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PO 设计模式?这篇实战文带你搞定 PO

简介: ![](https://ceshiren.com/uploads/default/original/3X/b/a/baf744a48942f64d4c03d4d50ae104e42f4f7d53.png)为UI页面写测试用例时(比如web页面,移动端页面),测试用例会存在大量元素和操作细节。当UI变化时,测试用例也要跟着变化, PageObject 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使用UI自动化测试


为UI页面写测试用例时(比如web页面,移动端页面),测试用例会存在大量元素和操作细节。当UI变化时,测试用例也要跟着变化, PageObject 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使用UI自动化测试工具时(包括selenium,appium等),如果无统一模式进行规范,随着用例的增多会变得难以维护,而 PageObject 让自动化脚本井井有序,将 page 单独维护并封装细节,可以使 testcase 更稳健,不需要大改大动。

具体做法:把元素信息和操作细节封装到Page类中,在测试用例上调用Page对象(PageObject),比如存在一个功能“选取相册标题”,需要为之建立函数selectAblumWithTitle(),函数内部是操作细节findElementsWithClass('album')等:

以选“取相册标题”举例,伪代码如下:

selectAblumWithTitle() {
    #选取相册
    findElementsWithClass('album')
    #选取相册标题
    findElementsWithClass('title-field')
    #返回标题内容
    return getText()

}

page object的主要原则是提供一个简单接口 (或者函数,比如上述的selectAblumWithTitle),让调用者在页面上可以做任何操作,点击页面元素,在输入框输入内容等。

因此,如果要访问一个文本字段,page object应该有获取和返回字符串的方法。page object应该封装对数据的操作细节,比如查找元素和点击元素。当页面元素改动时,应该只改变page类中的内容,不需要改变调用它的地方。

不要为每个UI页面都创建一个page类,应该只为页面中重要的元素创建page类。

比如,一个页面显示多个相册,应该创建一个相册列表page object,它包含许多相册page object。如果某些复杂UI的层次结构只是用来组织UI,那么它就不应该出现在page object中。page object的目的是通过给页面建模,从而对应用程序的使用者变得有意义:

如果你想导航到另一个页面,初始page对象应当return另一个page对象,比如点击注册,进入注册页面,在代码中就应该return Register()。如果想获取页面信息,可以return基本类型(字符串、日期)。

建议不要在page object中放断言。应该去测page object,而不是让page object自己测自己,page object的责任是提供页面的状态信息。这里仅用HTML描述Page Object,这种模式还可以用来隐藏Java swing UI细节,它可用于所有UI框架。

PageObject的核心思想是六大原则,掌握六大原则才可以进行 PageObject 实战演练,这是 PageObject的精髓所在。
selenium官方凝聚出六大原则,后面的PageObject使用都将围绕六大原则开展:

  • 公共方法代表页面提供的服务
  • 不要暴露页面细节
  • 不要把断言和操作细节混用
  • 方法可以return到新打开的页面
  • 不要把整页内容都放到PO中
  • 相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可以封装不同结果

下面,对上述六大原则进行解释:

  • 原则一:要封装页面中的功能(或者服务),比如点击页面中的元素,可以进入到新的页面,于是,可以为这个服务封装方法“进入新页面”。
  • 原则二:封装细节,对外只提供方法名(或者接口)。
  • 原则三:封装的操作细节中不要使用断言,把断言放到单独的模块中,比如testcase。
  • 原则四:点击一个按钮会开启新的页面,可以用return方法表示跳转,比如return MainPage()表示跳转到新的PO:MainPage。
  • 原则五:只为页面中重要的元素进行PO设计,舍弃不重要的内容。
  • 原则六:一个动作可能产生不同结果,比如点击按钮后,可能点击成功,也可能点击失败,为两种结果封装两个方法,click_success和click_error。

以企业微信首页为例,企业微信首页有二个主要功能:立即注册和企业登录。
企业微信网址:https://work.weixin.qq.com/


点击企业登录可以进入登录页面,在页面可以扫码登录和企业注册。


点击企业注册可以进入注册页面,在页面可以输入相关信息进行注册。

用page object原则为页面建模,这里涉及三个页面:首页,登录,注册。在代码中创建对应的三个类Index,Login,Register:
• 登陆页⾯提供login findPassword功能
– Login类 + login findPassword⽅法
• 登录页⾯内的元素有多少并不关⼼,隐藏内部界⾯控件
• 登录成功和失败会分别返回不同的页⾯
– findPassword
– loginSuccess
– loginFail
• 通过⽅法返回值判断登录是否符合预期

