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考的发展

简介: 3.2 系统思考的发展牛顿力学在19世纪末陷入了深刻的矛盾。一方面表现为它对一些新发现的物理现象不能圆满地加以解释,另一方面则是机械性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3.2 系统思考的发展

牛顿力学在19世纪末陷入了深刻的矛盾。一方面表现为它对一些新发现的物理现象不能圆满地加以解释,另一方面则是机械性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在牛顿看来,宇宙的一切都是按牛顿力学规律精确地、必然地运行着的。宇宙是一个严密的组织,未来的一切都是由过去的一切严格决定着的。对于某一个系统,我们只要确切地知道它的初始位置和初始动量,就必然能够确切地预见到它在今后某一确定时刻的状态。这是一种机械的式的决断论。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满足这种条件是不容易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比如从美国向500英里的一个海岛发射多枚导弹,如果是根据牛顿力学,那么就要精确的计算风速,阻力等众多因素,并且还要考虑天气情况。然而即使计算得到了结果,导弹也不能准确打到那个小岛上,因为实际过程中会有各种变化的因素影响导弹的飞行,从而使导弹偏离目标。控制理论负反馈模型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好像开船一样,有了一个目标,然后开船向目标行驶,当发现和目标方向产生偏差时,通过不断调整航向,最终就能准确的到达目的地。而安装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导弹也是一样,飞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变化,比如风速大小的变化,风向的变化都会引起导弹偏离设定目标,而负反馈控制系统就是根据目标和自己实际方向的偏差,不断的调整自己飞行的方向,就可以准确的击中目标。工业上几乎所有的控制都是以控制理论为基础的,而控制理论对其他很多学科的产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8年,诺伯特•维纳吸收了控制理论的思想而创立了控制论,1956年,杰伊•福瑞斯特在控制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动力学。控制理论,控制论和系统动力学都包含了正反馈和负反馈这两种基本模型,所以从这三个学科都可以衍生出系统思考这种分析方法(如图3-5所示)。


3-5 系统思考的衍生

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的起源很早,古代就有了控制理论的萌芽,比如北宋时代(公元1086~1089年)苏颂和韩公廉利用天衡装置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就是一个按负反馈原理构成的闭环非线性自动控制系统。随着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的发展,到十七、十八世纪自动控制技术逐渐应用到现代工业中。1681年法国物理学家巴本(D. Papin)发明了用做安全调节装置的锅炉压力调节器。1765年俄国人普尔佐诺夫(I. Polzunov)发明了蒸汽锅炉水位调节器等。1788年,英国人瓦特(J. Watt)在他发明的蒸汽机上使用了离心调速器,解决了蒸汽机的速度控制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控制技术的重视。以后人们曾经试图改善调速器的准确性,却常常导致系统产生振荡。自动控制技术的逐步应用,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步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促使科学家们从理论上进行探索研究。1868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 Maxwell)通过对调速系统线性常微分方程的建立和分析,解释了瓦特蒸汽机速度控制系统中出现的剧烈振荡的不稳定问题,提出了简单的稳定性代数判据,开辟了用数学方法研究控制系统的途径。后来英国数学家劳斯(E.J. Routh),德国数学家胡尔维茨(A. Hurwitz),美国物理学家奈奎斯特(H. Nyquist),伯德(H.W. Bode)和尼科尔斯(N.B. Nichols)均对控制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形成了经典控制理论,或者称自动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包含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基本模型。后期,控制理论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控制理论可以划分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大系统理论,它的复杂程度也是逐渐加强的。

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标志着控制论(Cybernetics)的创立,而维纳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系统论也包含了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分析模型。控制论为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套思想和技术,以致在维纳的《控制论》一书发表后的几十年中,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各种冠以控制论名称的边学科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例如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神经控制论、经济控制论以及社会控制论等。

系统动力学(简称SD—System Dynamics)出现于1956年,创始人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杰伊·福瑞斯特(J.W.Forrester)教授。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它基于系统论,吸收控制论、信息论的精髓,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交叉、综合性的新学科。系统动力学也包含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基本模型。1958年,福瑞斯特发表的论文《工业动力学—决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首次把系统动力学运用于工业研究;1965年,他又发表论文《企业的新设计》,进一步深化了系统动力学在工业中的运用;1968年,他出版的《系统原理》一书,全面论述了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此,系统动力学从理论上整体完成;1971年,他又把研究的对象延伸到了世界范围,出版《世界动力学》一书,提出了研究全球发展问题的“世界模型”(World Model)。他的学生梅多斯(D.H.Meadows)出版了《增长的极限》,进一步提出了更为细致的“世界模型Ⅲ”。这两个模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990年,福瑞斯特的弟子彼得·圣吉将系统动力学引入管理学分析,出版了著名管理学名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系统思考的方法,也对正反馈和负反馈模型进行了介绍和应用。

