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工具箱和背景差法的行人检测,行走轨迹跟踪,人员行走习惯统计matlab仿真

简介: 该算法基于Matlab 2022a,利用视觉工具箱和背景差法实现行人检测与轨迹跟踪,通过构建背景模型(如GMM),对比当前帧与模型差异,识别运动物体并统计行走习惯,包括轨迹、速度及停留时间等特征。演示三维图中幅度越大代表更常走的路线。完整代码含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

1.算法运行效果图预览
(完整程序运行后无水印)

1.jpeg
2.jpeg
3.jpeg
4.jpeg

在三维图中,幅度越大,则表示人员更习惯的行走路线。

2.算法运行软件版本
matlab2022a

3.部分核心程序
(完整版代码包含详细中文注释和操作步骤视频)
``` for j=1:length(inds)
% 调整边界框格式
[R,C] = find(lb == inds(j));
upLPoint = min([R C]);
dWindow = max([R C]) - upLPoint + 1;
box = [fliplr(upLPoint) fliplr(dWindow)];
% 绘制边界框
rectangle('Position', box, 'EdgeColor', [1 1 1], 'linewidth', 2);

    % 如果不是第一帧,计算区域的标签(轨迹关联)
    if i ~= 0  
        overlap    = 0; 
        smax       = 0;  
        imax       = 0; 
        % 查找与上一帧区域的最大交集
        for r=1:length(Box1_save)
            if rectint(box, Box1_save{r}) > smax 
                overlap    = 1;
                smax     = rectint(box, Box1_save{r}); 
                imax = Idx1_save(r);
            end
        end

        % 若无交集,则分配新标签
        if overlap == 0 
            if j ~= 1
                imax = max(max(Idx1_save), max(Idx2_save)) + 1; 
            else 
                imax = max(Idx1_save) + 1;
            end

        end
        % 更新当前帧的边界框和索引列表
        Box2_save{end+1} = box;  
        Idx2_save(end+1) = imax; 
    else  
        Box2_save{end+1} = box; 
        Idx2_save(end+1) = j;  
    end
    % 更新last_fr中动态轨迹的质心信息
    info_save{rem(i,Lsmth)+1}(end+1) = I_reg(inds(j)).Centroid(1);  
    info_save{rem(i,Lsmth)+1}(end+1) = I_reg(inds(j)).Centroid(2);
end

161

```

4.算法理论概述
基于视觉工具箱和背景差法的行人检测、行走轨迹跟踪以及人员行走习惯统计是视频监控和智能分析领域的重要应用。

  背景差法是一种经典的运动目标检测技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比较当前帧与背景模型的差异来识别运动物体。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需要构建背景模型。这通常通过帧平均、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等方法实现。以GMM为例,假设场景中的每个像素值xi服从一个混合高斯分布,可表示为:

image.png

   其中,πk是第k个高斯成分的混合权重,μk和Σk分别是该成分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K是高斯分量的数量。

   对于新到来的一帧图像,每个像素的像素值xnew,i与背景模型比较,计算其属于背景的概率。若概率低于某一阈值θ,则认为该像素属于前景,表示可能是移动的人或物。具体计算为:

image.png

   行走习惯统计涉及对个体或群体的行走路径、速度、停留时间等行为特征进行分析。这通常需要先通过上述步骤获取每个人的轨迹,然后进行模式识别和数据分析。对于每条行人轨迹,可以提取诸如行程时间、平均速度、轨迹长度、驻留点(停留时间超过阈值的区域)等特征。例如,平均速度Vavg可由总距离除以总时间计算得出:

image.png

相关文章
|
2天前
|
算法
基于小波变换和峰值搜索的光谱检测matlab仿真,带GUI界面
本程序基于小波变换和峰值搜索技术,实现光谱检测的MATLAB仿真,带有GUI界面。它能够对CO2、SO2、CO和CH4四种成分的比例进行分析和提取。程序在MATLAB 2022A版本下运行,通过小波分解、特征提取和峰值检测等步骤,有效识别光谱中的关键特征点。核心代码展示了光谱数据的处理流程,包括绘制原始光谱、导数光谱及标注峰值位置,并保存结果。该方法结合了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能力和峰值检测的敏锐性,适用于复杂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分析。
|
1天前
|
传感器 算法
基于GA遗传算法的多机无源定位系统GDOP优化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多机无源定位系统的GDOP,使用MATLAB2022A进行仿真。通过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迭代优化传感器配置,最小化GDOP值,提高定位精度。仿真输出包括GDOP优化结果、遗传算法收敛曲线及三维空间坐标点分布图。核心程序实现了染色体编码、适应度评估、遗传操作等关键步骤,最终展示优化后的传感器布局及其性能。
|
1天前
|
监控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扩频解扩+turbo译码的QPSK图传通信系统matlab误码率仿真,扩频参数可设置
本项目基于MATLAB 2022a实现图像传输通信系统的仿真,涵盖QPSK调制解调、扩频技术和Turbo译码。系统适用于无人机图像传输等高要求场景,确保图像质量和传输稳定性。通过仿真,验证了系统在不同信噪比下的性能,展示了图像的接收与恢复效果。核心代码实现了二进制数据到RGB图像的转换与显示,并保存不同条件下的结果。
16 6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安全
基于深度学习的路面裂缝检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YOLOv2算法实现高效的路面裂缝检测,使用Matlab 2022a开发。完整程序运行效果无水印,核心代码配有详细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将目标检测转化为回归问题,直接预测裂缝位置和类别,大幅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适用于实时检测任务,确保道路安全维护。 简介涵盖了算法理论、数据集准备、网络训练及检测过程,采用Darknet-19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结合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进行训练。
|
6月前
|
安全
【2023高教社杯】D题 圈养湖羊的空间利用率 问题分析、数学模型及MATLAB代码
本文介绍了2023年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圈养湖羊空间利用率问题,包括问题分析、数学模型建立和MATLAB代码实现,旨在优化养殖场的生产计划和空间利用效率。
272 6
【2023高教社杯】D题 圈养湖羊的空间利用率 问题分析、数学模型及MATLAB代码
|
6月前
|
存储 算法 搜索推荐
【2022年华为杯数学建模】B题 方形件组批优化问题 方案及MATLAB代码实现
本文提供了2022年华为杯数学建模竞赛B题的详细方案和MATLAB代码实现,包括方形件组批优化问题和排样优化问题,以及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
162 3
【2022年华为杯数学建模】B题 方形件组批优化问题 方案及MATLAB代码实现
|
6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移动开发
【2023五一杯数学建模】 B题 快递需求分析问题 建模方案及MATLAB实现代码
本文介绍了2023年五一杯数学建模竞赛B题的解题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数学建模和MATLAB编程来分析快递需求、预测运输数量、优化运输成本,并估计固定和非固定需求,提供了完整的建模方案和代码实现。
138 0
【2023五一杯数学建模】 B题 快递需求分析问题 建模方案及MATLAB实现代码
|
9月前
|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耐震时程曲线,matlab代码,自定义反应谱与地震波,优化源代码,地震波耐震时程曲线
地震波格式转换、时程转换、峰值调整、规范反应谱、计算反应谱、计算持时、生成人工波、时频域转换、数据滤波、基线校正、Arias截波、傅里叶变换、耐震时程曲线、脉冲波合成与提取、三联反应谱、地震动参数、延性反应谱、地震波缩尺、功率谱密度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微网储能电池容量规划(matlab代码)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微网储能电池容量规划(matlab代码)
|
9月前
|
算法 调度
含多微网租赁共享储能的配电网博弈优化调度(含matlab代码)
含多微网租赁共享储能的配电网博弈优化调度(含matlab代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