BasePage是所有page object的父类,它为子类提供公共的方法,比如下面的BasePage提供初始化driver和退出driver,代码中在base_page模块的BasePage类中使用__init__初始方法进行初始化操作,包括driver的复用,driver的赋值,全局等待的设置(隐式等待)等等:

from time import sleep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from selenium.webdriver.remote.webdriver import WebDriver


class BasePage:
    def __init__(self, driver: WebDriver = None):
        #此处对driver进行复用,如果不存在driver,就构造一个新的
        if driver is None:
            # Index页面需要用,首次使用时构造新driver
            self._driver = webdriver.Chrome()
            # 设置隐式等待时间
            self._driver.implicitly_wait(3)
            # 访问网页
            self._driver.get(self._base_url)
        else:
            # Login与Register等页面需要用这个方法,避免重复构造driver
            self._driver = driver

    def close(self):
        sleep(20)
        self._driver.quit()

Index是企业微信首页的page object,它存在两个方法,进入注册page object和进入登录page object,这里return方法返回page object实现了页面跳转,比如:goto_register方法return Register,实现从首页跳转到注册页:

class Index(BasePage):
    _base_url = "https://work.weixin.qq.com/"
    # 进入注册页面
    def goto_register(self):
        self._driver.find_element(By.LINK_TEXT, "立即注册").click()
        # 创建Register实例后,可调用Register中的方法
        return Register(self._driver)
    # 进入登录页面
    def goto_login(self):
        self._driver.find_element(By.LINK_TEXT, "企业登录").click()
        # 创建Login实例后,可调用Login中的方法
        return Login(self._driver)

Login是登录页面的page object,主要功能有:进入注册页面,扫描二维码,因此创建两个方法代表两个功能:scan_qrcode和goto_registry。代码跟上面相似,不过多介绍:

from selenium.webdriver.common.by import By
from test_selenium.page.base_page import BasePage
from test_selenium.page.register import Register

class Login(BasePage):
    # 扫描二维码
    def scan_qrcode(self):
        pass
    # 进入注册页面
    def goto_registry(self):
        self._driver.find_element(By.LINK_TEXT, "企业注册").click()
        return Register(self._driver)

Register是注册页面的page object,主要功能是填写正确注册信息,当填写错误时,返回错误信息。register方法实现了正确的表格填写,当填写完毕时返回自身(页面还停留在注册页)。get_error_message方法实现了错误填写的情况,如果填写错误,就收集错误内容并返回:

from selenium.webdriver.common.by import By
from test_selenium.page.base_page import BasePage


class Register(BasePage):
    # 填写注册信息,此处只填写了部分信息,并没有填写完全
    def register(self, corpname):
        # 进行表格填写
        self._driver.find_element(By.ID, "corp_name").send_keys(corpname)
        self._driver.find_element(By.ID, "submit_btn").click()
        # 填写完毕,停留在注册页,可继续调用Register内的方法 
        return self
    #填写错误时,返回错误信息
    def get_error_message(self):
        # 收集错误信息并返回
        result=[]
        for element in self._driver.find_elements(By.CSS_SELECTOR, ".js_error_msg"):
            result.append(element.text)

        return result

test_index模块是对上述功能的测试,它独立于page类,在TestIndex类中只需要调用page类提供的方法即可,比如下面对注册页及登陆页的测试使用了test_register和test_login方法:

from test_selenium.page.index import Index


class TestIndex:
    # 所有步骤前的初始化
    def setup(self):
        self.index = Index()
    # 对注册功能的测试
    def test_register(self):
        # 进入index,然后进入注册页填写信息
        self.index.goto_register().register("霍格沃兹测试学院")
    # 对login功能的测试
    def test_login(self):
        # 从首页进入到注册页
        register_page = self.index.goto_login().goto_registry()\
            .register("测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对填写结果进行断言,是否填写成功或者填写失败
        assert "请选择" in "|".join(register_page.get_error_message())
    # 关闭driver
    def teardown(self):
        self.index.close()

