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漫谈分布式之缓存篇:唠唠老生常谈的MySQL与Redis数据一致性问题!

本文涉及的产品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云数据库 RDS MySQL,集群系列 2核4GB
推荐场景:
搭建个人博客
简介: 本文来聊一个跟实际工作挂钩的老生常谈的问题:分布式系统中的缓存一致性。

引言

从开设《漫谈分布式专栏》至今,已经写了许多与一致性相关的文章,可其中大部分并不能和日常开发工作挂钩,为此,本文来聊一个跟实际工作挂钩的老生常谈的问题:分布式系统中的缓存一致性

缓存技术,既能减轻数据库访问压力,又能加快请求响应速度,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所以稍具规模的系统,都会引入缓存机制来达成这两个目的。缓存技术从最初的本地缓存发展到如今,已经走进以Redis为代表的分布式缓存时代,尤其是现在的分布式系统,Redis这类中间件已成为系统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之前说过,任何技术有利必有弊,我们不能光盯着优势看,对于劣势同样要谨记于心,分布式缓存中最经典的就是缓存一致性问题,工作中经常接触,也是各种大大小小面试中,分布式领域里被问频率最高的问题之一。也正因为面试问的多,所以围绕着“缓存一致性”这个话题出现很多八股文,其中不乏有些乍一看令人拍手称赞的奇淫技巧,可经过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好像行不通、有点华而不实……。好了,简单交代本文核心后,下面来好好唠唠缓存一致性这个问题~

一、常见的缓存设计模式

根据系统的业务需求、性能需求、一致性要求等方面,在日常开发中,不同的系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缓存设计模式。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下,选用合适的缓存设计模式或许能带来更好的性能收益,可究竟怎么根据业务特性来选用合适的模式呢?我们先来看看几种常见的缓存设计模式。

1.1、旁路缓存模式

旁路缓存模式(Cache-Aside Pattern)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缓存设计模式,使用该模式的应用程序,会同时操作缓存与数据库,如下:

001.png

上面是旁路缓存模式下的数据读写流程,对于读操作,系统会先尝试从缓存中获取数据,如果命中缓存,则直接返回缓存数据;如果未命中,就会去数据库里查询数据,而后再更新缓存,最后返回DB中查到的数据。对于写操作,系统先更新数据库,接着再主动删除对应的缓存,使之前加载过的缓存失效。

上面说的这种写入方式被叫做Write-Around,即直接写数据库不写缓存,什么时候写缓存呢?在当前数据被更新后,因为会主动删除之前的缓存,所以在下次出现对应的读取请求时,无法命中对应的缓存,就会从数据库查出最新的数据并加载进缓存中。

1.2、读写穿透模式

读写穿透模式,其实是读穿透(Read-Through Pattern)、写穿透(Write-Through Pattern)的组合体。

读穿透模式,是指处理读操作时,应用程序只会和缓存层进行交互,如果缓存层中没有的数据,再由缓存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示意图如下:

002.png

实际读的流程和旁路缓存很类似,只不过在读穿透模式中,抽象出了一个缓存层,业务系统只需要跟缓存层进行交互,不管数据在缓存、还是在数据库里,最终都会由缓存层向业务系统返回数据。不过为了减少缓存层查库的次数,读穿透一般会结合写穿透一起使用。

写穿透模式,即是指应用程序在处理读操作时,会先更新缓存、再数据库,两个动作放在一个事务里,从而保证同时成功:

003.png

如果单看这种写穿透模式,其实特别鸡肋,一方面将写缓存、写库绑定在一起,增加了业务系统处理写操作的风险;另一方面,先写缓存再写库,还带来了额外的写延迟问题。不过结合读穿透一起使用,因为读操作会先走缓存层,所以写库的延迟可以不用关心~

综合来看,读写穿透模式还是存在较大的劣势,因为系统需要抽象出一个缓存层,所有读写操作都放到缓存层去实现,而业务层则调用对应的实现即可,这显然增加了开发的工作量。除此之外,对应一些较为复杂的缓存数据,例如从多张表里聚合出来的信息,在这种模式下处理起来就会很麻烦。

1.3、异步写入模式

异步写入模式(Write-Behind Pattern),也被称为写后模式,它跟前面的写穿透模式有点类似,都是先写缓存,不过与之不同的是:异步写入模式中,只要缓存更新成功后,就会给客户端返回写操作处理成功,而对于写库的动作,则是异步去完成

