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去过很多家制造企业。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年代,制造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显然也不容易。人人都在想着转型升级,但是不切实际的行动,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企业把自己给玩进去了。在走访这些企业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五点通病,对企业来说足以致命。
一、巨婴病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材料成本日渐攀升,企业丧失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店铺。一味的靠打鸡血、给员工洗脑、给客户送钱已经不能够支撑企业发展了。想要在一片狼藉中突围,放眼望去,四面八方都是互联网、人工智能!
于是土豪们纷纷开始“转型”,到处去听人工智能的讲座,全身热血沸腾,一万个想法想要付诸实践,遇到一点点挫折,又立刻缩回来。
中国的很多制造企业就像一个巨婴,不是大笑就是大哭,要么激进要么蜷缩,总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现状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大多数都是“高举红旗,原地踏步”,要么根本不动,要么项目夭折,要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连点勇气都拿不出来,还能指望你去做点什么?
二、文盲病
我们提倡勇气,但并非莽夫之勇。转型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跳出原有的框架和思维,用全新的思维模式,开辟一条道路,从而改变现状。
但现实是,很多企业盲目转型,做轮胎设备的企业,在听了一堆互联网概念以及跨界颠覆生态反理论后,决定转行做智能化的医院?你确定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一个企业冒然转到全新的行业,既没有行业的经验,又没有客户的基础,也没有熟悉监管的团队,失败是大概率事件。
三、模式病
今天我们的传统制造企业非常热衷于搞各种各样的“模式”,但无论是什么模式,热闹的也就是那三两年,最终能让我们记住的,还是那些好的品牌,那些好的产品。
哪怕这些品牌的价格高一点,我们也能忍着,因为他们能给我们信任。信任感才是品牌的价值。
四、牛人病
车和家创始人李想,在创业的过程中,非常强调人的重要性。这不难理解,很多时候,人的作用往往会被低估。企业也很清楚这一点,于是在转型遇到困难时,总想着请牛人过来帮自己解决困难。
但很多情况下,企业的困难从来不是因为缺少牛人,而是因为人的协作方式不行了,也就是你的内部组织架构和沟通机制出了问题。
五、老板病
会议状况能够反映一个公司的整体情况。如果一个几小时的会议,全是老板一个人讲话,讲业务想法,讲发展方向,讲人员分工,整个公司的高管团队,没有一个人说话。
这样的公司可想而知,老板拼死拼活,其他人都是旁观者,这样的团队肯定是没有战斗力的。
六、一个问题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致命因素还有很多,对制造业来说,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最重要的问题是,你怎样看待企业发展。
一个问题,就能看出企业的战略目光,你的答案是什么?
企业经营一年的收入是1000万,支出工资、房租共800万,设备400万,企业盈利多少?
后台留言,说出你的答案,测一测你企业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