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开发与运维. 3.2 Redis Shell

本文涉及的产品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云数据库 Tair(兼容Redis),内存型 2GB
简介:

3.2 Redis Shell

Redis提供了redis-cli、redis-server、redis-benchmark等Shell工具。它们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时可以很巧妙地解决一些问题。

3.2.1 redis-cli详解

第1章曾介绍过redis-cli,包括-h、-p参数,但是除了这些参数,还有很多有用的参数,要了解redis-cli的全部参数,可以执行redis-cli -help命令来进行查看,下面将对一些重要参数的含义以及使用场景进行说明。

1.?-r

-r(repeat)选项代表将命令执行多次,例如下面操作将会执行三次ping命令:

redis-cli -r 3 ping

PONG

PONG

PONG

2.?-i

-i(interval)选项代表每隔几秒执行一次命令,但是-i选项必须和-r选项一起使用,下面的操作会每隔1秒执行一次ping命令,一共执行5次:

$ redis-cli -r 5 -i 1 ping

PONG

PONG

PONG

PONG

PONG

注意-i的单位是秒,不支持毫秒为单位,但是如果想以每隔10毫秒执行一次,可以用-i 0.01,例如:

$ redis-cli -r 5 -i 0.01 ping

PONG

PONG

PONG

PONG

PONG

例如下面的操作利用-r和-i选项,每隔1秒输出内存的使用量,一共输出100次:

redis-cli -r 100 -i 1 info | grep used_memory_human

used_memory_human:2.95G

used_memory_human:2.95G

......................

used_memory_human:2.94G

3.?-x

-x选项代表从标准输入(stdin)读取数据作为redis-cli的最后一个参数,例如下面的操作会将字符串world作为set hello的值:

$ echo "world" | redis-cli -x set hello

OK

4.?-c

-c(cluster)选项是连接Redis Cluster节点时需要使用的,-c选项可以防止moved和ask异常,有关Redis Cluster将在第10章介绍。

5.?-a

如果Redis配置了密码,可以用-a(auth)选项,有了这个选项就不需要手动输入auth命令。

6.?--scan和--pattern

--scan选项和--pattern选项用于扫描指定模式的键,相当于使用scan命令。

7.?--slave

--slave选项是把当前客户端模拟成当前Redis节点的从节点,可以用来获取当前Redis节点的更新操作,有关于Redis复制将在第6章进行详细介绍。合理的利用这个选项可以记录当前连接Redis节点的一些更新操作,这些更新操作很可能是实际开发业务时需要的

数据。

下面开启第一个客户端,使用--slave选项,看到同步已完成:

$ redis-cli --slave

SYNC with master, discarding 72 bytes of bulk transfer...

SYNC done. Logging commands from master.

再开启另一个客户端做一些更新操作:

redis-cli

127.0.0.1:6379> set hello world

OK

127.0.0.1:6379> set a b

OK

127.0.0.1:6379> incr count

1

127.0.0.1:6379> get hello

"world"

第一个客户端会收到Redis节点的更新操作:

redis-cli --slave

SYNC with master, discarding 72 bytes of bulk transfer...

SYNC done. Logging commands from master.

"PING"

"PING"

"PING"

"PING"

"PING"

"SELECT","0"

"set","hello","world"

"set","a","b"

"PING"

"incr","count"

PING命令是由于主从复制产生的,第6章会对主从复制进行介绍。

8.?--rdb

--rdb选项会请求Redis实例生成并发送RDB持久化文件,保存在本地。可使用它做持久化文件的定期备份。有关Redis持久化将在第5章进行详细介绍。

9.?--pipe

--pipe选项用于将命令封装成Redis通信协议定义的数据格式,批量发送给Redis执行,有关Redis通信协议将在第4章进行详细介绍,例如下面操作同时执行了set hello world和incr counter两条命令:

echo -en '*3\r\n$3\r\nSET\r\n$5\r\nhello\r\n$5\r\nworld\r\n*2\r\n$4\r\nincr\r\

    n$7\r\ncounter\r\n' | redis-cli --pipe

10.?--bigkeys

--bigkeys选项使用scan命令对Redis的键进行采样,从中找到内存占用比较大的键值,这些键可能是系统的瓶颈。

11.?--eval

--eval选项用于执行指定Lua脚本,有关Lua脚本的使用将在3.4节介绍。

12.?--latency

latency有三个选项,分别是--latency、--latency-history、--latency-dist。它们都可以检测网络延迟,对于Redis的开发和运维非常有帮助。

(1)--latency

该选项可以测试客户端到目标Redis的网络延迟,例如当前拓扑结构如图3-4所示。客户端B和Redis在机房B,客户端A在机房A,机房A和机房B是跨地区的。

客户端B:

redis-cli -h {machineB} --latency

min: 0, max: 1, avg: 0.07 (4211 samples)