控制理论是最早产生的,然后是系统论,最后是系统动力学。这三个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990年,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系统思考的方法,因为它是系统动力学创始人的弟子,所以可以认为他的系统思考来源于系统动力学。2002年,丹尼斯·舍伍德在其著作《系统思考》中分别介绍了控制论和系统动力学,可以认为他的系统思考来源于控制论和系统动力学。作者是控制理论专业的学生,我的系统思考方法来源于控制理论。也就是说,控制理论,控制论和系统动力学这三个学科都包含了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模型,所以从这三个学科都可以衍生出系统思考这个方法。殊途同归,虽然大家研究的起点不同,但是都得到了系统思考这个分析方法。系统思考从哪个学科衍生出来并不重要,因为它的核心模型相同,都是正反馈模型和负反馈模型。

目录
相关文章
|
4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盾牌:云计算时代的网络安全守护在数字化浪潮中,云计算以其高效、灵活的特性成为企业转型的加速器。然而,伴随其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亦如影随形,成为悬在每个组织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本文旨在探讨云计算服务中的网络安全挑战,分析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企业构建一道坚实的云端防护网。
在当今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云计算已成为推动创新与效率的关键力量。它允许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强大的计算资源,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加速了产品上市时间。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威胁也日益猖獗,尤其是对于依赖云服务的企业而言,数据泄露、身份盗用等安全事件频发,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损害品牌信誉。本文深入剖析云计算环境中的安全风险,强调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并分享一系列有效策略,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用户在享受云服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能构筑起强有力的网络防线。
|
5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移动应用与系统:构建现代数字生态的双引擎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移动应用与系统作为连接用户与数字世界的重要桥梁,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移动应用开发的最新趋势、移动操作系统的演进历程以及两者如何共同塑造我们的未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社交媒体到移动支付,从在线教育到远程办公,移动应用无处不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验。与此同时,移动操作系统也在不断进化,为应用提供了更加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移动应用开发的热点技术、探讨移动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展望这两者如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繁荣。
|
5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物联网
移动革命:探索移动应用与操作系统的融合创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移动应用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关键力量。本文深入探讨了移动应用开发的最新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如何影响移动操作系统的演进,进而塑造我们的数字生活体验。
移动技术和其运行平台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它们共同塑造了现代社会的信息消费方式和业务运作模式。本文旨在揭示移动应用开发领域的最新动态,并分析这些变化是如何推动移动操作系统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用户友好的方向发展。通过案例研究和专家访谈,本文提供了对当前技术挑战的洞察,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79 0
|
5月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探索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共生之道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的一大革新,正重塑着企业的运营模式与服务交付。然而,随着云服务的普及,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挑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云服务、网络安全及信息安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构建一个更安全、可靠的云计算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本文聚焦于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安全议题,首先界定了云服务的基本概念及其广泛应用领域,随后剖析了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如数据泄露、身份盗用等,并强调了信息安全在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对现有安全技术和策略的评估,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文章指出了这些措施在应对复杂网络攻击时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云计算安全的建议,如采用零信任架构、实施持续的安全监控与自动化响应机制、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以及制定严格的合规性标准等,旨在为云计算的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南。
107 0
|
7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搜索推荐
智能家居系统的技术演进与未来趋势
【7月更文挑战第29天】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家居系统从早期的自动化控制到现今集成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智能家居系统面临的挑战,如数据安全、设备兼容性和用户体验等,并预测了未来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更高级的数据分析能力、增强的设备互联互通以及个性化服务的提升。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对智能家居技术演进的全面理解,并展望未来可能带来的变革。
81 0
|
8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搜索推荐
移动应用与系统:技术创新与发展
移动应用与系统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焦点之一。本文将探讨移动应用开发和移动操作系统等相关话题,分析技术创新对行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59 3
|
9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Linux
在云智融合浪潮下,服务器操作系统产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性能、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对于AI和云计算的支持
在云智融合浪潮下,服务器操作系统产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性能、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对于AI和云计算的支持
78 4
|
9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Linux
在云智融合浪潮下,服务器操作系统产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性能、安全性、稳定性
在云智融合浪潮下,服务器操作系统产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性能、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对于AI和云计算的支持【2月更文挑战第21天】
66 4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供应链
推动基础设施发展的5项技术创新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推动基础设施发展的5项技术创新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155 0
|
存储 运维 分布式计算
阻碍云计算在数据中心发展的五大因素
阻碍云计算在数据中心发展的五大因素
271 0
阻碍云计算在数据中心发展的五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