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二) AOP之AspectJ框架的使用

简介: 前面讲解了spring的特性之一,IOC(控制反转),因为有了IOC,所以我们都不需要自己new对象了,想要什么,spring就给什么。而今天要学习spring的第二个重点,AOP。一篇讲解不完,所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一下什么是AOP,如何去理解AOP。理解完之后,在spring中如何使用AspectJ AOP框架的。看得懂,写的出spring配置的那么就学的差不多了。加油。建议都自己手动实现一遍,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

      前面讲解了spring的特性之一,IOC(控制反转),因为有了IOC,所以我们都不需要自己new对象了,想要什么,spring就给什么。而今天要学习spring的第二个重点,AOP。一篇讲解不完,所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一下什么是AOP,如何去理解AOP。理解完之后,在spring中如何使用AspectJ AOP框架的。看得懂,写的出spring配置的那么就学的差不多了。加油。建议都自己手动实现一遍,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

                              --WZY

一、什么是AOP?

      AOP:面向切面编程,采用横向抽取机制,取代了传统的纵向继承

      IOC:控制反转     

        跟IOC一样,我也不知道,这么高大上的名称,被吓坏了,MD,但是通过前面一节的学习,IOC不就是让spring给我们new对象吗,而不需要我们自己创建,

        而AOP是一种面向切面的思想,但是我们平常说的spring使用了AOP,实际上说的是spring实现AOP思想的底层原理,而底层原理就是使用动态代理来增强某个方法。所以平常说AOP技术实际上就是指通过动态代理来对方法进行增强。

        比如:我们需要对一个已经写好的类中的方法进行增强,在不改动该类方法的代码的情况下,如何做呢?

        传统纵向继承

          编写一个类,继承该类,重写该类中的这种需要增强的方法,这样确实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但是一旦需要修改的方法所属的类不是一个类,那么就需要在多写很多子类,增加很多方法,编程量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且后期要修改,工作量也很大。

                

        横向抽取机制,将要增强所用到的代码提取到一个类中,然后对需要增强的方法通过代理类去将其增强即可。

                

              

二、动态代理的两个方式

      JDK动态代理。接口+实现类

      cglib字节码增强。 实现类

      为了更好的理解spring的AOP技术,我们应该手动编写以上两种实现动态代理的方法,然后才能体会到spring实现AOP技术所带来的便利。

      2.1、JDK动态代理。

          要使用JDK动态代理的类,必须要有接口。这是前提条件。

                

          编写UserService接口和UserServiceImpl。

                  

          创建代理类的工厂proxyFactory

                  

            增强代码的类

                  

            测试testApp

                  

            测试结果 成功增强了userServiceImpl对象的add方法。如果别的类有需要被增强的方法,那么同样通过创建工厂代理就可以拿到对应的代理对象。然后进行加强

                  

                  

                  

        2.2、cglib动态代理。

            被代理的对象不需要在实现接口,要求就放松了很多。很多时候都采用cglib来进行动态代理。

            需要导入两个jar包

                  

            spring已经将cglib和asm整合到了spring-core-3.2.0.jar中,所以我们导入spring的jar包就不需要在重复导这两个包了。

            跟JDK动态代理的编写流程是一样的

            UserServiceImpl。没有接口了

                  

            增强方法的类

                    

          

            创建代理的工厂(和jdk动态代理有区别)

                      

              测试

                   成功增强方法。

              注意:CGLib采用了非常底层的字节码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字节码技术为一个类创建子类,并在子类中采用方法拦截的技术拦截所有父类方法的调用,顺势织入横切逻辑,所以                 说被代理的类不能有final关键字 

三、spring中使用AOP的相关术语

         3.1、Target:目标类,需要被增强的类,也就是上面我们写的UserServiceImpl。

         3.2、JointPoint:连接点,目标类上需要被增强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被增强,也可以不增强,也就是说目标类中所有的方法都可以称为是连接点)

         3.3、PointCut:切入点,被增强的方法(已经确定这个方法要被增强),切入点就是一个连接点的子集

         3.4、Advice:增强/通知,增强的代码,也就是上面将增强的代码凑成的一个类。类中的每个方法都代表一个增强的功能代码,这个类中的方法就被称为通知

         3.5、weaving:织入,将切入点和通知结合,从没被增强到已经增强的过程

         3.6、Aspect:切面,切入点和通知结合,切入点 和 通知点 多点形成面  特殊情况:一个切入点 和 一个通知

                画张图就可以理解了。

                

          3.7、Introduction(引介) 特殊的通知,可以对类增强,添加方法或字段。(知道)