客户端A:

redis-cli -h {machineB} --latency

min: 0, max: 2, avg: 1.04 (2096 samples)

可以看到客户端A由于距离Redis比较远,平均网络延迟会稍微高一些。

(2)--latency-history

--latency的执行结果只有一条,如果想以分时段的形式了解延迟信息,可以使用--latency-history选项:

redis-cli -h 10.10.xx.xx --latency-history

min: 0, max: 1, avg: 0.28 (1330 samples) -- 15.01 seconds range

min: 0, max: 1, avg: 0.05 (1364 samples) -- 15.01 seconds range

可以看到延时信息每15秒输出一次,可以通过-i参数控制间隔时间。

(3)--latency-dist

该选项会使用统计图表的形式从控制台输出延迟统计信息。

13.?--stat

--stat选项可以实时获取Redis的重要统计信息,虽然info命令中的统计信息更全,但是能实时看到一些增量的数据(例如requests)对于Redis的运维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如下所示:

redis-cli --stat

------- data ------ --------------------- load -------------------- - child -

keys       mem      clients blocked requests            connections         

2451959    3.43G    1162    0       7426132839 (+0)     1337356    

2451958    3.42G    1162    0       7426133645 (+806)   1337356    

2452182    3.43G    1161    0       7426150275 (+1303)  1337356

14.?--raw和--no-raw

--no-raw选项是要求命令的返回结果必须是原始的格式,--raw恰恰相反,返回格式化后的结果。

在Redis中设置一个中文的value:

$redis-cli set hello "你好"

OK

如果正常执行get或者使用--no-raw选项,那么返回的结果是二进制格式:

$redis-cli get hello

"\xe4\xbd\xa0\xe5\xa5\xbd"

?

$redis-cli --no-raw get hello

"\xe4\xbd\xa0\xe5\xa5\xbd"

如果使用了--raw选项,将会返回中文:

$redis-cli --raw get hello

你好

3.2.2 redis-server详解

redis-server除了启动Redis外,还有一个--test-memory选项。redis-server --test-memory可以用来检测当前操作系统能否稳定地分配指定容量的内存给Redis,通过这种检测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内存问题造成Redis崩溃,例如下面操作检测当前操作系统能否提供1G的内存给Redis:

redis-server --test-memory 1024

整个内存检测的时间比较长。当输出passed this test时说明内存检测完毕,最后会提示--test-memory只是简单检测,如果有质疑可以使用更加专业的内存检测工具:

Please keep the test running several minutes per GB of memory.

Also check http:// www.memtest86.com/ and http:// pyropus.ca/software/memtester/

................忽略检测细节................

Your memory passed this test.

Please if you are still in doubt use the following two tools:

1) memtest86: http:// www.memtest86.com/

2) memtester: http:// pyropus.ca/software/memtester/

通常无需每次开启Redis实例时都执行--test-memory选项,该功能更偏向于调试和测试,例如,想快速占满机器内存做一些极端条件的测试,这个功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2.3 redis-benchmark详解

redis-benchmark可以为Redis做基准性能测试,它提供了很多选项帮助开发和运维人员测试Redis的相关性能,下面分别介绍这些选项。

1.?-c

-c(clients)选项代表客户端的并发数量(默认是50)。

2.?-n <requests>

-n(num)选项代表客户端请求总量(默认是100?000)。

例如redis-benchmark -c 100 -n 20000代表100各个客户端同时请求Redis,一共执行20?000次。redis-benchmark会对各类数据结构的命令进行测试,并给出性能指标:

====== GET ======

    20000 requests completed in 0.27 seconds

    100 parallel clients

    3 bytes payload

    keep alive: 1

99.11% <= 1 milliseconds

100.00% <= 1 milliseconds      

73529.41 requests per second

例如上面一共执行了20?000次get操作,在0.27秒完成,每个请求数据量是3个字节,99.11%的命令执行时间小于1毫秒,Redis每秒可以处理73529.41次get请求。

3.?-q

-q选项仅仅显示redis-benchmark的requests per second信息,例如:

$redis-benchmark -c 100 -n 20000 -q

PING_INLINE: 74349.45 requests per second

PING_BULK: 68728.52 requests per second

SET: 71174.38 requests per second

LRANGE_500 (first 450 elements): 11299.44 requests per second

LRANGE_600 (first 600 elements): 9319.67 requests per second

MSET (10 keys): 70671.38 requests per second

4.?-r

在一个空的Redis上执行了redis-benchmark会发现只有3个键:

127.0.0.1:6379> dbsize

(integer) 3

127.0.0.1:6379> keys *

1) "counter:__rand_int__"

