据库的需求,RT代表单条语句的处理性能。RT的高低与执行的SQL是否复杂和扫描的数据量紧密相关,OLTP系统中查询RT较低,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PolarDB-X兼容MySQL协议,请求在单个连接上串行执行,不同连接上的请求可以并行执行,由此得到以下公式:
- 单个连接的QPS上限 = 1000/RT
- 应用访问单个CN的QPS上限 = 单个连接的QPS上限×连接数
按照平均RT为5ms计算,单个连接的QPS上限为200,假设应用预估需要的QPS为5000,则至少需要建立250个连接。
连接数限制
PolarDB-X中前端连接仅与网络连接绑定,连接的数量理论上仅受限于CN可用的内存大小和网络连接数。但在实际的场景中,应用创建连接是为了执行查询,连接数需要与执行线程的数量相匹配才能达到最佳性能。
- 连接池模式(TCP 长连接)效率更高,但部分场景下对分布式负载均衡不友好,可能导致CN负载不均匀
- 突发创建连接,导致分布不均如果应用存在突发创建大量连接的情况,负载均衡设备无法及时刷新统计信息,可能出现部分CN上连接较多,结合连接池化,最终导致部分CN压力高于其他CN,影响系统总体性能。
- 负载均衡探活异常,导致分布不均负载均衡通过主动探活来判断CN节点是否正常,当探活出现偶发异常时,可能导致部分CN上连接较少,结合连接池化,最终导致部分CN压力低于其他CN,影响系统总提性能。
- Druid连接池增加了phyTimeoutMillis/phyMaxUseCount参数,定期(例如执行10000次或者10分钟)刷新连接池中的连接,可以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保持性能基本不变,建议默认添加这两个配置。
- 应用线程数与连接池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的一种常见模式,是在应用程序中创建多个线程,每个线程获取一个到数据库的连接并执行查询。为了减少创建/释放线程的开销,通常会使用“线程池”来管理线程,线程池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最大线程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理想情况下,查询的RT波动不大,可以应用上文介绍的公式,根据RT计算出合理的连接池大小,并根按照“每个线程一个数据库连接”的思路确定最大线程数。实际场景中,查询RT受到热点、锁、数据倾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突发RT增长,甚至部分连接失去响应。如果完全按照理想情况连接池/线程池,可能由于部分慢查询耗尽连接池/线程池,导致应用失去响应,影响关联系统。因此,建议按照“理想情况”的1.5到2倍来设置最大连接数/线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