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小妹导读:本期的分享我们邀请到了阿里巴巴研发效能事业部的董越老师,他是阿里巴巴内部培训百年技术课堂的著名讲师,他讲的《百技课程-代码服务》是每一位入职技术童鞋必修的一门课,我们也将这种阿里内训技术首次面向业界公开,希望可以影响更多技术人。这节课分享中提及的阿里技术人使用的产品Aone也于2017年正式上阿里云,以云效的产品名面向业界开发开放。
讲师简介:董越,高级产品专家。在软件研发管理领域钻研十余载,是《未雨绸缪——理解软件配置管理》等书的作者或译者。2014年加入阿里,目前从事阿里巴巴软件研发协同平台(Aone/云效)的产品设计工作。
概述
同学们好。为了让新同学能够比较快速的开始在阿里巴巴研发环境下的开发,我们设计了几门课程。其中,本节课程是百技课程-代码服务的接续课程,介绍源代码写好后,如何发布上线的内容。这包括:从源码到上线、质量检测的多种方法、流水线三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在本文中都是概要性的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参考文档,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料。
学习了这门课程,大家就知道了在阿里写完源代码之后,要做哪些事情,使用什么工具,就能把软件安全发布上线。
从源码到上线,事情可不简单
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叫程序?或者说,什么叫软件?好像这里面有歧义。有时候指的是源代码。有时候指的是安装包或者安装光盘,比如,“我下载了一个软件。” 而有时候指的是已经安装好随时可以运行的程序。比如手机上新装了一个应用。还有的时候指的是正在运行中的,正在提供服务的程序,比如一个网站。
有这些不同的含义,其实反映了一件事情:单纯的源代码,其实还不能提供服务,不能为用户带来价值。只有源代码被构建打包,并且被部署运行起来,才能为用户带来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部署运行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呢?这很麻烦吗?是的,这很麻烦。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初创企业的CTO。忽然天上掉馅儿饼,掉下来五个Git库,源代码已经写好,而且一点儿毛病没有。每个Git库能编译成一个war包。你需要把每个war包部署到100台服务器上,总共需要500台服务器。哦对了,随着用户使用,会不断追加新功能,产生新版本,需要更新服务器上的软件版本。
假定你不是在阿里巴巴。假定也没有阿里云。假定你只是有很多钱可以雇到合适的人。你想想一共有多少事情要做?
要买服务器。哦不,先要买或者租机房。风火水电要搞稳妥。要接好网络。每台机器要装好操作系统的合适版本。不止是操作系统,还有相关基础软件。还有路由。还有数据库,还有监控系统,还有日志收集系统。中间件也是必须的。哦,域名还忘了申请了……
这些搞定了,才能安装那些war包。这么多台,肯定不能一台一台操作,累死了,得有个批量操作的方法。可这方法怎么弄呢?另外,考虑到将来要更新软件版本,所以这还不是一次搞定的事情。那更是得批量操作了。更新版本的时候,还有个麻烦事,不能一下子都停机啊。那不就事故了。所以得分批来。比如,先更新20%的机器,再更新20%,如此一共五批弄完。
往细节看,其中更新某一台机器,其实都是个挺复杂的过程。首先下载新的war包到这台机器,然后开始替换过程。先得把流量切走吧,切流量前,还得先把监控报警关上。流量切走了,就可以停止当前war包的运行。然后用新的war包代替旧的war包,启动试试看。如果通过了一些基本的自动检测,说明新war包大体上能运行,于是就开始切流量回来,最后把监控报警恢复。忒麻烦!!
