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同步机制-优化屏障和内存屏障

简介:

优化屏障

编译器编译源代码时,会将源代码进行优化,将源代码的指令进行重排序,以适合于CPU的并行执行。然而,内核同步必须避免指令重新排序,优化屏障(Optimization barrier)避免编译器的重排序优化操作,保证编译程序时在优化屏障之前的指令不会在优化屏障之后执行。
Linux用宏barrier实现优化屏障,gcc编译器的优化屏障宏定义列出如下(在include/linux/compiler-gcc.h中): 

#define barrier() __asm__ __volatile__("": : :"memory")

上述定义中,“__asm__”表示插入了汇编语言程序,“__volatile__”表示阻止编译器对该值进行优化,确保变量使用了用户定义的精确地址,而不是装有同一信息的一些别名。“memory”表示指令修改了内存单元。


内存屏障

软件可通过读写屏障强制内存访问次序。读写屏障像一堵墙,所有在设置读写屏障之前发起的内存访问,必须先于在设置屏障之后发起的内存访问之前完成,确保内存访问按程序的顺序完成。
读写屏障通过处理器构架的特殊指令mfence(内存屏障)、lfence(读屏障)和sfence(写屏障)完成,见《x86-64构架规范》一章。另外,在x86-64处理器中,对硬件进行操作的汇编语言指令是“串行的”,也具有内存屏障的作用,如:对I/O端口进行操作的所有指令、带lock前缀的指令以及写控制寄存器、系统寄存器或调试寄存器的所有指令(如:cli和sti)。
Linux内核提供的内存屏障API函数说明如表2。内存屏障可用于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系统,如果仅用于多处理器系统,就使用smp_xxx函数,在单处理器系统上,它们什么都不要。
表2 内存屏障API函数说明

内存屏障的宏定义 功能说明
mb() 适用于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的内存屏障。
rmb() 适用于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的读内存屏障。
wmb() 适用于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的写内存屏障。
smp_mb() 适用于多处理器的内存屏障。
smp_rmb() 适用于多处理器的读内存屏障。
smp_wmb() 适用于多处理器的写内存屏障。

适合于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的内存屏障宏定义列出如下(在include/asm-x86/system.h中): 

#ifdef CONFIG_X86_32
/*指令“lock; addl $0,0(%%esp)”表示加锁,把0加到栈顶的内存单元,该指令操作本身无意义,但这些指令起到内存屏障的作用,让前面的指令执行完成。具有XMM2特征的CPU已有内存屏障指令,就直接使用该指令*/
     #define mb() alternative("lock; addl $0,0(%%esp)", "mfence", X86_FEATURE_XMM2)
     #define rmb() alternative("lock; addl $0,0(%%esp)", "lfence", X86_FEATURE_XMM2)
     #define wmb() alternative("lock; addl $0,0(%%esp)", "sfence", X86_FEATURE_XMM)
#else
     #define mb() asm volatile("mfence":::"memory")
     #define rmb() asm volatile("lfence":::"memory")
     #define wmb() asm volatile("sfence" ::: "memory")
#endif

/*刷新后面的读所依赖的所有挂起读操作,在x86-64构架上不需要*/
#define read_barrier_depends() do { } while (0)

宏定义ead_barrier_depends()刷新后面的读所依赖的所有挂起读操作,后面的读操作依赖于正处理的读操作返回的数据。在x86-64构架上不需要此宏。它表明:在此屏障之前,没有来自内存区域数据所依赖的读曾经重排序。所有的读操作处理此原语,保证在跟随此原语的任何读操作此原语之前访问内存(但不需要其他CPU的cache)。此原语在大多数CPU上有比rmb()更轻的份量。
本地CPU和编译器遵循内存屏障的排序限制,仅内存屏障原语保证排序,即使数据有依赖关系,也不能保证排序。例如:下面代码将强迫排序,因为*q的读操作依赖于p的读操作,并且这两个读操作被read_barrier_depends()分开。在CPU 0和CPU 1上执行的程序语句分别列出如下:

CPU 0                                      CPU 1 
b = 2;
memory_barrier();
p = &b;                                      q = p;
                                                read_barrier_depends();
                                                d = *q;


下面的代码没有强制排序,因为在a和b的读操作之间没有依赖关系,因此,在一些CPU上,如:Alpha,y将设置为3,x设置为0。类似这种没有数据依赖关系的读操作,需要排序应使用rmb()。

CPU 0                                        CPU 1

a = 2;
memory_barrier();
b = 3;                                         y = b;
                                                 read_barrier_depends();
                                                 x = a;


 

适合于多处理器的内存屏障宏定义列出如下(在include/asm-x86/system.h中): 

#ifdef CONFIG_SMP
     #define smp_mb() mb()


    #ifdef CONFIG_X86_PPRO_FENCE
        # define smp_rmb() rmb()
     #else
        # define smp_rmb() barrier()
     #endif


    #ifdef CONFIG_X86_OOSTORE
        # define smp_wmb() wmb()
     #else
        # define smp_wmb() barrier()
     #endif


