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试题:什么是观察者模式以及如何在Java中实现?

简介: Java面试题:什么是观察者模式以及如何在Java中实现?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主题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所有依赖者(观察者)都会自动收到通知并更新。

观察者模式主要由以下四个角色组成:

  1. Subject(主题):定义了被观察的对象,它把所有对观察者对象的引用保存在一个集合中,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意数量的观察者。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对象,主题在状态改变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
  2. Observer(观察者):为那些在主题发生改变时需要获得通知的对象定义一个接口。
  3. ConcreteSubject(具体主题):将观察者保存在一个集合中,并在状态发生改变时通知他们。
  4. ConcreteObserver(具体观察者):实现观察者接口,以便在主题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更新自身状态。

在Java中实现观察者模式,我们可以使用Java内置的java.util.Observablejava.util.Observer接口。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import java.util.Observable;
import java.util.Observer;

// 具体观察者
class ConcreteObserver implements 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ConcreteObserv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 Object arg) {
        System.out.println(name + "收到通知:" + arg);
    }
}

// 具体主题
class ConcreteSubject extends Observable {
    private String state;

    public void setState(String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 当状态改变时,通知所有观察者
        setChanged();
        notifyObservers(state);
    }

    public String getState() {
        return state;
    }
}

public class Observer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creteSubject 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
        Observer observer1 = new ConcreteObserver("观察者1");
        Observer observer2 = new ConcreteObserver("观察者2");
        
        subject.addObserver(observer1);
        subject.addObserver(observer2);
        
        subject.setState("新状态");
    }
}

在这个例子中,当ConcreteSubject的状态改变时,它会通知所有注册的观察者。每个观察者都会收到通知并更新自身状态。

注意,虽然Java内置了观察者模式的接口,但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可能会选择自己实现这些接口,以便更灵活地控制主题和观察者的行为。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库和框架也提供了观察者模式的实现,如RxJava等。

相关文章
|
29天前
|
安全 架构师 Java
Java大厂面试高频:Collection 和 Collections 到底咋回答?
Java中的`Collection`和`Collections`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Collection`是集合框架的根接口,定义了集合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添加、删除等;而`Collections`是一个工具类,提供了操作集合的静态方法,如排序、查找、同步化等。简单来说,`Collection`关注数据结构,`Collections`则提供功能增强。通过小王的面试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掌握这个经典面试题。
37 4
|
17天前
|
Java 程序员
Java社招面试中的高频考点:Callable、Future与FutureTask详解
大家好,我是小米。本文主要讲解Java多线程编程中的三个重要概念:Callable、Future和FutureTask。它们在实际开发中帮助我们更灵活、高效地处理多线程任务,尤其适合社招面试场景。通过 Callable 可以定义有返回值且可能抛出异常的任务;Future 用于获取任务结果并提供取消和检查状态的功能;FutureTask 则结合了两者的优势,既可执行任务又可获取结果。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能提升你的编程能力,还能让你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文中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这三个概念的使用方法及其区别与联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34 60
|
16天前
|
算法 安全 Java
Java线程调度揭秘:从算法到策略,让你面试稳赢!
在社招面试中,关于线程调度和同步的相关问题常常让人感到棘手。今天,我们将深入解析Java中的线程调度算法、调度策略,探讨线程调度器、时间分片的工作原理,并带你了解常见的线程同步方法。让我们一起破解这些面试难题,提升你的Java并发编程技能!
55 16
|
13天前
|
Java 程序员 调度
Java 高级面试技巧:yield() 与 sleep() 方法的使用场景和区别
本文详细解析了 Java 中 `Thread` 类的 `yield()` 和 `sleep()` 方法,解释了它们的作用、区别及为什么是静态方法。`yield()` 让当前线程释放 CPU 时间片,给其他同等优先级线程运行机会,但不保证暂停;`sleep()` 则让线程进入休眠状态,指定时间后继续执行。两者都是静态方法,因为它们影响线程调度机制而非单一线程行为。这些知识点在面试中常被提及,掌握它们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多线程编程问题。
46 9
|
18天前
|
安全 Java 程序员
Java面试必问!run() 和 start() 方法到底有啥区别?
在多线程编程中,run和 start方法常常让开发者感到困惑。为什么调用 start 才能启动线程,而直接调用 run只是普通方法调用?这篇文章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详细解析这两者的区别,帮助你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理解多线程背后的机制和原理。
48 12
|
29天前
|
监控 Dubbo Java
Java Dubbo 面试题
Java Dubbo相关基础面试题
|
29天前
|
SQL Java 数据库连接
Java MyBatis 面试题
Java MyBatis相关基础面试题
|
29天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Java JVM 面试题
Java JVM(虚拟机)相关基础面试题
|
29天前
|
SQL 监控 druid
Java Druid 面试题
Java Druid 连接池相关基础面试题
|
29天前
|
缓存 安全 算法
Java 多线程 面试题
Java 多线程 相关基础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