相关文章
|
8天前
|
设计模式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模式扩展(配置工厂)
该设计通过配置文件和反射机制动态选择具体工厂,减少硬编码依赖,提升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配置文件解耦、反射创建对象,新增产品族无需修改客户端代码。示例中,`CoffeeFactory`类加载配置文件并使用反射生成咖啡对象,客户端调用时只需指定名称即可获取对应产品实例。
67 40
|
3天前
|
设计模式 Java 开发者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引入适配器类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原本因接口不兼容而无法协作的类能够协同工作。适配器模式分为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两种,前者通过多重继承实现,后者通过组合方式实现,更常用。该模式适用于遗留系统改造、接口转换和第三方库集成等场景,能提高代码复用性和灵活性,但也可能增加代码复杂性和性能开销。
51 28
|
3天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Java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代理对象控制对目标对象的访问并添加额外功能。它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后者包括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JDK动态代理基于接口反射生成代理类,而CGLIB通过继承目标类生成子类。代理模式适用于延迟初始化、访问控制、远程服务、日志记录和缓存等场景,优点是职责分离、符合开闭原则和提高安全性,缺点是增加系统复杂性。
54 25
|
7天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Java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复制现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适用于创建成本高或复杂的对象场景。其核心思想是“克隆”,避免直接实例化类。结构上分为抽象原型类、具体原型类和客户端。优点包括减少对象创建成本、隐藏复杂性、简化实例创建;缺点是处理循环引用的复杂对象时较为麻烦。实现步骤为定义原型类、重写`clone()`方法并调用。注意事项包括浅拷贝与深拷贝的区别及`Cloneable`接口的使用。
48 20
|
9天前
|
设计模式 关系型数据库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工厂类根据传入参数创建不同类型的对象,也称“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其结构包括工厂类、产品接口和具体产品类。优点是封装性强、代码复用性好;缺点是扩展性差,增加新产品时需修改工厂类代码,违反开闭原则。适用于对象种类较少且调用者无需关心创建细节的场景。
45 19
|
8天前
|
设计模式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提供接口用于创建一系列相关或依赖的对象,无需指定具体类。它解决了产品族问题,管理和创建一组相关产品。结构上包括抽象工厂、具体工厂、抽象产品和具体产品。适用于创建相关对象、产品族固定但种类变化的场景。优点是分离接口与实现、管理产品族方便且扩展性好;缺点是产品族扩展困难且代码复杂度增加。通过配置文件和反射机制可进一步改进,使系统更灵活易扩展。
37 17
|
7天前
|
设计模式 Java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生成器模式
生成器模式(Builder Pattern)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用于分步骤构建复杂对象。它允许用户通过控制对象构造的过程,定制对象的组成部分,而无需直接实例化细节。该模式特别适合构建具有多种配置的复杂对象。其结构包括抽象建造者、具体建造者、指挥者和产品角色。适用于需要创建复杂对象且对象由多个部分组成、构造过程需对外隐藏或分离表示与构造的场景。优点在于更好的控制、代码复用和解耦性;缺点是增加复杂性和不适合简单对象。实现时需定义建造者接口、具体建造者类、指挥者类及产品类。链式调用是常见应用方式之一。
41 12
|
9天前
|
设计模式 关系型数据库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参数创建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象,也称“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其结构包括工厂类、产品接口和具体产品类。适用于创建对象种类较少且调用者无需关心创建细节的场景。优点是封装性强、代码复用性好;缺点是扩展性差,增加新产品时需修改工厂类代码,违反开闭原则。
34 15
|
10天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六大设计原则
本文介绍了面向对象设计中的六大原则,旨在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可复用性和可拓展性。这些原则包括:开闭原则(OCP)、里氏代换原则(LSP)、依赖倒转原则(DIP)、接口隔离原则(ISP)、迪米特法则(LoD)和合成复用原则(CARP)。每项原则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抽象、多态、组合等方式降低耦合度,增强系统的灵活性与稳定性,从而提升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
26 10
|
10天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安全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单例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确保一个类在整个程序运行期间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来获取该实例。它常用于控制共享资源的访问,如数据库连接、配置管理等。实现方式包括饿汉式(类加载时初始化)、懒汉式(延迟加载)、双重检查锁、静态内部类和枚举单例等。其中,枚举单例最简单且安全,能有效防止反射和序列化破坏。
2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