     #define smp_read_barrier_depends() read_barrier_depends()
     #define set_mb(var, value) do { (void)xchg(&var, value); } while (0)
#else
     #define smp_mb() barrier()
     #define smp_rmb() barrier()
     #define smp_wmb() barrier()
     #define smp_read_barrier_depends() do { } while (0)
     #define set_mb(var, value) do { var = value; barrier(); } while (0)
#endif

 

函数rdtsc_barrier用于加内存屏障阻止RDTSC猜测,当在一个定义的代码区域使用读取时间戳计数器(Read Time-Stamp Counter,RDTSC)函数(或者函数get_cycles或vread)时,必须加内存屏障阻止RDTSC猜测。其列出如下:

static inline  void rdtsc_barrier( void)
{
    alternative(ASM_NOP3, "mfence", X86_FEATURE_MFENCE_RDTSC);
    alternative(ASM_NOP3, "lfence", X86_FEATURE_LFENCE_RDTSC);
}
目录
相关文章
|
4天前
|
算法 Linux 开发者
深入探究Linux内核中的内存管理机制
本文旨在对Linux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如何通过高效的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来优化系统性能。文章将详细介绍Linux内核中内存管理的关键技术点,包括物理内存与虚拟内存的映射、页面置换算法、以及内存碎片的处理方法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点的解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Linux内存管理框架,帮助理解其在现代计算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
7天前
|
缓存 算法 Linux
Linux内核中的内存管理机制深度剖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8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聚焦其内存管理机制的奥秘。不同于传统摘要的概述方式,本文将以一次虚拟的内存分配请求为引子,逐步揭开Linux如何高效、安全地管理着从微小嵌入式设备到庞大数据中心数以千计程序的内存需求。通过这段旅程,读者将直观感受到Linux内存管理的精妙设计与强大能力,以及它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系统稳定与性能优化的。 ####
14 0
|
6月前
|
算法 安全 Linux
探索Linux内核的虚拟内存管理
【5月更文挑战第20天】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虚拟内存管理。通过剖析其关键组件和运作机制,揭示虚拟内存如何提供高效的内存抽象,支持庞大的地址空间,以及实现内存保护和共享。文章将重点讨论分页机制、虚拟内存区域(VMAs)的管理、页面置换算法,并简要分析这些技术是如何支撑起现代操作系统复杂而多变的内存需求的。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C语言
MacOS环境-手写操作系统-15-内核管理 检测可用内存
MacOS环境-手写操作系统-15-内核管理 检测可用内存
33 0
|
3月前
|
算法 安全 UED
探索操作系统的内核空间:虚拟内存管理
【7月更文挑战第50天】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虚拟内存管理是核心功能之一,它允许操作系统高效地使用物理内存,并为应用程序提供独立的地址空间。本文将深入探讨操作系统虚拟内存管理的机制,包括分页、分段以及内存交换等关键技术,并分析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以实现内存的有效管理和保护。通过理解这些原理,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操作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及其对应用程序性能的影响。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Linux
xenomai内核解析--实时内存管理--xnheap
Xenomai是一个实时操作系统(RTOS)层,用于Linux,旨在提供确定性的任务调度和服务。其内存管理机制包括一个名为xnheap的内存池,确保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时间确定性,以满足硬实时系统的严格需求。
172 0
xenomai内核解析--实时内存管理--xnheap
|
6月前
|
算法 安全 Linux
深度解析:Linux内核内存管理机制
【4月更文挑战第30天】 在操作系统领域,内存管理是核心功能之一,尤其对于多任务操作系统来说更是如此。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内存管理机制,包括物理内存的分配与回收、虚拟内存的映射以及页面替换算法等关键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详细剖析,我们不仅能够理解操作系统如何高效地利用有限的硬件资源,还能领会到系统设计中的性能与复杂度之间的权衡。
|
6月前
|
缓存 算法 安全
探索Linux内核的虚拟内存管理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虚拟内存是支持多任务处理和内存保护的关键组件。本文深入分析了Linux操作系统中的虚拟内存管理机制,包括其地址空间布局、分页系统以及内存分配策略。我们将探讨虚拟内存如何允许多个进程独立地访问它们自己的地址空间,同时由操作系统管理物理内存资源。此外,文章还将涉及虚拟内存所带来的性能影响及其优化方法。
|
存储 编译器 Linux
解密Linux内核神器:内存屏障的秘密功效与应用方法(下)
解密Linux内核神器:内存屏障的秘密功效与应用方法(下)
|
6月前
|
缓存 运维 算法
深入理解Linux内核的虚拟内存管理
【5月更文挑战第6天】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尤其是类Unix系统如Linux中,虚拟内存管理是一项核心功能,它不仅支持了多任务环境,还提供了内存保护和抽象。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子系统,包括分页机制、虚拟地址空间布局、页面置换算法以及内存分配策略。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剖析,我们旨在为读者揭示Linux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优化物理内存资源,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与高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