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谈(4) plus:DDD 分层架构如何推动架构演进

本文涉及的产品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18元/月
云原生网关 MSE Higress,422元/月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简介: 微服务架构谈(4) plus:DDD 分层架构如何推动架构演进

DDD 分层架构的重要原则

在《实现领域驱动设计》书中提到,DDD 分层架构有一个重要的依赖原则:“每层只 能与位于其下方的层发生耦合。”


根据耦合的紧密程度可以分为两种架构模式:严格分层架构和松散分层架构。

严格分层架构是指任何层只能对位于其直接下方的层产生依赖,而松散分层架构则允 许某层与其任意下方的层发生依赖。从图 10-1 我们可以看出,优化后的 DDD 分层架构模 型就属于严格分层架构,而传统的 DDD 分层架构则属于松散分层架构。


那在设计时,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架构模式呢?

综合我的经验,为了服务调用的可管理,我建议你采用严格分层架构,具体原因会在17.1 节详细介绍。


微服务架构的演进

业务和技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领域模型也会随着业务发展不断变化和演进,而领域 模型的演进又会直接影响微服务的功能和边界。那如何实现领域模型和微服务的同步演进 呢?下面我们将从两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DDD 的领域层主要有:领域服务、值对象、实体、聚合根和聚合等。一般来说实体 或值对象的简单变更,不会让领域模型和微服务发生太大变化,但聚合的重组或拆分却可 以。这是因为聚合业务功能内聚,能独立完成特定业务领域的业务逻辑。所以聚合重组或 拆分,势必会引起领域模型和微服务的系统功能变化。


这里我们可以以聚合作为组合和拆分的基本单元,完成领域模型和微服务架构的演进。我们可以将聚合作为一个完整单元,在不同的领域模型之间完成重组或者拆分,甚至可以 直接将一个聚合独立拆分为微服务。


下面结合图 10-3,以微服务 1 为例,讲解微服务架构的演进过程。


当你发现微服务 1 中聚合 a 的业务功能经常被高频访问,以致拖累整个微服务 1 的性 能时,可以将聚合 a 的代码整体从微服务 1 中剥离出来,独立为微服务 2这样微服务 2 就 可轻松应对高性能需求的业务场景了。


在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你发现微服务 3 的领域模型有了变化,聚合 d 更适合放 到微服务 1 的领域模型中。这时你就可以将聚合 d 的代码整体搬迁到微服务 1 中。如果你 在微服务设计时,已经提前定义好了聚合之间的代码边界,那这个代码搬迁的过程就不会 太复杂,也不会花太多时间。


最后我们发现,在经历领域模型和微服务架构演进后,微服务 1 已经从最初包含聚合a、b、c,演进为包含聚合 b、c、d 的新微服务了,而微服务 1 中的聚合 a 也已经独立成微服务 2 了。



image.png


好的聚合和代码模型的边界设计,可以让你快速应对外部业务的频繁变化,轻松实现 领域模型和微服务架构的演进。

你可能还在想,怎样实现聚合代码的快速重组呢?别急,我会在第 14 章详细讲解。


微服务内服务的演进

在采用严格分层架构时,微服务内实体的方法会被领域服务组合和封装,领域服务又 会被应用服务组合和封装。在服务逐层组合和封装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们看一下图 10-4。领域层通常只提供一些原子服务,比如领域服务 abc。在服务设计时,你并不一定能预测到这些服务会被多少个上层服务组装。但随着系统功能增强和外部接入越来越多,应用服务会不断丰富。有一天你发现领域服务 b c 同时多次被应用层的应用服务 A B 组装和调用了,在 A B 内它们的业务执行逻辑也基本一致。这时你 就可以考虑将领域服务 b c 的功能合并,并将合并后的功能下沉到领域层,演进为新的领域服务(b+c)。这样既减少了领域服务的数量,又降低了上层应用服务组合和编排的复杂度。


这就是服务演进的过程。它们会随着业务和应用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和沉淀。最后你会 发现你的领域模型变得越来越精炼,微服务也越来越能够适应需求的快速变化了。



image.png


三层架构如何演进到 DDD 分层架构


综合上面的讲解,相信你对 DDD 分层架构的优势有了一定了解。这里我们不妨总结一 下 DDD 分层架构最重要的两点优势。

  • 首先,由于层间松耦合,我们可以专注本层的设计和开发,而不必关心其他层,也 不必担心本层设计时会影响其他层。DDD 分层架构成功地降低了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 其次,DDD 分层架构使得程序的结构变得更加清晰,升级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我 们在修改某层代码时,只要本层服务的接口参数不变,其他层可以不必修改。即使 本层的接口发生变化,也只影响相邻的上层,修改工作量小且范围可以控制,不会 带来意外的风险。