还好有工具帮忙
怎么办?用趁手的工具啊。正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让大家能够集中精力在具体业务本身的研发上,阿里巴巴集团多年以来建设了一整套基础设施。
在交付层和运维层,都有大量的基础设施。但这些,大家可能感受不深。因为对于一个应用来讲,它最关心的事情,基本都是通过Aone暴露出来的。Aone也就是最上层研发层的主要工具。
回到前面讨论的场景,把完美的源代码发布上线这个过程,那么大体步骤应该是:
· 第一步,把运行环境初始化好。这一步目前同学们基本可以在Aone上一站式完成了,就是在Aone上注册一个新应用,然后根据向导指引,把上线任务一项一项配下来。当然还有些内容比如数据库还需要访问其他系统申请配置,将来我们努力做成一站式配置好。
· 第二步,根据源码构建出压缩包(基本就是把war包压缩一下),然后把压缩包部署到各目标服务器上。这一步,可以在Aone上一键完成。将来更新版本也一样。点一下按钮,所有事情都做完。这就是用Aone的好处。
阿里巴巴相关术语
为了使用Aone,我们得了解一些Aone的关键概念。其实是在阿里巴巴开发时,大家一开始约定俗成的概念,后来固化在Aone上。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 应用:Git库里装的是源代码,这是程序的一种形态。那么运行中的程序叫什么呢?在阿里巴巴,我们管它叫应用。一般来说,一个Git库,构建生成一个包,产生一个应用,在若干台服务器/虚拟机/容器中运行,在测试、线上环境中运行。一般应用跟Git库是一比一的关系不过也有各种特殊情况,比如一个Git库里有多个应用。所以,我们确实需要应用这个概念。另外,应用不仅包括了应用主包(通常是war包打成tgz包),也包括了运行所需环境的配置,比如tomcat版本等。
- 二方包:三方包,指的是来自阿里巴巴外部的,开源或商业的包,比如jar包、rpm包等。而二方包,则是指来自阿里巴巴内部的,通常是其他团队的包。也就是说,一个团队研发出这个二方包,公布出来,供各团队使用。当然,也可能就是供团队自己使用。反正,只要是来自阿里内部的,上传到Nexus或Yum这样的包的仓库的,就都算二方包。
- 产品/产品线/产品树:应用是从部署运维的角度看运行中的程序。产品是从使用者的角度看运行中的程序。通常产品由一到多个应用组成。产品进而构成产品线,这样一级一级的上去,形成了一棵树,叫产品树。产品树的根节点,就是阿里巴巴。产品树的第一级展开,是各个BU。
- 变更:在外面的世界,现在变更通常是指线上运行环境的变化,比如更新了软件版本,比如扩容缩容等运维操作。在阿里巴巴,变更也有这个含义。但是在阿里巴巴,变更还有一个含义,软件研发过程中的含义。通常我们把一条feature分支就对应到一个变更。于是也常管这条feature分支叫变更分支。从这个角度看集成,就是把若干变更攒到一起,通过各种质量检测后,部署上线。
- 发布:发布,release,这个词常常是指软件版本公布出来供使用。但在阿里巴巴,这个词不仅对应于部署到线上环境,即使是部署到测试环境,也叫发布。换句话说,发布基本上就是部署的代名词。比如每个变更觉得自己OK了,就点一下变更详情页面上的“提交待发布”这个钮,标记一下。然后,在集成测试环境(也就是日常环境)对应的流程阶段的详情页面,就能看见这个变更。再选中它,然后点击“提交发布”这个钮,就与其他变更分支一起合并到发布分支,并部署到测试环境啦。
发布部署方面,在阿里巴巴,时下最重要的变革当然是Docker化啦。这方面的文章很多,比如阿里人,请用AliDocker、以及具体指导T4 应用迁移 docker 发布。
那么这一波浪潮之后,下一波浪潮会是什么呢?有可能是Serverless架构。这方面,外面的文章也很多,大家可以翻翻看。
提高质量的多种方法
刚才我们给的是一个天上掉馅儿饼的例子,忽然间得到了完美的源代码,然后考虑构建并部署上线。现实世界中哪儿有这样的好事儿啊。代码里面肯定有bug啊。那么,怎么能够有效率地把问题找出来,修复好?具体有哪些方法?
按四个象限梳理
为方便梳理,我们划一个横轴,一个纵轴,然后按照得到的四个象限,梳理各种质量保证方法。这里所说的横轴,在最左边,是源代码。在最右边,是运行中的程序。这里所说的纵轴,在最上边,是自动化,在最下边,是人工。
先看左半部分。左下角,人工的对源代码的检测。这主要对应的是代码评审。我们在代码服务这门课上介绍的。此外,安全评审有时也有人工介入。
左上角,自动的对源代码的检测。代码规约的自动检查工具,就落在这里。事实上,还有不少工具也落在这里,论品牌,有Sonar、PMD等。论方法,有圈复杂度等。所有这些自动检测,被称之为Static program analysis 或 Static code analysis,静态程序分析/静态代码分析。
这方面,在阿里巴巴有工具支持,对应的是Aone的实验室这个功能。可以通过实验室,接入各种静态程序分析工具和方法。实验室的前身是CISE。现在CISE也仍然是实验室背后的引擎。所以有时候听别人说CISE的时候,你就知道其实指的就是实验室啦。
