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C语言版

简介: 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C语言版

1.数据类型的介绍
在C语言中有很多的内置类型,如

char //字符数据类型

short //短整型

int //整形

long //长整型

long long //更长的整形

float //单精度浮点数

double //双精度浮点数

使用这些内置类型就意味着开辟内存的大小和看待内存空间的视角,是C语言中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我们将它们进行分类

1.整型家族

char

unsigned char

signed char

short

unsigned short [int]

signed short [int]

int

unsigned int

signed int

long

unsigned long [int]

signed long [int]

其中char也算是整型家族的,因为char在内存中是以ASCII值得形式去存储的,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整型

2.浮点数家族

float

double

3.构造类型

数组类型 结构体类型 struct 枚举类型 enum 联合类型 union

4.指针类型

int pi; char pc; float pf; void pv;

5.空类型

void 表示无类型

2.整型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
计算机是如何储存整型数据的呢? 事实上,在计算机中存储整型的方式存在三种,分别是原码 反码 和 补码 三种表示方法均有符号位和数值位两部分,符号位都是用0表示“正”,用1表示“负”。 对于正数而言,原反补码都是一样的 对于负数而言,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原码

直接将二进制按照正负数的形式翻译成二进制就可以。

反码

将原码的符号位不变,其他位依次按位取反就可以得到了。

补码

将反码加1即可得到

那么为什么计算机还要再负数上区分出原码反码补码的转化关系呢? 为什么对于整形来说:数据存放内存中其实存放的是补码? 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原码存储,这样岂不是更加方便?

事实上,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上面的问题

int main()
{

int a = 1;
int b = -1;
printf("%d", a + b);
return 0;

}

复制代码
int main()
{

int a = 1;
int b = -1;
a是正数,原码反码补码相同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b是负数,原码反码补码需要相互转化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原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反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补码



//假设正数负数都使用原码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a的原码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b的原码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  相加后的结果-->  -2???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b的补码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a的原码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相加后的结果为0

return 0;

}
复制代码
通过上面的正反对比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在内存中存储的是补码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值一律用补码来表示和存储。原因在于,使用补码,可以将符号位和数值域 统一处理; 同时,加法和减法也可以统一处理(CPU只有加法器)此外,补码与原码相互转换,其运算过程 是相同的,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电路。

3.大小端字节序的判断
首先,什么是大小端?

大端(存储)模式,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 址中; 小端(存储)模式,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 址中。

如图所示,更加清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为什么要有大小端之分呢? 简单来说,当我们的数据大于一个字节的时候,就会涉及到多个字节的顺序安排问题,由此有了大小端存储的方式。 可以通过调试时的内存窗口来查看大小端,大小端存储取决于编译器的实现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C 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转换:连接不同数据世界的桥梁
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转换是程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如同连接不同数据世界的桥梁,使得不同类型的变量之间能够互相传递和转换,确保了程序的灵活性与兼容性。通过强制类型转换或自动类型转换,C语言允许开发者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复杂的数据处理逻辑。
|
4天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缓存
kafka 的数据是放在磁盘上还是内存上,为什么速度会快?
Kafka的数据存储机制通过将数据同时写入磁盘和内存,确保高吞吐量与持久性。其日志文件按主题和分区组织,使用预写日志(WAL)保证数据持久性,并借助操作系统的页缓存加速读取。Kafka采用顺序I/O、零拷贝技术和批量处理优化性能,支持分区分段以实现并行处理。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KafkaProducer发送消息。
|
2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程序员
【C语言】内存布局大揭秘 ! -《堆、栈和你从未听说过的内存角落》
在C语言中,内存布局是程序运行时非常重要的概念。内存布局直接影响程序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理解C程序的内存布局,有助于编写更高效和可靠的代码。本文将详细介绍C程序的内存布局,包括代码段、数据段、堆、栈等部分,并提供相关的示例和应用。
61 5
【C语言】内存布局大揭秘 ! -《堆、栈和你从未听说过的内存角落》
|
2月前
|
存储 数据管理 C语言
C 语言中的文件操作:数据持久化的关键桥梁
C语言中的文件操作是实现数据持久化的重要手段,通过 fopen、fclose、fread、fwrite 等函数,可以实现对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关闭,构建程序与外部数据存储之间的桥梁。
|
3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物联网
C 语言在计算机科学中尤其在硬件交互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 C 语言与硬件交互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访问硬件寄存器、中断处理、I/O 端口操作、内存映射 I/O 和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C 语言在计算机科学中尤其在硬件交互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 C 语言与硬件交互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访问硬件寄存器、中断处理、I/O 端口操作、内存映射 I/O 和设备驱动程序开发,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趋势,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并掌握这些关键技术。
82 6
|
3月前
|
存储 数据建模 程序员
C 语言结构体 —— 数据封装的利器
C语言结构体是一种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用于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它支持数据封装,便于管理和传递复杂数据,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工具。
|
3月前
|
存储 C语言
C语言如何使用结构体和指针来操作动态分配的内存
在C语言中,通过定义结构体并使用指向该结构体的指针,可以对动态分配的内存进行操作。首先利用 `malloc` 或 `calloc` 分配内存,然后通过指针访问和修改结构体成员,最后用 `free` 释放内存,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
242 13
|
3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数据处理
C 语言结构体与位域:高效数据组织与内存优化
C语言中的结构体与位域是实现高效数据组织和内存优化的重要工具。结构体允许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成一个整体,而位域则进一步允许对结构体成员的位进行精细控制,以节省内存空间。两者结合使用,可在嵌入式系统等资源受限环境中发挥巨大作用。
96 11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程序员
C 语言指针详解 —— 内存操控的魔法棒
《C 语言指针详解》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指针的概念、使用方法及其在内存操作中的重要作用,被誉为程序员手中的“内存操控魔法棒”。本书适合C语言初学者及希望深化理解指针机制的开发者阅读。
|
3月前
|
并行计算 算法 测试技术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旨在通过综合策略提升程序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86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