2) "mylist"

3) "key:__rand_int__"

如果想向Redis插入更多的键,可以执行使用-r(random)选项,可以向Redis插入更多随机的键。

$redis-benchmark -c 100 -n 20000 -r 10000

-r选项会在key、counter键上加一个12位的后缀,-r 10000代表只对后四位做随机处理(-r不是随机数的个数)。例如上面操作后,key的数量和结果结构如下:

127.0.0.1:6379> dbsize

(integer) 18641

127.0.0.1:6379> scan 0

1) "14336"

2)  1) "key:000000004580"

    2) "key:000000004519"

    …

   10) "key:000000002113"

5.?-P

-P选项代表每个请求pipeline的数据量(默认为1)。

6.-k <boolean>

-k选项代表客户端是否使用keepalive,1为使用,0为不使用,默认值为1。

7.?-t

-t选项可以对指定命令进行基准测试。

redis-benchmark -t get,set -q

SET: 98619.32 requests per second

GET: 97560.98 requests per second

8.?--csv

--csv选项会将结果按照csv格式输出,便于后续处理,如导出到Excel等。

redis-benchmark -t get,set --csv

"SET","81300.81"

"GET","79051.38"

3.3 Pipeline

3.3.1 Pipeline概念

Redis客户端执行一条命令分为如下四个过程:

1)发送命令

2)命令排队

3)命令执行

4)返回结果

其中1)+4)称为Round Trip Time(RTT,往返时间)。

Redis提供了批量操作命令(例如mget、mset等),有效地节约RTT。但大部分命令是不支持批量操作的,例如要执行n次hgetall命令,并没有mhgetall命令存在,需要消耗n次RTT。Redis的客户端和服务端可能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例如客户端在北京,Redis服务端在上海,两地直线距离约为1300公里,那么1次RTT时间=1300 ×2/(300000×2/3)=

13毫秒(光在真空中传输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这里假设光纤为光速的2/3),那么客户端在1秒内大约只能执行80次左右的命令,这个和Redis的高并发高吞吐特性背道而驰。

Pipeline(流水线)机制能改善上面这类问题,它能将一组Redis命令进行组装,通过一次RTT传输给Redis,再将这组Redis命令的执行结果按顺序返回给客户端,图3-5为没有使用Pipeline执行了n条命令,整个过程需要n次RTT。

图3-6为使用Pipeline执行了n次命令,整个过程需要1次RTT。

Pipeline并不是什么新的技术或机制,很多技术上都使用过。而且RTT在不同网络环境下会有不同,例如同机房和同机器会比较快,跨机房跨地区会比较慢。Redis命令真正执行的时间通常在微秒级别,所以才会有Redis性能瓶颈是网络这样的说法。

redis-cli的--pipe选项实际上就是使用Pipeline机制,例如下面操作将set hello world和incr counter两条命令组装:

echo -en '*3\r\n$3\r\nSET\r\n$5\r\nhello\r\n$5\r\nworld\r\n*2\r\n$4\r\nincr\r\

    n$7\r\ncounter\r\n' | redis-cli --pipe

但大部分开发人员更倾向于使用高级语言客户端中的Pipeline,目前大部分Redis客户端都支持Pipeline,第4章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Java的Redis客户端Jedis使用Pipeline功能。

3.3.2 性能测试

表3-1给出了在不同网络环境下非Pipeline和Pipeline执行10000次set操作的效果,可以得到如下两个结论:

Pipeline执行速度一般比逐条执行要快。

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网络延时越大,Pipeline的效果越明显。

 

图3-6 使用Pipeline执行n条命令模型

因测试环境不同可能得到的具体数字不尽相同,本测试Pipeline每次携带100条

命令。

表3-1 在不同网络下,10000条set非Pipeline和Pipeline的执行时间对比

网  络         延  迟         非Pipeline        Pipeline

本机         0.17ms     573ms      134ms

内网服务器     0.41ms     1?610ms 240ms

异地机房         7ms 78?499ms        1?104ms

 

3.3.3 原生批量命令与Pipeline对比

可以使用Pipeline模拟出批量操作的效果,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它与原生批量命令的区别,具体包含以下几点:

原生批量命令是原子的,Pipeline是非原子的。

原生批量命令是一个命令对应多个key,Pipeline支持多个命令。

原生批量命令是Redis服务端支持实现的,而Pipeline需要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共同实现。

3.3.4 最佳实践

Pipeline虽然好用,但是每次Pipeline组装的命令个数不能没有节制,否则一次组装Pipeline数据量过大,一方面会增加客户端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会造成一定的网络阻塞,可以将一次包含大量命令的Pipeline拆分成多次较小的Pipeline来完成。