再来看右半部分。右上角,是自动的对运行中的程序的检测。这也就是常说的自动测试啦。在阿里巴巴,也是主要由Aone的实验室来向大家提供相应服务。这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接口测试/Web UI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等。
右下角,是人工测试。虽说是人工测试,工具也同样可以提供支持,主要是管理测试用例。相应的工具是Aone中的测试用例管理。
测试环境隔离技术
不论是自动测试还是人工测试,只要是需要先把应用部署到测试环境,那就跟测试环境的管理有关系了。测试环境的管理,我们专门讲一讲测试环境隔离技术。
想象一下,你开发了一个feature,也就是一个变更。为了让它比较靠谱再送去集成,你需要对它进行测试。单元测试当然好,但是是不够的。需要尽可能模拟真实环境进行测试。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尽可能模拟真实环境?比如,为每个淘系的工程师另搭一个淘宝测试用?这费用咱真花不起……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阿里巴巴用了一个聪明的方法,测试环境隔离。让大家共享一个测试环境,但又仿佛每个人都是独占它的,互相不干扰。
具体说来,假定搭起一套测试环境,需要1000台机器,分别运行应用ABCDE……。这个环境我们称作日常测试环境。每个应用的版本呢,我们姑且称之为A0、B0、C0、D0、E0……
现在假定甲这名同学在开发A这个应用的一个变更,在开发过程中,现在产生的应用版本是A1。于是把A1部署到单独一台机器上,并用一些神奇的技术(通过中间件等)与刚才说的日常测试环境连通。于是,在甲这名同学看来,他所面对的系统是A1、B0、C0、D0、E0…… 而且仿佛他独占了这个系统。
类似的,如果乙这名同学为了一个feature,在开发A和B分别拉出变更分支,产生A2、B2。那么A2、B2将分别被部署到单独的机器上,然后它们一起与日常测试环境连通。于是,在乙这名同学看来,他所面对的系统是A2、B2、C0、D0、E0…… 从乙的角度看,他仿佛独占了整个测试系统。甲和乙在测试时,不会互相干扰。
有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就同时达到了两个目标:尽量模拟真实的环境;用不高的代价。
关于测试环境隔离技术,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下原理。
阿里巴巴相关术语
·
项目环境:就是前面说的,测试一个feature所需的测试环境。可能对应一个应用上的一个变更,也有可能对应多个应用。项目环境使用了上面讲的测试环境隔离技术,背后接的一整套测试环境,是日常环境,详见下面。
日常环境:就是集成测试环境。把各个变更攒在一起,然后部署到这里,看是不是能work。
预发环境:这个环境比日常环境更接近真实环境。事实上,从网络隔离的角度,它不是在测试网,而是在生产网。它所连接的数据库,也通常就是线上运行使用的数据库。一般来说,是先在日常环境测试,通过了再到预发环境测一下。
正 正式环境:正式环境就是生产运行的真实环境,向广大用户提供服务。
流水线:所谓流水线,通俗的讲就是把不同的工作按一定顺序串起来。为什么要串起来呢?
首先,有些工作天生就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想部署,总得先构建吧。所以构建-部署,就是天然的工作顺序。如果每次都是先点个按钮做构建,等构建结束后再点个按钮做部署,那好像有点儿笨啊,不如点一个按钮,把这两件事按顺序都做了。
其次,为保证质量,我们想往流程里面加规则和卡点。比如,必须通过代码评审和安全评审,才允许合并代码。这些质量保证性的工作,还有可能有不同的顺序和频率。典型的,单元测试和静态程序分析应该早做,频繁的做。而整个链路的测试,比较费劲,频率可以相对低些。因此,这些工作也是流水线中的环节,并且可能以不同频率执行。不同频率这个事儿,就是持续交付这个流行词儿中所说的不同stage(阶段)不同频率。
Aone提供了把不同的工作串接的能力,也就是流水线的能力。在分支模式下,每个环境,比如日常、预发、正式,分别对应一条流水线。在Git Flow和自由模式下,你甚至可以把所有工作内容,从代码提交到最后正式发布,做到一个流水线里。看着代码过一道道“关口”,然后发布上线,还是很爽的。
结语
以上,概要介绍了从源代码到上线的基本的构建部署过程,讲解了各种质量保证方法及其工具支持,讲解了流水线把流程作业连接起来自动运转。这些能力合在一起,就实现了对持续交付的一整套工具支持方案。当然,如果你问DevOps的工具支持方案,我也会说,以上几部分,构成了DevOps的工具支持方案…… 名字是次要的,关键是帮上广大研发同学的忙,高效且稳妥的开发和发布。
这节课只是概要介绍。更多内容,阿里内部的童鞋可参考老A小谈的玩儿转项目环境这场,或文字版开发如何玩转Aone项目环境。
备注:外部的童鞋可以使用Aone的云上版本云效,体验一个阿里技术人工作的一天!
Work like alibaba系列直播内容干货专题页面已经上线,所有围绕代码托管/持续交付/测试管理/项目协作的分享干货均可点此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