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MySQL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Linux下MySQL数据库有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也可以分为完全备份、部分备份。
·完全备份是指备份整个数据集(即整个数据库)
·部分备份是指备份部分数据集(只备份一个表)
逻辑备份最大优点是对于各种存储引擎,都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来备份。而物理备份则不同,不同的存储引擎有着不同的备份方法。
mysqldump基本语法
mysqldump -uUsername -pPassword dbname table1 table2 … > BackupName.sql
备份多个数据库
mysqldump -uUsername -pPassword --databases dbname1 dbname2 … > Backup.sql
备份所有数据库
mysqldump -uUsername -pPassword -all-databases > BackupName.sql
MySQL 完全备份和恢复
备份某—个数据库: mysqldump -uUsername -pPassword 数据库名 > /root/XXX.bak
会将指定的数据库备份至roo家目录下,文件名为XXX.bak
恢复: mysql -uUsername -pPassword 数据库名 < /root/XXX.bak
MySQL 增量备份
验证和配置是否启动二进制日志功能。进行增量备份前,要启动二进制日志功能,首先使用vi /etc/my.cnf,打开配置文件,查看是否有log-bin配置行。因此添加此配置即可,输入内容:log-bin=/var/lib/mysql/sql_backup,然后保存my.cnf文件并退出。具体操作如图所示:
重新启动mysql服务,并且到目录/var/lib/mysql下查对应文件:索引文件sql_backup.index和文件sql_backup.000001,如出现以上两个文件,说明二进制日志功能开启成功了。
service mysqld restartcd /var/lib/mysql/ ls
在进行增量备份时,需要做一次完全备份,输入命令:
mysqldump -uUserName -pPassword --lock-all-tables --flush-logs --delete-master-logs 数据库名 > /root/完全备份文件名.sql说明:在进行增量备份时,使用的参数解释如下: --lock-all-tables 在开始导出之前,提交请求锁定所有数据库中的所有表,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flush-logs为结束当前日志,生成新日志文件;--delete-master-logs 则清除以前的日志,以释放空间;
进行增量备份。我们使用上一步中的flush- logs时间点来进行备份,执行以下命令:
mysqladmin -uUserName -pPassword flush-logs
在/var/mysql/目录下看到新生产的日志文件:sql_backup.000002
做恢复增量备份前,需要恢复完全备份。执行以下命令:
mysql -uUsername -pPassword 数据库名 </root/完全备份文件名.sql
导入增量备份,执行以下命令:
mysqlbinlog /var/lib/mysql/sql_backup.000002| mysql -uUsername -pPassword 数据库名
Linux自动备份
开启Linux crond 服务:service crond startcd root/
在root/下编写一个自动化脚本:vi bak.sh
通过执行命令chmod +x bak.sh为bak.sh赋予执行权限:chmod +x bak.sh crontab文件中,加入计划任务。假设我们每天1点30分开始备份,命令如下:crontab -e
验证计划任务是否添加成功,输入命令:crontab -l
确认一下crontab有没有开机启动,避免服务器重启后计划任务时效,输入命令:
chkconfig --list crond
上图中,我们看到2、3、4、5状态下都是启动的,所以可以确认会开机自启动。
至此,每日的1点30分将会在目录/root/下自动产生数据库的一份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