004.png

这种模式和MQ做削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大多关系型数据库都是基于磁盘工作,因此会导致写数据时性能一般,为了获得更高的写入,数据会先写入到缓存中,然后记录到等待写库的列表里(例如Key的集合),当待写入的数据条数达到一定量级后,才会触发批量写库动作将数据落库

上面这种模式,显然能让系统具备更高的写入能力,毕竟将分散性的多次写入,合并成了一次批量写入。在高并发场景下,这种方案用的不算少,比如秒杀活动,提前将商品库存拆成十份放进Redis,进一步精细化锁的颗粒度,每隔一段时间,再求和Redis中的剩余库存,并将最新的库存数刷到数据库。

不过这种模式虽然能获得更高的写入能力,但也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因为缓存的数据在内存里,所以存在丢失风险;又或者做异步批量写入时,如果其中某一条数据写入失败怎么处理?又好比异步写入时,如何保证事务的一致性……,这都是在使用这种方案时要考虑的问题。

还有,如果你打算使用这种模式,那一定要先读缓存,不要直接读库,毕竟写库动作被异步化了,缓存中的数据才是最新的,如果冒然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这时可能会读到还未更新的旧数据,从而给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出错风险。

PS:这种思想在InnoDBBufferPool中应用很广泛,而InnoDB在读取数据时,都是会先在内存找。

1.4、缓存加载模式

再来聊聊缓存加载模式,所谓的缓存加载,就是指何时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加载到缓存中,总共有两种方式:Refresh-Ahead Pattern预刷新模式、Lazy-Loading Pattern懒加载模式,后者比较常见,只有当出现真正的请求获取数据时,才会将数据加入进缓存,这种方式能节省缓存中间件的内存空间,但会导致首次访问数据时存在一定延迟。

相反,与懒加载对应的就是预加载,代表提前将可能访问的数据载入到缓存里,这种方案在实际项目用的也很多,比如电商项目里常见的缓存预热功能,为了避免“首次查询数据库、数据还未载入缓存前”这个窗口里,出现过高的并发流量击穿缓存,一般在大促前就会对可能被访问的热点数据进行进行缓存预加载,这样既能加快首次查询的响应时间,还能避免过高的瞬时并发打垮数据库。

不过想要使用预加载模式,一定要能明确哪些才是真正的热点数据,如果预测不够准确,可能会导致大量内存被白白浪费。预加载模式的另一个劣势,就是会增加工作量,毕竟预热要么通过流量录制+回访来做、要么写脚本或代码完成,无论哪种都需要时间去实现。

二、缓存不一致场景分析

好了,前面讲了几种常用的缓存设计模式,说到底,其实就是缓存载入、数据更新的先后顺序、时间节点不同罢了,下面一起来看看最开始提到的话题:分布式系统中,如何保证数据库与缓存的一致性?这里先说结论,不管是什么方案,都只能满足弱一致性,而无法保证绝对意义上的线性(强)一致性,想要满足真正的强一致性,那就不能用缓存

我们来归纳一下系统处理些操作时,对于缓存、数据库可能出现的几种组合:

  • ①先写缓存再写库;
  • ②先写库再写缓存;
  • ③先删缓存再写库;
  • ④先写库再删缓存。

上述四种组合,究竟谁更好呢?我们先达成一个共识,即系统处理读操作的过程为“先查询缓存,命中就返回,未命中就查库,如果数据库返回了数据,就把结果集塞进缓存里,最后再返回”。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假设目前数据库里有一条数据:

+---------+-----------+----------+----------+---------------------+
| user_id | user_name | user_sex | password | register_time       |
+---------+-----------+----------+----------+---------------------+
|       1 | 竹子      || 6666     | 2024-05-26 04:22:01 |
+---------+-----------+----------+----------+---------------------+

首先出现一个请求读取这条数据,按照前面的说法,这条数据也会被载入到Redis里。接着,出现一个更新该数据的请求,对应的SQL语句如下:

update zz_users set password = '8888' where user_id = 1;

将前面提到的几种组合,套进这个例子里面,下面挨个分析可能会造成不一致的原因。

2.1、先写缓存再写库

005.png

先些缓存后写库,说明这时会先将Redis里的数据,password更新成8888,接着再更新数据库的数据行,这种方式如果不出现意外,理论上没有问题,毕竟缓存和库都会更新,两者最终的数据肯定是一致的。可意外我们能避免吗?不能,来看一种情况,假设缓存更新成功后,写库的时候报错了,咋办?

