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如何通过精妙的特征工程与创新模型结构大幅提升推荐系统中的召回率,带你一步步攻克大数据检索难题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5000CU*H 100GB 3个月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简介: 【10月更文挑战第2天】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推荐系统项目时,提高检索模型的召回率成为关键挑战。本文分享了通过改进特征工程(如加入用户活跃时段和物品相似度)和优化模型结构(引入注意力机制)来提升召回率的具体策略与实现代码。严格的A/B测试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为改善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这次实践加深了对特征工程与模型优化的理解,并为未来的技术探索提供了方向。

提高大模型召回率项目实战
image.png

最近在处理一个涉及大规模数据集的推荐系统项目时,遇到了一个典型的挑战:如何提高检索模型的召回率(recall)。召回率是指检索出来的相关文档数占文档库中所有相关文档的比例,它是衡量检索系统查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召回率意味着能够更全面地捕捉到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这对于改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下面分享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策略和具体实现。

首先,明确我们面对的问题。在现有的推荐系统中,尽管模型在预测用户兴趣方面表现良好,但是由于数据空间庞大,模型经常会错过一些潜在的相关项目,导致召回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改进特征工程,二是优化模型结构。

在特征工程方面,增加了一些上下文相关的特征。比如用户的活跃时间段、历史行为模式等,这些特征有助于更精确地描述用户的偏好。此外,还引入了物品间的相似度特征,这样即使某个物品没有直接的历史交互记录,也可以通过其相似物品的历史表现来推测其受欢迎程度。以下是添加特征相似度的示例代码:

def calculate_similarity(item1, item2):
    # 这里可以使用余弦相似度或其他相似度度量方法
    similarity = cosine_similarity(item1.features, item2.features)
    return similarity

# 假设items是一个包含所有物品的列表
for i in range(len(items)):
    for j in range(i+1, len(items)):
        items[i].similarities[j] = calculate_similarity(items[i], items[j])
        items[j].similarities[i] = items[i].similarities[j]

接下来,我们考虑优化模型结构。原有的模型使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框架,但考虑到模型可能会过早收敛到局部最优解,因此决定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来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注意力机制可以帮助模型聚焦于输入序列中最相关的部分,从而提高召回率。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注意力模块实现: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class Attent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hidden_dim):
        super(Attention, self).__init__()
        self.hidden_dim = hidden_dim
        self.attn = nn.Linear(self.hidden_dim, 1)

    def forward(self, inputs):
        attn_weights = F.softmax(self.attn(inputs), dim=1)
        context_vector = attn_weights * inputs
        context_vector = context_vector.sum(dim=1)
        return context_vector

最后,为了验证改进后的效果,我们设置了严格的A/B测试流程。将用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的环境下运行新旧两种模型,并收集一段时间内的用户反馈数据。通过对比两组之间的关键指标变化,最终确认了新模型在召回率方面的显著提升。

这次实践不仅帮助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也加深了我们对特征工程和模型结构优化的理解。未来,计划继续探索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以期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关文章
|
10天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大数据
数据大爆炸:解析大数据的起源及其对未来的启示
数据大爆炸:解析大数据的起源及其对未来的启示
53 14
数据大爆炸:解析大数据的起源及其对未来的启示
|
9天前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
大数据揭秘:从数据湖到数据仓库的全面解析
大数据揭秘:从数据湖到数据仓库的全面解析
48 19
|
26天前
|
自然语言处理
高效团队的秘密:7大团队效能模型解析
3分钟了解7大团队效能模型,有效提升团队绩效。
97 7
高效团队的秘密:7大团队效能模型解析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创建型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用者不需要关注对象的创建细节。创建型模式分为5种: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算法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它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组织接口和类,后者釆用组合或聚合来组合对象。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结构型模式比类结构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型模式分为以下 7 种: • 代理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桥接模式 • 外观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Transformer模型变长序列优化:解析PyTorch上的FlashAttention2与xFormers
本文探讨了Transformer模型中变长输入序列的优化策略,旨在解决深度学习中常见的计算效率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批处理变长输入的技术挑战,特别是填充方法导致的资源浪费。随后,提出了多种优化技术,包括动态填充、PyTorch NestedTensors、FlashAttention2和XFormers的memory_efficient_attention。这些技术通过减少冗余计算、优化内存管理和改进计算模式,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使用FlashAttention2和无填充策略的组合可以将步骤时间减少至323毫秒,相比未优化版本提升了约2.5倍。
75 3
Transformer模型变长序列优化:解析PyTorch上的FlashAttention2与xFormers
|
2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安全
探索网络模型与协议:从OSI到HTTPs的原理解析
OSI七层网络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是理解和设计计算机网络的框架。OSI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模型则简化为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 HTTPS协议基于HTTP并通过TLS/SSL加密数据,确保安全传输。其连接过程涉及TCP三次握手、SSL证书验证、对称密钥交换等步骤,以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字信封技术使用非对称加密和数字证书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身份认证。 浏览器通过Https访问网站的过程包括输入网址、DNS解析、建立TCP连接、发送HTTPS请求、接收响应、验证证书和解析网页内容等步骤,确保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信。
125 3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搜索推荐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推荐系统的深度学习模型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推荐系统的深度学习模型
162 2
|
3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安全
30 道初级网络工程师面试题,涵盖 OSI 模型、TCP/IP 协议栈、IP 地址、子网掩码、VLAN、STP、DHCP、DNS、防火墙、NAT、VPN 等基础知识和技术,帮助小白们充分准备面试,顺利踏入职场
本文精选了 30 道初级网络工程师面试题,涵盖 OSI 模型、TCP/IP 协议栈、IP 地址、子网掩码、VLAN、STP、DHCP、DNS、防火墙、NAT、VPN 等基础知识和技术,帮助小白们充分准备面试,顺利踏入职场。
170 2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