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日记S01E05-Do one thing and do it well

简介: "Do one thing and do it well." ### 绝对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程序猿的岗位也越来越细分。比如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区分前端开发岗、后端开发岗。不同岗位的程序猿,在各自领域的专精程度都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也不排除那种很牛逼的程序猿,前后端都很牛逼,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全栈程序猿(coding方面的全栈)。举个例子,Sophia和Antonio都会写前

"Do one thing and do it well."

绝对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程序猿的岗位也越来越细分。比如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区分前端开发岗、后端开发岗。不同岗位的程序猿,在各自领域的专精程度都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也不排除那种很牛逼的程序猿,前后端都很牛逼,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全栈程序猿(coding方面的全栈)。举个例子,Sophia和Antonio都会写前后端代码,Sophia每天(8小时)能最多能写32个前端组件或者16个后端组件;Antonio每天最多能写24个前端组件或者4个后端组件。Sophia写一个前端组件耗费的时间是1/4小时,写一个后端组件耗费的时间是1/2小时;Antonio写一个前端组件耗费的时间是1/3小时,写一个后端组件耗费的时间是2小时。两个人比较之后,发现Sophia不管是做前端还是后端,都比Antonio效率高,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每天只有8个小时,Sophia和Antonio该如何分配自己的工作(自我管理)?如果两个人在同一个团队,又该怎么去分工更合理(团队管理)?

比较优势

看了上面的问题,有人会开玩笑说:“分配啥,应该立刻让Antonio去提升开发能力”。提升技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远水解不了近火,我们来看看如何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先初始化一个目前的工作分配状态数据:Sophia=(16 1/4) + (8 1/2)=8小时;Antonio=(12 1/3) + (2 2)=8小时。也就是Sophia现在的分配是每天16个前端组件和8各后端组件;Antonio的分配是每天12个前端组件和2个后端组件。如果Sophia和Antonio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一定会有太多想法去改变现在的分配方案。但是有一天,Sophia加入了Antonio的团队,Sophia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对Antonio说:“Antonio,我每天帮你做3个后端组件,你全职做24个前端组件,然后分给我9个前端组件,这样你每天就能得到15个前端组件和3各后端组件,比你现在的12个前端组件和2个后端组件的产出都要多(12+3、2+1)”。Antonio心里想:“我自己的产出的确提高了,那对方一定产出降低了,为什么她愿意这样交换?”Sophia看出了Antonio的疑虑,继续解释:“我可以调整我自己的工作分配为每天8(2小时)个前端组件,12(6小时)个后端组件,和你交换之后,我的产出是17(8+9)个前端组件,9(12-3)个后端组件,比我原来的16个前端组件,8个后端组件的产出要分别高出1的产出量”。Antonio基本上已经懵逼了,为什么可以这样?

总量

上面的解决方案,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数字来解释。两个人的产出总量初始时为:16+12=28个前端组件、8+2=10个后端组件;Sophia的提案:17+15=32个前端组件、9+3=12后端组件。前端组件产出量增加了4,后端组件产出量增加了2。也就是说两个人到一个团队之后,通过工作的重新分配,可以比各自独立工作产出总量要多,蛋糕变大了。在一个公司里,老板也是希望自己的团队不断的去做大蛋糕,不是通过去抢的方法,而是通过优化工作分配。看到这里,大家也许还是会陷入上面的计算过程,因为有另外一个概念没讲,就是上面提到的“比较优势”依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做一件事而放弃另外一件事的成本。Sophia做1个后端组件需要放弃2个前端组件;Antonio做1个后端组件需要放弃6个前端组件。放弃的这个量,就是另外一个产出的机会成本。Sophia的提案,就是基于机会成本的比较。让各自做机会成本小的工作,这样就能让总量增加,团队的整体蛋糕变大。

现实

真实的工作中,除了前后端程序猿之外,一个团队还有产品经理等等岗位。那么为什么我不举例产品经理和程序猿,因为我怕被产品经理看见这篇文章之后打我,这就是现实。所以,现实世界,也许团队工作分配没法按照你的想法来实现,为了人身安全,还是让Antonio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吧,做一个全栈的程序猿,也许不只是前后端开发,哈哈哈。"Do one thing and do it well."不是说只做一件事,是说怎么把每件事都做好。

目录
相关文章
使用SwiftUI搭建一个简易书籍阅读App,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使用SwiftUI搭建一个简易书籍阅读App,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176 0
使用SwiftUI搭建一个简易书籍阅读App,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
自然语言处理 BI Python
看到自己的朋友圈,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看到自己的朋友圈,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85 0
|
SQL 设计模式 Java
带你认识和使用Room|青训营笔记
Room 是 Google jetpack 体系的一个数据库框架,近年来 Google 力推该框架,作为开发者,我们也需拥抱新技术。
带你认识和使用Room|青训营笔记
|
编译器
自制操作系统日记(一):显示hello world开始旅程
最近看了不少底层方面的东西,但还是得动手才能真正掌握,感觉操作系统也能整整了,于是就有了这系列,惯例的以hello开始
|
前端开发
#yyds干货盘点# 前端歌谣的刷题之路-第八十四题-计时器
#yyds干货盘点# 前端歌谣的刷题之路-第八十四题-计时器
96 0
#yyds干货盘点# 前端歌谣的刷题之路-第八十四题-计时器
|
存储 SQL 程序员
|
程序员
|
存储 设计模式 Java
|
大数据 程序员
程序猿日记S01E04
"Nothing is everything." ### 分形 小时候,偶尔会收到一些特别喜欢的礼物。比如电动小汽车,还带遥控器的,那操控感,完美地诠释了人类掌控一切的心理。如今,当你要出行的时候,掏出手机,打开一款打车APP,马上就可以体会到更高一个层次的掌控感。但是,我当初喜欢电动小汽车的原因并不是顺应了人类的掌控心理,而是因为想拆开小汽车获取里面的电动马达。拆开马达,可以看见里
1434 0
|
消息中间件 程序员 API
程序猿日记S01E03
"Wake me up when it's done." ### 礼物文化 有一次给组员分享程序猿该如何去尽力帮助到其他人,如何赢得声誉。在日常开发过程中,我们在实现业务需求的同时,抽象出可复用的模块,提供API供业务层调用。不同的程序猿会设计出不一样的API,好的设计往往是遵循一定原则的。网上比较经典的是Google API Design指南,可以作为一个模板来Review我们日常
248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