因为写库的时候报错,代表这时数据库里数据并未更新,而线程遇到报错后,就会被终止执行,意味着这个请求不会再将数据库的password更新为8888,此时缓存和数据库之间就出现了不一致性的情况。为此,先更新缓存再更新数据库的这种方案绝对不行,出意外造成不一致的风险太高了。

2.2、先写库再写缓存

006.png

既然先更新缓存,后面库更新报错就会造成不一致,那么这回先更新数据库,再更新缓存总可以了吧?毕竟数据库有事务呀,如果更新缓存的时候报错,那么数据库对应的变更将会回滚,这样数据库、缓存里的数据都是原来的旧数据,自然没有不一致问题了对不?

如果这么想那就错了,一定不要站在单线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套进多线程思维,我们先将前面的请求称之为A,假设这时又来了一个并发请求B,将ID=1password更新为9999,会有什么问题呢?来看:

  • ①请求A先将数据库更新为8888
  • ②请求B将数据库更新为9999
  • ③请求B将缓存更新为9999
  • ④请求A将缓存更新为8888

大家注意看,可能请求A在刚更新完数据库后,网络出现一定波动,导致后来的请求B先更新缓存中的值,然后A才去更新成8888,可是此时库里的数据已经是B9999,最终又出现了不一致问题……

PS:上述场景不一定能出现,要取决于数据库类型,像MySQL默认的隔离级别为RR,假设这个修改password方法上添加了@Transactional事务注解,那么A、B请求会对应着两个不同的事务,因为A先执行、先更新库,而A、B操作的又是同一条数据,所以在A事务提交之前,B肯定会被行锁阻塞,自然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但就算在RR级别下,先写库再写缓存就一定能保证一致性吗?答案同样是No,比如一个嵌套方法如下:

@Transactional
public updateMemberInfo(DTO dto) {
   
   
    // 1.其他前置逻辑……

    // 2.模拟更新数据库的password值
    updateDbPwd();
    // 3.模拟更新缓存中的password值
    updateCachePwd();

    // 4.其他后置逻辑……
}

正如上述伪代码所示,假设更新password仅是updateMemberInfo()方法的一小部分逻辑,而此方法执行到伪代码中的第四处时报错,因为方法上有事务注解,这时库中更改的password值会被回滚,而缓存中的并不会,毕竟Redis这类中间件并不能支持事务机制,最终又会造成DB、缓存之间数据不一致。

2.3、先删缓存再写库

007.png

经过前面分析,只要处理写操作时,无论在写库前更新,还是后更新,总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不一致问题出现,那有没有好办法避免呢?有,不更新缓存就好了,只需要在处理写操作时,将对应的缓存删除即可。毕竟读取对应数据时,如果缓存里找不到,自动会去数据库里找,而后再将最新数据载入缓存。

好,既然要删缓存,那么我们来看看,先删缓存再写库有问题没?正常来说肯定没有,但从不正常的角度出发,那绝对有!上例子:

  • ①请求A先将RedisuserId=1(password=6666)的缓存删除;
  • ②请求B来读取userId=1的数据,没命中缓存,于是去库里查到老数据并塞进Redis
  • ③请求A将数据库里userId=1的数据,password值更改为8888

仔细看,请求A刚删掉缓存里的数据,请求B就来读这条数据,这时没命中缓存就会查数据库,从库里又将password=6666的数据拿出来,并将其塞进Redis后返回;而请求A继续执行,会更新password字段为8888,数据库与缓存的数据又不一致了……

2.4、先写库再删缓存

008.png

既然先删缓存不行,那么先更新库再删缓存呢?有人看过这个说法:

如果先写库再删缓存,假设一条线程刚写完库,然后因为某些意外导致它挂了,因此没有执行删除缓存的动作,最终数据库、缓存的数据又不一致了……

上述这种情况,并不能100%成立,因为写操作一般都会开启事务,而删除缓存的代码通常和更新库的代码,都会写在一起(位于同一个方法)。如果一条线程刚写完库,然后就挂了,那么对应的事务肯定没有提交,这时数据库里变更的数据无法生效,对其他请求而言,数据库、缓存里看到的都是老值。

那么先写库再删缓存绝对安全吗?答案还是No,再来看例子:

  • Redis中的缓存刚好过期;
  • ②请求A正在将数据库的password值改为8888(还未提交事务);
  • ③请求B来获取userId=1的数据,未命中缓存,因此从库里拿到了旧值(还未放入Redis);
  • ④请求A删除缓存(执行完这个动作,请求A执行结束,事务提交);
  • ⑤请求B将拿到的旧值塞进Redis(这时数据库里已经是提交后的新值了)。

