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关键技术已通过验证 7家公司参与技术研发

简介:

9月22日,据工信部消息,首届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2016年9月2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利召开,IMT-2020(5G)推进组隆重发布了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一阶段测试结果。

作为本次论坛的焦点内容,IMT-2020(5G)推进组隆重发布了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一阶段测试结果,并向参与该阶段试验的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爱立信、诺基亚上海贝尔、英特尔、三星共7家国内外企业颁发了证书。

在刚刚结束的第一阶段试验过程中,IMT-2020(5G)推进组与各参与单位密切合作,完成了主要5G无线和网络关键技术的性能和功能测试,具体包括:大规模天线、新型多址、新型多载波、高频段通信等7个无线关键技术,以及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等4个网络关键技术。

第一阶段试验充分验证了上述关键技术在支持Gbps用户体验速率、毫秒级端到端时延、每平方公里百万连接等多样化5G场景需求的技术可行性,进一步增强了业界推动5G技术创新发展的信心。

第二阶段试验将重点开展面向移动互联网、低时延高可靠和低功耗大连接三大5G典型场景的无线空口和网络技术方案的研发与试验,并计划在2017年底前完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会上表示,5G标准化工作已全面拉开序幕,研发与试验工作也进入到攻坚阶段。

此前,中国移动介绍,5G技术相比4G技术,峰值速率增长数十倍,从4G的100Mb/s提高到10G/s。也就是说,1秒钟可以下载30余部电影,可支持的用户连接数增长到100万用户/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满足物联网这样的海量接入场景。业内普遍认为,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将有望撬动规模达万亿元的车联网、物联网等产业。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4月前
|
自动驾驶 5G
5G技术中的时分双工(TDD)与频分双工(FDD)的应用区别
5G技术中的时分双工(TDD)与频分双工(FDD)的应用区别
739 63
|
3月前
|
物联网 5G 智能硬件
介绍频段、带宽、频率、调制、解调等基础术语,以及Wi-Fi、蓝牙、ZigBee、UWB、LTE、5G等常见无线通信技术
在无线通信领域,专业术语是理解技术的关键。本文详细介绍了频段、带宽、频率、调制、解调等基础术语,以及Wi-Fi、蓝牙、ZigBee、UWB、LTE、5G等常见无线通信技术,还涵盖了信号传播、信道容量、信噪比等深入概念。通过本文,你将掌握无线技术的核心知识,成为半个无线专家。
295 4
|
3月前
|
传感器 监控 自动驾驶
|
3月前
|
边缘计算 物联网 5G
5G小基站技术:解决室内覆盖难题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
180 5
|
3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数据挖掘
跨界融合:AI与5G技术如何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结合如何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高速、低延迟的5G网络和AI的数据分析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实现了智能化网络运维、增强网络功能和多行业的实际应用。文中提供了网络流量预测和故障预测的示例代码,展示了技术的实际应用潜力。
77 1
|
3月前
|
运维 安全 5G
|
3月前
|
传感器 安全 物联网
5G车联网技术:智能交通的未来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
179 1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
3月前
|
安全 自动驾驶 物联网
5G技术概览:开启万物互联新时代
【10月更文挑战第23天】
151 1
|
4月前
|
安全 物联网 5G
5G技术对软件开发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0月更文挑战第11天】5G技术的商用化正迅速推进,其高速度、低延迟和高可靠性将深刻影响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5G技术的特点及其对移动应用、物联网、后端服务和安全性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了开发者应采取的优化策略,包括提升移动应用体验、扩展物联网应用、强化后端服务和加强安全性。通过这些策略,开发者可以充分利用5G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