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个步骤是:
- 提出问题 5.识别异常
- 寻找指标 6.问题归因
- 现状描述 7.走势预测
- 梳理标准 8.结论建议
具体含义见下图
举个简单的例子。财务部门的小姐姐来问:“小熊妹,最近销售情况怎么样?”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分析问题。收到问题后,我就按照这八步,完成分析啦(如下图)
做完啦,多简单。
当然,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并不是都从第一步开始的。因为很多日常数据,有监控报表。业务部门的小伙伴也经常看报表,所以提的问题,可能是从中间某一步开始的。
举例1
部门领导问:“今天给运营的日报数据是多少”这就是跳到第3步
举例2
产品经理问:“昨天登录数据有问题不?”这就是跳到第4步
举例3
销售部的同事问:“为啥这个月业绩没有达标呀?”这就是直接跳到第6步了。因为有指标,有明确标准,已识别出异常
举例4
运营部的同事们问:“预测一下,下个月指标走势?”这就是直接跳到第7步了。那么马上反问一句:前边几步准备好了吗?
注意!之所以要分八步,是因为这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
- 不知道问题,就无法找到对应的指标
- 不树立标准,就无法评价好坏,更无法进一步分析
- 不识别问题,就不知道到底往哪里深入分析
- 不了解原因,就不知道未来走势,也没法提建议
而实际工作中90%的问题,都是以上四个环节没有理清楚,所导致的。比如:
一、光说:“分析下销售情况”,不知道是啥部门提的。
- 财务想看销售情况,关心的是销售的回款、账目、资金
- 销售想看销售情况,关心的是目标,各小组任务,奖金
- 运营想看销售情况,关心的是整体表现,要不要上活动
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同的提问人,关心的指标都不一样,不问清楚就拿数,不返工就怪了。
二、没有标准,瞎胡乱改标准。
这个问题在运营分析中非常多,活动分析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经常是运营事前不提标准,事后发现活动做得不好,拼命找理由改标准,反正得改到合格。
更可气的是,我原本以为进了“大厂”就没这种事了,结果发现根本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匿了匿了。
三、不找问题原因,只会做拆分。
这个问题在解读日常指标波动的时候很常见。很多人就是傻乎乎的拆分、拆分、拆分,拿各种分析维度做交叉。折腾一整天,才发现是人家业务自己做的调整……总之,指标高了低了,只是表现。
业务做了调整、对手做了动作、追加投入见效了、产品做了改版……这些才是真正的原因,数据是用来探索/验证真正原因的,做分析不要止步于数据本身的计算。
四、不做预测就瞎提建议。
- 有的事,人家业务已经部署整改计划了,可做分析的还傻乎乎的“建议提升XXX”
- 有的事,即使按当前趋势发展,也不会惹啥大问题,可做分析的还傻乎乎的“建议改进”
- 有的事,明明处于“三不管”状态,根本没人理会,可做分析的还傻乎乎的“建议保持”
总结
总之,提建议不是看到指标涨了就“保持”,看到指标跌了就“加强”。而是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症下药。
所以在想要分析问题的时候,强烈建议大家按八步走,检查下每个环节的信息全不全,如果有遗漏,及时补充。如果对方提的问题,环节越靠后,就得往前补充越多的信息。
这样就不至于分析报告被领导骂过,才跑过来“小熊妹,小熊妹,领导说分析的不行,咋办呀……”这样多耽误大家下班呀。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喜欢哦。喜欢的话,转发+在看+点赞三连,支持一下哦。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我在第2步,找指标那里就挂掉了。到底怎么确认每个问题找哪些指标?如果没经验的话,可以直接熟读背诵一些常用指标哦,这个下一篇文章给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