四、spring如何帮我们实现AOP技术(初级版)

       spring创建代理工厂bean,属于半自动,思路跟我们用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是一样的,只是spring通过ioc帮我们创建这些对象,工厂也是由spring提供。唯一的不同是,我们编写的通知类(之后将其叫成切面类,也就是放增强的代码方法的类) 必须实现MethodInterceptor(注意导包时的问题,这个名称跟cglib中的那个一样,不要导错了)接口,并实现invoke方法,这里就是编写如何增强切入点,好比上面jdk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中的匿名内部类中的方法一样。具体下面讲解。

       导入jar包

            

          spring : 4个核心 + 1个依赖

          spring aop联盟:

          spring aop 实现:

       UserServiceImpl

          

       MySpect 切面类,

            

        applicationcontext.xml。

              

          这里注意,如果没有接口,那么其中必须使用3.4的代码也就是34行的代码,必须告诉spring,使用cglib进行代理,否则出错。

         测试

             

    

          总结:这种方式属性半自动的,需要配置工厂bean,并且目标类的确定太小了,每次只能指定一个目标类,如果我们想对别的类也进行加强,那么就需要在工厂bean中又配置一个目标类,这就体现不出spring的优势了。不推荐使用这种。了解整个发展过程即可

五、spring实现AOP技术(中级 掌握)

      全自动过程。直接覆盖很多目标类,不需要在一个个对目标类进行编写通知和工厂了。

            其他都一样,配置文件不一样。切入点就不单单是一个目标类了。而是一个范围。

              

             切面类还是跟上面一样

              

            测试: 成功

              

          

            总结:相比初级的aop实现,好的地方在不用在自己设置工厂bean了,还在直接大范围的指定代理目标类,而不是一个类只能被指定一次。这就是全自动,不用我们配置工厂bean

,spring帮我们都做好了。我们只需要关注切面类,也就是通知和切入点的结合即可。

  

六、使用AspectJ框架(xml方式)实现aop(高级,推荐)

        使用这个的好处在于,我们都不需要在切面类中实现什么通知类型接口了,通知类型接口也在配置文件中编写,而切面类只要关注增强的方法代码即可。并且不管业务类是否实现接口,编写的代码都是一样的,如果实现了接口。AspectJ框架会使用jdk代理,如果没有实现接口,则使用cglib代理,这两者之间相互转换。而spring内置的aop技术则需要自己手动去设置,默认是jdk,如果没有接口,不会自动帮我们转换。

        导包:新增两个aspect支持的jar包

           aop联盟:com.springsource.org.aopalliance-1.0.0.jar

           spring aop支持:spring-aop-3.2.0.RELEASE.jar

           aspect 规范:com.springsource.org.aspectj.weaver-1.6.8.RELEASE.jar

           spring aspect 支持:spring-aspects-3.2.0.RELEASE.jar

              

        AspectJ规定通知类型

          6个,知道5个,掌握一个

            1.before:前置通知(应用:各种校验)

               在方法执行前执行,如果通知抛出异常,阻止方法运行

            2.afterReturning:后置通知(应用:常规数据处理)

             方法正常返回后执行,如果方法中抛出异常,通知无法执行

             必须在方法执行后才执行,所以可以获得方法的返回值。

            3.around:环绕通知(应用:十分强大,可以做任何事情) 【掌握】

             方法执行前后分别执行,可以阻止方法的执行。要求必须手动的执行目标方法。

            4.afterThrowing:抛出异常通知(应用:包装异常信息)

             方法抛出异常后执行,如果方法没有抛出异常,无法执行

            5.after:最终通知(应用:清理现场)

             方法执行完毕后执行,无论方法中是否出现异常

        配置文件

            

        通知类型的详解

            

            

         切面类

            

          测试:

              

        总结:使用AspectJ框架实现AOP,好处很多,关注的点只有切面类(不需要实现通知类型接口),切入点范围,还有通知类型。所以在配置文件中,也只需要配置这三个关键的东西即可,具体看上面的配置文件

七、使用AspectJ框架(注解方式)实现aop(高级,推荐)

         使用注解的话,很简单,就是把xml方式用注解给替代,其中也就做6件事

        1、将切面类配置给spring,相当于

           @component

        2、将切面类申明为切面

           @Aspect

            

        3、将目标类配置给spring

           @component  如何不编写名称的话,那么要获取该对象,则使用userServiceImpl进行获取。

            

        4、申明目标类切入点范围

            1.方法必须private,没有返回值,没有参数

            2.之后使用将其当成方法调用。例如:@After("myPointcut()") 

           @Pointcut("execution( com.wuhao.aspectj.annotation..*(..))")