Pipeline只能操作一个Redis实例,但是即使在分布式Redis场景中,也可以作为批量操作的重要优化手段,具体细节见第11章。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Redis实现在线游戏积分排行榜
本场景将介绍如何基于Redis数据库实现在线游戏中的游戏玩家积分排行榜功能。
云数据库 Redis 版使用教程
云数据库Redis版是兼容Redis协议标准的、提供持久化的内存数据库服务,基于高可靠双机热备架构及可无缝扩展的集群架构,满足高读写性能场景及容量需弹性变配的业务需求。 产品详情: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vstore &nbsp; &nbsp; ------------------------------------------------------------------------- 阿里云数据库体验:数据库上云实战 开发者云会免费提供一台带自建MySQL的源数据库&nbsp;ECS 实例和一台目标数据库&nbsp;RDS实例。跟着指引,您可以一步步实现将ECS自建数据库迁移到目标数据库RDS。 点击下方链接,领取免费ECS&amp;RDS资源,30分钟完成数据库上云实战!https://developer.aliyun.com/adc/scenario/51eefbd1894e42f6bb9acacadd3f9121?spm=a2c6h.13788135.J_3257954370.9.4ba85f24utseFl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运维 安全
Spring运维之boot项目多环境(yaml 多文件 proerties)及分组管理与开发控制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保证Spring Boot项目的配置管理在专业水准上,并且易于维护和管理,符合搜索引擎收录标准。
54 2
|
3月前
|
运维 Java Linux
【运维基础知识】掌握VI编辑器:提升你的Java开发效率
本文详细介绍了VI编辑器的常用命令,包括模式切换、文本编辑、搜索替换及退出操作,帮助Java开发者提高在Linux环境下的编码效率。掌握这些命令,将使你在开发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45 2
|
3月前
|
NoSQL Java Redis
shiro学习四:使用springboot整合shiro,正常的企业级后端开发shiro认证鉴权流程。使用redis做token的过滤。md5做密码的加密。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Spring Boot整合Apache Shiro框架进行后端开发,包括认证和授权流程,并使用Redis存储Token以及MD5加密用户密码。
51 0
shiro学习四:使用springboot整合shiro,正常的企业级后端开发shiro认证鉴权流程。使用redis做token的过滤。md5做密码的加密。
|
3月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自动化运维:使用Shell脚本简化日常任务
【9月更文挑战第35天】在IT运维的日常工作中,重复性的任务往往消耗大量的时间。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来自动化这些日常任务,从而提升效率。我们将一起探索Shell脚本的基础语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创建有用的自动化工具。无论你是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运维人员,这篇文章都会为你提供新的视角和技巧,让你的工作更加轻松。
94 2
|
3月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实时计算Flink版在稳定性、性能、开发运维、安全能力等等跟其他引擎及自建Flink集群比较。
实时计算Flink版在稳定性、性能、开发运维和安全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色。其自研的高性能状态存储引擎GeminiStateBackend显著提升了作业稳定性,状态管理优化使性能提升40%以上。核心性能较开源Flink提升2-3倍,资源利用率提高100%。提供一站式开发管理、自动化运维和丰富的监控告警功能,支持多语言开发和智能调优。安全方面,具备访问控制、高可用保障和全链路容错能力,确保企业级应用的安全与稳定。
56 0
|
3月前
|
NoSQL API Redis
如何使用 C++ 开发 Redis 模块
如何使用 C++ 开发 Redis 模块
|
5月前
|
运维 Devops 持续交付
自动化运维之路:从脚本到DevOps探索后端开发:从基础到高级实践
【8月更文挑战第28天】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企业对于IT运维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初的手动执行脚本,到如今的自动化运维和DevOps实践,本文将带你领略运维的演变之旅。我们将探索如何通过编写简单的自动化脚本来提升效率,进而介绍DevOps文化的兴起及其对现代运维的影响。文章将为你揭示,通过持续集成、持续部署和微服务架构的实践,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运维体系。准备好让你的运维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了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旅程。 【8月更文挑战第28天】 本文旨在为初学者和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提供一个深入浅出的后端开发之旅。我们将一起探索后端开发的多个方面,包括语言选择、框架应用、数据库设计
|
5月前
|
运维 Kubernetes 监控
|
5月前
|
敏捷开发 运维 Devops
DevOps文化:打破开发与运维之间的壁垒
【8月更文挑战第14天】DevOps文化是现代软件开发和运维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打破开发与运维之间的壁垒,实现自动化、持续集成/持续部署以及紧密协作等关键实践,可以显著提高软件交付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任何希望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竞争力的企业来说,拥抱DevOps文化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
5月前
|
Kubernetes 网络协议 Python
运维开发.Kubernetes探针与应用
运维开发.Kubernetes探针与应用
17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