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设计师如何对付背后那群指点江山的大神?

简介: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伟大女性,每一位苦逼设计师背后都有一群唧唧歪歪的大神。所以当你下决心开始从事设计这一行业时,除了天赋和基本功,你的心智也要无比坚强,因为在你还没有成为公认的设计大师前你会发现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对你指指点点。这些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可能是产品经理,可能是程序员,可能是市场或运营人员,可能是客户,可能是大老板。

很多人会将设计和艺术混淆,虽然大部分设计师都是学艺术出身,但是搞设计和搞艺术差别真的很大。艺术更多是一种自我表达,别人不懂你无所谓,你可以说我的艺术就不是给普通人欣赏的。但是很多设计却是要得到别人的认同,甚至就是要普罗大众的认同,因为你的设计可能会采用到产品中,如果别人不懂你的设计,不懂怎么使用产品,或是由于设计的原因导致产品有易用性的问题,带来不快的用户体验,那么设计就会被认为是失败的。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是产品潜在的使用者,所以大家似乎都能从自己的主观感受上来指点一个设计,这也是让设计师无可奈何的地方。


设计师应该如何应对自己背后那些指点江山的大神们呢?

一、展示设计方案前要做好准备。

很多时候设计师在介绍方案时就直接把最终方案拿出来,然后就对照着终稿直接介绍各个设计点,如果你还不是大师就请别如此自信。首先你要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从拿到需求后自己如何分析,有哪些想法要先说明。其次展示一些已有的类似产品设计,做一下竞品分析,说明已有设计的优劣。然后再介绍自己的设计过程,可以从Moodboard开始,到草图,到初稿再到终稿。你需要让人知道你的设计不是直接打开Photoshop就做出来的,你已经做过了很多的研究和分析,并且是一步步得到最终设计方案的。这样做的用意就是告诫那些想提意见的人,先掂量掂量自己,要是没有做过这么多的研究,那就闭嘴。

二、设计评审环节不要只有一套方案。

时间紧也要准备2~3套方案,第一套是你自己认为最好的设计方案,介绍时主要就是以这套方案为主。第二套是在第一套基础上做一些工作量不大的调整方案,例如换个背景色,或者一些面积较大的区域换个同色系的其它颜色。这套方案基本上不需要重新做设计,只是为了应对一些对你默认方案中采用的主色调有质疑的人。第三套需要跟第一套的设计风格差别较大,在一些关键元素上采取不同的设计,可以更大胆一些。如果没有时间准备这样的第三套方案,那么也可以按照第二套方案的形式来准备。这样做的用意就是让参与评审的人知道你并不是匆匆完成设计任务走个形式做评审,你是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有的人如果看见你只有一套方案,那么就会对这一套方案提各种意见,但是如果有一套以上方案,那么就会变成方案之间的对比选择了,说不定最后就变成投票选方案了。

三、对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

如果给你提意见的是专业人士,比如你的上司也是很资深的设计师,那么对于他们的意见你应该虚心接受,而且应该多听,这是自己学习提升的好机会。如果给你提意见的人可能根本不懂设计,这些人只能给一些很主观的意见,比如“我不喜欢这个颜色”,“我觉得圆形的更好”,“这个地方是不是太花了”,“这个字体不好看”等等。对于这样的意见,你要拿出你的专业术语让提意见的人少指指点点。比如你可以问他“你觉得换成什么色系更适合”,“应该是采用什么样的对比度更好”,“圆角应该用多大的弧度”,“阴影应该从那边出来”,“你是要后现代的风格吗”,“你是要XX大师的设计风格吗”等等。一定要让那些人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专业。如果给你提意见的是大老板或是客户,那么首先你要按照前面说的两条,一是要有完整的设计过程,二是要有不止一套方案,如果还是收到很多不专业的意见,你就先记下来。然后在不影响你原始设计思路的情况下尽可能按照一些关键意见做出适当修改,让大老板或是客户觉得你的确是有修改。其实很多人当时提的什么意见后续他自己都忘记了,纯粹是为了提意见而提意见。


