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i 4 特性 04:build 阶段的构建提速

简介: Umi 4 特性 04:build 阶段的构建提速

🙋🏻‍♀️编者按:本文是蚂蚁集团前端工程师云谦关于 Umi 4 新特性系列分享的第四篇 - build 阶段的构建提速,欢迎享用~


第一篇👉🏻 Umi 4 特性 01:MFSU V3,比 Vite 还要快

第二篇👉🏻 Umi 4 特性 02:React Router 6 和新路由

第三篇👉🏻 Umi 4 特性 03:默认最快的请求


构建提速不只是 dev 阶段的 MFSU,还要考虑流程上 build 阶段的构建。build 阶段的构建相比 dev 阶段,会做很多额外的事,比如 js 压缩和 css 压缩、tree-shaking、code-splitting,同时对于依赖编译和缓存的利用方式也会不同。所以优化手段也会大不同。

esbuild


虽然构建提速没有银弹,但 esbuild 是这个时期的大杀器。


JS 压缩之前默认是 terser,Umi 4 之后默认是 esbuild。原因在《彻底告别编译 OOM,用 esbuild 做压缩器》有过介绍,除了快,还可彻底解压缩导致的 OOM 问题,缺点是相比 terser 尺寸会增加 10%。同时压缩方式还支持 terser、uglifyJs、swc,支持不同场景,比如针对不支持 es6 的场景,选 uglifyJs 可以在遇到高级语法时主动抛错。


export default {  jsMinifier: 'uglifyJs',  jsMinifierOptions: {},}


CSS 压缩之前默认是 cssnano,Umi 4 之后默认也是 esbuild。相比 cssnano,用 esbuild 压缩 CSS 速度提升 6 倍,而尺寸仅增加约 1%。同时也可通过配置切换回 cssnano,以及尝试我们试验性支持的 parcelCSS。

export default {  cssMinifier: 'parcelCSS',  cssMinifierOptions: {},}


esbuild 不仅用于压缩,还被用到 JS/TS 文件实时编译、import/export 分析、测试等环节。JS/TS 文件实时编译是为了让配置、MOCK 等文件支持 TypeScript 语法,所以会通过 require hook 的方式,在遇到 .ts 文件时自动用 esbuild 编译;import / export 分析通常用 es-module-lexer 分析,但由于他不支持 jsx,所以会用 esbuild 先编译到 esm 格式再给 es-module-lexer 使用Umi 4的测试默认用 esbuild 作为 js transformer,相比 ts-jest 快非常多,支持通过配置切换到 swc 或 ts-jest。


依赖编译


通常一个包含 600 文件的项目,会有 6000 文件的依赖。这也是为啥依赖编译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构建速度。webpack 的依赖编译是个绕不开的点,因为就算我们什么都不配,webpack 也会通过 ast 的方式分析 import/export 等信息。


Umi 4 删除了 nodeModulesTransform,不会再做 node_modules 的全量 babel 编译,开发者需要手动找出使用了高级语法的依赖,手动配置。之前开启的项目通常是出于支持 es5 的考虑,而全量开启是比较偷懒的做法,但带来的问题是后续持续的构建时间消耗。


externals 是绕过 webpack 依赖编译的好办法,所以之前 yuyan 有推出 bmwAutoExternals 配置,但缺点是本地无法验证。dev 跑完没问题而流程上 build 完出问题的场景,一线开发者完全无法定位问题。Umi 4 会解这个问题,让本地也可做 bmwAutoExternals 的验证。


Umi 4 默认 webpack 5,而 webpack 5 是具备物理缓存功能的,这是相比 Vite 等其他工具非常大的优势,流程上也值得好好利用。Smallfish 之前就接入了基于迭代的构建物理缓存功能,Umi 4 也会跟上,在流程上做缓存的校验、下载和上传,让流程 build 进一步提速。注:这个 Remote Caching 的机制之后还会用到 MFSU 上,让依赖缓存的 invalidate 更精确。


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9219361  

彻底告别编译 OOM,用 esbuild 做压缩器
https://github.com/vitejs/vite/pull/4371  

Vite 使用 esbuild 压缩 CSS 的 PR


相关文章
|
9月前
|
缓存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Vite 构建流程大揭秘:快速构建前端项目的秘密武器
Vite 构建流程大揭秘:快速构建前端项目的秘密武器
|
缓存 JavaScript Docker
云效中使用Node.js进行构建时,构建速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云效中使用Node.js进行构建时,构建速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38 2
|
4月前
|
开发框架 缓存 前端开发
electron-builder 解析:你了解其背后的构建原理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前端徐徐”,详细解析了 electron-builder 的工作原理。electron-builder 是一个专为整合前端项目与 Electron 应用的打包工具,负责管理依赖、生成配置文件及多平台构建。文章介绍了前端项目的构建流程、配置信息收集、依赖处理、asar 打包、附加资源准备、Electron 打包、代码签名、资源压缩、卸载程序生成、安装程序生成及最终安装包输出等环节。通过剖析 electron-builder 的原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跨端桌面应用的构建流程。
293 2
|
6月前
|
缓存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微前端集成优化:让所有子应用体积更小,加载更快!
【8月更文挑战第17天】微前端集成优化:让所有子应用体积更小,加载更快!
124 1
|
8月前
|
JavaScript 中间件
|
9月前
|
JavaScript API
【vue】分环境构建(开发/测试/生产)配置
【vue】分环境构建(开发/测试/生产)配置
62 1
|
9月前
|
缓存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Vite 打包优化:全面解析与实践
Vite 作为新一代前端构建工具,以其快速开发体验和高效打包能力著称。然而,在实际项目开发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性能和用户体验,我们仍需对 Vite 打包进行优化。本文将深入探讨 Vite 打包优化策略,涵盖代码拆分、资源压缩、缓存利用、构建配置等多个方面,并提供实践案例和最佳实践建议,帮助开发者充分释放 Vite 的潜力。
1937 1
|
IDE Unix 编译器
深入理解CMake:优化构建过程,提升开发效率(上)
深入理解CMake:优化构建过程,提升开发效率
|
算法 定位技术 数据库
深入理解CMake:优化构建过程,提升开发效率(下)
深入理解CMake:优化构建过程,提升开发效率
|
缓存 Java Maven
深入理解Gradle构建系统的工作原理
深入理解Gradle构建系统的工作原理
46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