注意看这种特殊情况,一旦出现又会导致MySQL、Redis的数据不一致。不过这种情况几率很小,因为读请求通常比写请求要处理的快,很难复现“B先读旧值、A再删缓存、B再将旧值塞进缓存”这种现象。

除开上面这种特殊情况外,先更新库再删缓存,如果删除缓存失败,也有可能造成MySQL、Redis的数据不一致。因为库里的数据已经更新了,可是删除缓存时出现了意外,最终就导致缓存里的还是旧值。不过这种情况也很少发生,大家想想什么时候缓存会删除失败?Redis连接超时、Redis短暂故障、网络异常等情况,可这些情况一般都会抛出异常,而异常会导致事务回滚,MySQL、Redis的值又会是一样的了。

综上,只有在更新完数据库后,删除缓存时失败但没报错,才会导致数据产生不一致。又或者处理对应写操作时,没加事务控制(如分布式事务场景),删除缓存报错也不会使事务回滚,这也会造成数据不一致。

三、缓存一致性解决方案

经过前面的分析后,诸位会发现,不管是先操作缓存还是先操作库,总会存在不一致风险,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操作数据库、操作缓存并不能保证原子性,在没有涉及到跨库更新的场景中,可以将更新DB、删除缓存的逻辑放在一起,然后通过本地事务来保证两个动作的原子性。可是在分布式系统里,涉及到跨库更新、并且某个缓存聚合自多个服务时,就只能通过XA-2PC、3PC这种强一致的分布式事务来控制。

“先写库再删缓存”方案结合事务控制,能彻底保证缓存和数据库的一致性,但会极大程度损耗性能。而且对于业务操作来说,执行业务逻辑、更新库都没报错,偏偏走到最后删缓存时出错,因此需要将整个事务回滚,这是极不公平的。

OK,既然通过事务保证原子性,才是一致性的最优解,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方案呢?如删除失败重试、延时双删、Canel+MQ异步更新……,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方案都是建立在没有通过事务控制原子性的前提下)。

3.1、失败重试策略

这相当于“先写库再删缓存”的补充版,因为写完数据库之后,缓存不一定删成功,才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所以只要保证删除缓存100%成功即可,怎么实现呢?伪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updateInfo(DTO dto) {
   
   
    // 先更新数据库
    xxxDao.updateUserInfo(dto);

    try {
   
   
        // 删除缓存操作
        delCache(……);
    } catch(Exception e) {
   
   
        // 删除失败再次删除
        delCache(……);
    }
}

上面通过一个try-catch包住了删除缓存的操作,如果删除缓存时出现异常,则会再次重试删除。通过这种机制,能避免由于各种抖动因素导致的删除失败,毕竟很多时候第一次失败,再试一次时就会成功。

可这种方式,也不能100%保证一致性,因为第二次删除依旧可能失败,缓存里就还是旧数据。同时,因为删除失败重试机制,还是当前线程在执行,所以会使得请求的响应变慢。更好一点的做法是,将重试动作交给线程池,或者MQ来处理,不过这会让系统的复杂度变高。

3.2、延迟双删策略

延迟双删策略,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它会删两次,并且还会有延迟,伪逻辑如下:

public void updateInfo(DTO dto) {
   
   
    delCache(……);
    xxxDao.updateUserInfo(dto);
    Thread.sleep(500);
    delCache(……);
}

延迟双删的具体步骤就是先删一次缓存、再更新数据库、休眠一定时间、再删一次缓存,为啥要这么做呢?道理很简单,还记得前面“先写库再删缓存”的不一致问题吗?先删一次可以避免其他读请求读到旧数据,而更新完库再延迟一会儿删除,可以避免写库时出现的并发读,再次将旧数据载入进缓存。

这种机制乍一听挺好,可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有点华而不实,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写库完成后需要延迟一定时间,请问哪个业务场景能接受这种延迟呢?除开自己写的Demo项目外,没有任何商业级项目能接受。当然,这里也可以用多线程优化,比如创建一个延迟线程池,把延迟删除的工作交给线程池即可。

引入线程池能避免请求阻塞,但会有新问题,比如线程池负荷较大时,删除缓存的延迟会比预设的更大等。

其次,第二次延迟删除如何保证100%成功?这依旧需要加入重试机制,否则同样会存在一致性问题。

3.3、异步更新/删除策略

不管是前面提到的删除重试机制,还是延迟双删策略,都存在一个致命问题:对业务代码的侵入性太高了,如何降低,或者做到代码零侵入呢?有人提到了一种机制,如下:

009.png

这种机制旧是通过Canel订阅MySQLbin-log,因为bin-log日志包含了所有数据库变更操作,这时旧可以将增量更新推送给MQ,再由MQ来对变更过的数据进行“善后处理”,这个后置动作可以根据需求来自定义,如:

  • ①再次对比缓存与库中的数据一致性,不一致则将缓存的数据删除;
  • ②通过MQ的消费逻辑,将库中增量数据更新到缓存里;
  • ……

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对业务代码侵入性低,同时,只要保证MQ消费成功,对应的缓存就一定会被更新/删除。可是局限性也不算小,如果MQ的消费逻辑是更新缓存,那么对于简单的缓存数据处理起来并不费劲,但对于较为复杂的缓存数据,如数据看板的聚合信息、又或者落地页的组合信息等,这时MQ对应的消费逻辑就会很复杂……

还有,这种方式同样存在不一致风险,比如数据库更新后,因为需要订阅Bin-log日志来实现增量消费,尽管通过Canel来拉取日志,可依旧会存在数据延迟,而且MQ消费也需要时间。因此,在数据库更新后、MQ消费完成前,这属于不一致窗口(同时要保证MQ消费100%成功)。

3.4、更新标识策略

前面提到的各种方式,总会存在一些问题,而更新标识则是一种另辟蹊径的方法,逻辑如下:

public void updateInfo(DTO dto) {
   
   
    // 先设置更新标识
    redis.setFlag(……);

    // 对数据库进行更新
    xxxDao.updateUserInfo(dto);

    // 最后删除缓存
    delCache(key);
}

这种方案,其实就是在更新数据时,将对应数据的缓存,其Value置为一个特殊的更新标识,而读取数据的方法则需要做一定改动:

public XXX getInfo(Long userId) {
   
   
    Result result = redis.get(userId);

    if (Objects.nonNull(result)) {
   
   
        // 判断更新标识
        if (result.getFlag()) {
   
   
            // 如果在更新,就从库里查询数据并返回
            return db.getInfo(userId);
        }

        // 如果没在更新就直接返回缓存数据
        return result.getData();
    }

    // 如果未命中缓存,则获取库内数据并塞进缓存后返回
    XXX data = db.getInfo(userId);
    setCache(userId, data);
    return data;
}

上述伪代码的逻辑如下:

  • ①先尝试从缓存里读取数据,然后判断是否命中缓存数据;
  • ②如果命中了缓存,判断数据是否存在更新标识;
    • 如果数据正在更新,则直接从数据库获取数据并返回(不放入缓存);
    • 如果数据未在更新,则直接返回获取到的缓存数据;
  • ③如果未命中缓存,则从库里查询数据,并塞进缓存然后返回。

这种方案是在旁路缓存的基础之上,加上了一个“更新标识”的概念,这样就能降低数据更新时,由于并发读请求造成数据不一致的概率。同理,这种方式对代码的侵入性较高,需要对原有读写逻辑都进行改造,但相较于上一种方案,这种方案的成本会低很多~

四、缓存一致性问题总结

截止目前来说,我们对日常使用缓存的策略进行了展开叙述,可说来说去会发现,如果用了缓存,除非通过事务来控制原子性,否则就很难保证数据库与缓存的100%一致性,而提出的诸多方案,都是为了降低出现不一致的概率,并不能彻底预防数据不一致场景发生。

在分布式系统中,使用缓存是为了提升性能、承载并发,如果使用分布式事务、分布式锁来保证MySQL、Redis的双写原子性,就会极大程序上降低写操作的性能,这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如果想要保证绝对的一致性,那就不要对这种“一致性敏感”的数据进行缓存,例如账户余额、商品库存等等。

最后,对于文中提到的诸多策略与方案,大家稍微知道就行,重点记住里面的旁路缓存策略,以及缓存预热思想,其他的策略在实际工作中意义并不大,毕竟用上缓存的数据,本身就是读多写少、并且对一致性没那么敏感的信息,只要不一致状况不经常出现,那么就无伤大雅。