当然不论你做了怎样的准备,就算你的方案的确很优秀,可能还是会遇到难搞的人,甚至是不讲理的人。这个时候不建议做无意义的争论,可以采取用户调研的形式,如果可以找真实的用户就找用户,纪录用户意见和对各个方案的评分,如果还不能对外展示方案,那就找公司内部不同部门、不同职能的人来做调研。最终以数据来说话,或许能为你推荐的方案赢得一定的优势。如果本身调研的结果的确未能如你所愿,你也是要再思考更改,毕竟如前面所说设计不是艺术,你需要得到认同。

好的设计师会有自己的一套设计方法和理念,并且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面对意见、建议、质疑、挑衅都可以有理有据从容应对。我见过不少设计师都是很容易“炸毛”的,面对别人的意见都是一种抗拒态度,或是干脆就指责对方不懂设计等。为什么那些给你提意见的人不敢对一个安全技术方案提意见?为什么他们不敢对一段代码,一个函数提意见?因为他们觉得那些领域比设计更专业,提不了自己主观的意见。所以设计师想要对背后那些指点江山的大神说No,最终还是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专业影响力,普及周边人对设计专业的认识,让他们知道设计也是很专业的领域,随便提主观意见也是很不职业的表现。

来自:邓俊杰 金蝶云之家首席用户体验架构师

目录
相关文章
|
6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开发者
震撼揭秘!JS模块化进化史:从混沌到秩序,一场代码世界的华丽蜕变,你怎能错过这场编程盛宴?
【8月更文挑战第23天】在 Web 前端开发领域,JavaScript 模块化已成为处理日益复杂的 Web 应用程序的关键技术。通过将代码分解成独立且可重用的模块,开发者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代码,避免命名冲突和依赖混乱。从最早的全局函数模式到 IIFE,再到 CommonJS 和 AMD,最终进化到了 ES6 的原生模块支持以及 UMD 的跨环境兼容性。本文通过具体示例介绍了这些模块化规范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
66 0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分布式计算 算法
【活动】程序员的核心职业素养:技术与人文并重的探索之旅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程序员作为构建未来世界的“魔法师”,其职业素养不仅关乎代码的优美与效率,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对技术的持续追求、团队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上。本文将探讨我认为对于程序员最为重要的几种职业素养,并结合实际案例,分享我在职业生涯中的体会与思考。
96 4
关于认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刻意练习,PDCA,GTD)
关于认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刻意练习,PDCA,GTD)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程序员
十年老友记 | @边城:恰当的编程是会产生幸福感的
十年老友记 | @边城:恰当的编程是会产生幸福感的
206 0
|
大数据 程序员 Android开发
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札记:揭露营销伎俩
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札记:揭露营销伎俩
151 0
|
移动开发 缓存 前端开发
圣司:我的前端成长之路,内观自在,外观世音,追寻内心平静
最文艺的前端成长之路分享,相信我,读完它你一定收获良多。
圣司:我的前端成长之路,内观自在,外观世音,追寻内心平静
|
测试技术 程序员
风雨20年:我所积累的20条编程经验【转】
风雨20年:我所积累的20条编程经验Posted by zhaoxingyun on 十一月 13th, 2010 | Comments off原文作者乔纳森·丹尼可(Jonathan Danylko)是一位自由职业的web架构师和程序员,编程经验已超过20年,涉足领域有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房地产、医疗、保险和公用事业。
838 1
|
程序员
【抛砖引玉】“技术顾问” —— 老程序员的一个出路。
     以前总可以看到一些讨论,程序员30岁以后怎么办?35岁以后怎么办?当然有一些人,不管大多的年龄,都可以继续编程。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年龄大了,各方面的压力也就更大了。年龄大了就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简单地说父母、爷爷奶奶病了要去照顾;孩子病了也要照顾;老婆病了也要照顾;自己病了还得自己照顾自己。
1337 0
周鸿祎: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导读:本文来自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的博客,分享了个人对于“一个优秀产品经理的必备素质”的经验与理念。 现在,互联网公司里开始重视产品经理了,这是一个好事。以前互联网谈融资,谈商业模式,谈战略,很少有谈产品的,因为产品可以从国外抄,谁下手快谁就能获得先发优势。
182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