那么,传统企业架构应该如何转向 DDD 分层架构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的内容。


传统企业应用大多是单体架构,而单体架构大多采用三层架构。三层架构可以部分解 决程序内代码间调用复杂、代码职责不清的问题,但这种分层是逻辑概念,在物理上它仍 然是中心化的集中式架构,所以并不适合分布式微服务架构。


其实,DDD 分层架构内的基本要素和三层架构类似,只不过在 DDD 分层架构中,这 些要素被重新归类,划分到了不同的层,确定了层与层之间的交互规则和职责边界。


我们看一下图 10-5,分析一下从三层架构向 DDD 分层架构演进的主要变化。


由图 10-5 可知,在三层架构向 DDD 分层架构演进时,主要变化发生在业务逻辑层和 数据访问层。


我们先来看一下业务逻辑层的变化。DDD 分层架构对三层架构的业务逻辑层进行了更 清晰的划分,改善了三层架构核心业务逻辑混乱、代码改动相互影响大的问题。DDD 分层 架构将三层架构业务逻辑层的业务逻辑拆分到了应用层和领域层,分别以应用服务和领域服务等形式存在。应用服务实现服务的组合和编排,领域服务完成核心领域逻辑,应用服 务可以快速响应前端业务和流程的变化,而领域层则更加专注领域模型和实现领域逻辑。



image.png


我们再来看一下数据访问层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发生在数据访问层和基础层之间。三层架构数据访问采用 DAO 方式,而 DDD 分层架构对数据库等基础资源访问时采用了 仓储设计模式,领域层可以通过仓储接口访问基础资源的实现逻辑。这样,通过依赖倒置 实现了各层对基础资源的解耦。原来三层架构的第三方工具包、驱动、CommonUtilityConfig 等通用的、公共的基础资源统一放到了基础层。

另外,DDD 分层架构在用户接口层引入了 DTO facade 接口,可以给前端应用提供 更灵活的数据和接口适配能力。


10.4本章小结

DDD 分层架构是微服务设计和开发的核心框架。通过用户接口层、应用层、领域层和 基础层这些层次划分,可以明确微服务内各层的职能,划定各领域对象的边界,确定各领 域对象的依赖和协作方式。


DDD 分层架构也是微服务代码模型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这种架构的分层,既体现了 微服务设计和架构演进的需求,又很好地融入了领域模型的概念,二者无缝结合,相信能 够给你的微服务设计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2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54 3
|
2月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
|
1月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178 69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
1月前
|
运维 监控 持续交付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大型的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小而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
216 36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
1月前
|
设计模式 负载均衡 监控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
在微服务的大潮中,API网关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本文将深入探讨API网关的核心功能、设计原则及实现策略,旨在为读者揭示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API网关。通过分析API网关在微服务架构中的作用和挑战,我们将了解到,一个优秀的API网关不仅要处理服务路由、负载均衡、认证授权等基础问题,还需考虑如何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文章最后将提供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PI网关的设计概念。
72 8
|
2月前
|
Dubbo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复杂度的提升,对软件系统架构的要求也日益严苛。传统的架构模式在应对现代业务场景时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性,于是服务架构开启了持续演变之路。从单体架构的简易便捷,到分布式架构的模块化解耦,再到微服务架构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对技术的选择变得至关重要,尤其是 Spring Cloud 和 Dubbo 等微服务技术的对比和应用,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本篇文章会从服务架构的演进开始分析,探索从单体项目到微服务项目的演变过程。然后也会对目前常见的微服务技术进行对比,找到目前市面上所常用的技术给大家进行讲解。
65 1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
2月前
|
负载均衡 Java 持续交付
深入解析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深入解析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95 7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Kubernetes
后端架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
本文将探讨后端架构的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从传统的单体架构向现代微服务架构的转变。通过实际案例和理论解析,揭示这一转变背后的技术驱动力、挑战及最佳实践。文章还将讨论在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服务划分、通信机制、数据管理以及部署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架构转型视角。 ####
46 1
|
2月前
|
弹性计算 运维 开发者
后端架构优化:微服务与容器化的协同进化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后端架构的优化是提高系统性能和可维护性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与容器化技术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后端系统的高效运行。通过分析两者的优势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最佳实践策略,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灵活、可扩展的后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