所有文章已开始陆续同步至公众号:竹子爱熊猫,想在微信上便捷阅读的小伙伴可搜索关注~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Redis实现在线游戏积分排行榜
本场景将介绍如何基于Redis数据库实现在线游戏中的游戏玩家积分排行榜功能。
云数据库 Redis 版使用教程
云数据库Redis版是兼容Redis协议标准的、提供持久化的内存数据库服务,基于高可靠双机热备架构及可无缝扩展的集群架构,满足高读写性能场景及容量需弹性变配的业务需求。 产品详情: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vstore     ------------------------------------------------------------------------- 阿里云数据库体验:数据库上云实战 开发者云会免费提供一台带自建MySQL的源数据库 ECS 实例和一台目标数据库 RDS实例。跟着指引,您可以一步步实现将ECS自建数据库迁移到目标数据库RDS。 点击下方链接,领取免费ECS&RDS资源,30分钟完成数据库上云实战!https://developer.aliyun.com/adc/scenario/51eefbd1894e42f6bb9acacadd3f9121?spm=a2c6h.13788135.J_3257954370.9.4ba85f24utseFl
相关文章
|
19天前
|
NoSQL Redis
Redis分布式锁如何实现 ?
Redis分布式锁通过SETNX指令实现,确保仅在键不存在时设置值。此机制用于控制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避免并发冲突。然而,实际应用中需解决死锁、锁超时、归一化、可重入及阻塞等问题,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解决方案包括设置锁超时、引入Watch Dog机制、使用ThreadLocal绑定加解锁操作、实现计数器支持可重入锁以及采用自旋锁思想处理阻塞请求。
53 16
|
19天前
|
缓存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Redis和Mysql如何保证数据⼀致?
在项目中,为了解决Redis与Mysql的数据一致性问题,我们采用了多种策略:对于低一致性要求的数据,不做特别处理;时效性数据通过设置缓存过期时间来减少不一致风险;高一致性但时效性要求不高的数据,利用MQ异步同步确保最终一致性;而对一致性和时效性都有高要求的数据,则采用分布式事务(如Seata TCC模式)来保障。
52 14
|
28天前
|
SQL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2024Mysql And Redis基础与进阶操作系列(13)作者——LJS[你个小黑子这都还学不会嘛?你是真爱粉嘛?真是的 ~;以后请别侮辱我家鸽鸽]
MYSQL日志之详解如何配置查看二进制、查询及慢查询日志;备份与恢复等具体详解步骤;举例说明、注意点及常见报错问题所对应的解决方法
2024Mysql And Redis基础与进阶操作系列(13)作者——LJS[你个小黑子这都还学不会嘛?你是真爱粉嘛?真是的 ~;以后请别侮辱我家鸽鸽]
|
28天前
|
存储 SQL NoSQL
|
28天前
|
存储 SQL NoSQL
2024Mysql And Redis基础与进阶操作系列(10)作者——LJS[你个IKUN还学不会嘛?你是真爱粉嘛?真是的 ~;以后别侮辱我家鸽鸽]
Mysql And Redis基础与进阶操作系列之存储函数和MySQL 触发器等具体举例以及详解步骤;注意点及常见报错问题所对应的解决方法]
|
28天前
|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2024Mysql And Redis基础与进阶操作系列(8)作者——LJS[含MySQL 创建、修改、跟新、重命名、删除视图等具体详步骤;注意点及常见报错问题所对应的解决方法]
MySQL 创建、修改、跟新、重命名、删除视图等具体详步骤;举例说明注意点及常见报错问题所对应的解决方法
|
18天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12 PHP配置数据库MySQL
路老师分享了PHP操作MySQL数据库的方法,包括安装并连接MySQL服务器、选择数据库、执行SQL语句(如插入、更新、删除和查询),以及将结果集返回到数组。通过具体示例代码,详细介绍了每一步的操作流程,帮助读者快速入门PHP与MySQL的交互。
32 1
|
20天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go语言数据库中mysql驱动安装
【11月更文挑战第2天】
35 4
|
2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4)—数据库索引
数据库索引是用于提高数据检索效率的数据结构,类似于书籍中的索引。它允许用户快速找到数据,而无需扫描整个表。MySQL中的索引可以显著提升查询速度,使数据库操作更加高效。索引的发展经历了从无索引、简单索引到B-树、哈希索引、位图索引、全文索引等多个阶段。
64 3
Mysql(4)—数据库索引
|
27天前
|
监控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优化:MySQL索引策略与查询性能调优实战
【10月更文挑战第27天】本文深入探讨了MySQL的索引策略和查询性能调优技巧。通过介绍B-Tree索引、哈希索引和全文索引等不同类型,以及如何创建和维护索引,结合实战案例分析查询执行计划,帮助读者掌握提升查询性能的方法。定期优化索引和调整查询语句是提高数据库性能的关键。
15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