            

        5、编写相应的通知           

          @Before 前置

          @AfterReturning 后置,可以获得返回值,必须在注解中确定返回值参数名称。

          @AfterThrowing 抛出异常,可以获得具体异常信息,必须在注解确定第二个参数名称

          @Around 环绕[]

          @After 最终  

            

        

         6:必须在xml中扫描注解和启用aop

            

        7、测试

            

        总结;注解的编写也很简单,要会写注解,首先的知道xml是如何实现的,然后一步步用注解来替代xml的内容即可。并且要知道使用AspectJ框架需要配置哪些内容,就三个点,

           xml:

              目标类bean

              切面类bean   

              <aop:config>

                  <aop:aspect ref="myAspectId">      //切面

                  <aop:pointcut expression="execution( com.wuhao.aspectj..*(..))" id="myPointCutId"/>   //切入点范围:<aop:pointcut/>   

                  <aop:around method="myAround" pointcut-ref="myPointCutId"/>       //通知类型:<aop:around/>

              </aop:config>

           

              

八、总结

      基本上把spring中使用AOP的技术讲清楚了,可能一开始很不习惯,用多了自然就习惯了,并且建议手写你jdk代理和cglib代理,这样一步步来,就更容易理解在spring中应用AOP的技术的编写代码了。下一篇还会对spring中使用AOP的技术进一步讲解,这一篇相等于写一个aop的helloworld一样。

相关文章
|
16天前
|
XML Java 开发者
Spring Boot中的AOP实现
Spring AOP(面向切面编程)允许开发者在不修改原有业务逻辑的情况下增强功能,基于代理模式拦截和增强方法调用。Spring Boot通过集成Spring AOP和AspectJ简化了AOP的使用,只需添加依赖并定义切面类。关键概念包括切面、通知和切点。切面类使用`@Aspect`和`@Component`注解标注,通知定义切面行为,切点定义应用位置。Spring Boot自动检测并创建代理对象,支持JDK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通过源码分析可深入了解其实现细节,优化应用功能。
|
2月前
|
XML 安全 Java
|
3月前
|
缓存 NoSQL Java
什么是缓存?如何在 Spring Boot 中使用缓存框架
什么是缓存?如何在 Spring Boot 中使用缓存框架
104 0
|
2天前
|
SQL Java 数据库连接
对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的介绍与解释
Spring 框架提供了全面的基础设施支持,Spring MVC 专注于 Web 层的开发,而 MyBatis 则是一个高效的持久层框架。这三个框架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升 Java 企业级应用的开发效率和质量。通过理解它们的核心特性和使用方法,开发者可以更好地构建和维护复杂的应用程序。
53 35
|
16天前
|
开发框架 运维 监控
Spring Boot中的日志框架选择
在Spring Boot开发中,日志管理至关重要。常见的日志框架有Logback、Log4j2、Java Util Logging和Slf4j。选择合适的日志框架需考虑性能、灵活性、社区支持及集成配置。本文以Logback为例,演示了如何记录不同级别的日志消息,并强调合理配置日志框架对提升系统可靠性和开发效率的重要性。
|
2月前
|
设计模式 XML Java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自定义Spring框架篇】Spring核心源码分析+自定义Spring的IOC功能,依赖注入功能
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框架的核心功能,并通过手写自定义Spring框架的方式,深入理解了Spring的IOC(控制反转)和DI(依赖注入)功能,并且学会实际运用设计模式到真实开发中。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自定义Spring框架篇】Spring核心源码分析+自定义Spring的IOC功能,依赖注入功能
|
25天前
|
存储 安全 Java
Spring Boot 3 集成Spring AOP实现系统日志记录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Spring Boot 3中集成Spring AOP实现系统日志记录功能。通过定义`SysLog`注解和配置相应的AOP切面,可以在方法执行前后自动记录日志信息,包括操作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请求参数、返回结果、异常信息等,并将这些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此外,还使用了`ThreadLocal`变量来存储每个线程独立的日志数据,确保线程安全。文中还展示了项目实战中的部分代码片段,以及基于Spring Boot 3 + Vue 3构建的快速开发框架的简介与内置功能列表。此框架结合了当前主流技术栈,提供了用户管理、权限控制、接口文档自动生成等多项实用特性。
72 8
|
3月前
|
存储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在Spring Boot中整合Seata框架实现分布式事务
可以在 Spring Boot 中成功整合 Seata 框架,实现分布式事务的管理和处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架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同时,要注意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保障分布式事务的顺利执行。
197 53
|
2月前
|
Java 开发者 Spring
理解和解决Spring框架中的事务自调用问题
事务自调用问题是由于 Spring AOP 代理机制引起的,当方法在同一个类内部自调用时,事务注解将失效。通过使用代理对象调用、将事务逻辑分离到不同类中或使用 AspectJ 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保证 Spring 应用中的事务管理正确性至关重要。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的健壮性。
91 13
|
2月前
|
IDE Java 测试技术
互联网应用主流框架整合之Spring Boot开发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详细探讨了Spring Boot开发的核心概念和实践方法,包括项目结构、数据访问层、服务层、控制层、配置管理、单元测试以及部署与运行。Spring Boot通过简化配置和强大的生态系统,使得互联网应用的开发更加高效和可靠。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Spring Boot,并在实际项目中灵活应用。
5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