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数据结构】自定义类型:结构体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简介: 这是一篇对结构体的详细介绍,这篇文章对结构体声明、结构体的自引用、结构体的初始化、结构体的内存分布和对齐规则、库函数offsetof、以及进行内存对齐的原因、如何修改默认对齐数、结构体传参进行介绍和说明。

结构体的声明

 

结构体的基础

结构是一些值的集合,这些值被称为成员变量。结构的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变量。

在一个变量中,要存放性别、年龄、成绩、地址多种类型的数据时,C语言允许用户自己建立由不同类型数据组成的组合型的数据结构,它称为结构体。

   

结构的声明

结构体是怎么声明的呢?

struct tag
{
    member_list;
}variable_list;  //分号不能丢
struct Student
{
  //学生的相关信息
  char name[20];
  int age;
}s1,s2;
  • tag,Student是结构体名
  • member_list是成员表列
  • struct是声明结构体类型是必须使用的关键字,不能省略
  • s1,s2变量就是学生变量。
  • { }后面要记得把“ ;”带上

struct tag就是一个结构体类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结构体类型,struct Teacher,struct Student等结构体类型,各自包含不同的成员。

如果将s1,s2放在main函数的外面,那么s1,s2就是全局变量。

struct Student
{
  //学生的相关信息
  char name[20];
  int age;
}s1,s2;
int main()
{
    return 0;
}

匿名结构体类型

结构体在声明的时候省略了结构体标签(tag),没有名字的结构体类型只能使用一次,被称为匿名结构体类型

由于没有名字,编译器会把下面的两个代码当成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型。

所以,p = &x.

会因为类型不同报错。

struct
{
  char name[20];
  int age;
}s1;
struct
{
  char name[20];
  int age;
}a[20],*p;

结构体的自引用

结构体的自引用用到数据结构中的链表。

数据结构中有顺序表、链表的概念,

顺序表

数据在内存中是顺序排放的,可以逐个根据地址找到下一个数据。

链表

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存放数据,会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叫数据域,存放有效数据,

另一个部分叫指针域,用来存放下一个数据的地址,可以通过地址直接找到下一个数据。

我们通过链表就可以实现结构体的自引用。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typedef作用于结构体的问题

下面在结构体自引用使用的改成中,夹杂了typedef对匿名结构体类型重命名,看看下面的代码,有没有问题?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Node;

答案是不行的,因为Node是对前面的匿名结构体类型的重命名产生的,但是在匿名结构体内部提前使用Node类型来创建成员变量,这是不行的。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struct Point是结构体类型,它相当于一个模型,是没有占据具体空间的,

当我们建立结构体变量p1,它相当于具体的房屋,在内存中储存数据。

struct Point
{
  int x;
  int y;
}p1 = { 2,3 };

多个元素的初始化要用大括号{ }

在结构体中,如果存在多个元素的变量,我们初始化时要使用大括号。

像数组一样,arr[] = { 0, 1, 2, 3, 4 };

  • 打印结构体,s1是struct Stu的变量,name是s1的成员变量,用s1.name表示s1结构体的name变量
  • s是struct Stu中的成员变量,用s1.s.n表示在结构体struct score的成员变量n。
struct score
{
  int n;
  char ch;
};
struct Stu
{
  char name[20];
  int age;
  struct score s;
};
int main()
{
  struct Stu s1 = { "zhangsan",20,{100,'q' } };
  printf("%s %d %d %c\n", s1.name, s1.age, s1.s.n, s1.s.ch);
  return 0;
}

结构体的内存对齐

如何计算结构体的大小?

结构体的内存分布是怎样的?

1.对齐规则

首先掌握结构体的对齐规则

1. 结构体的第⼀个成员对⻬到和结构体变量起始位置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

2. 其他成员变量要对⻬到某个数字(对⻬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对⻬数 = 编译器默认的⼀个对⻬数 与 该成员变量⼤⼩的较⼩值。

- VS 中默认的值为 8

- Linux中 gcc 没有默认对⻬数,对⻬数就是成员⾃⾝的⼤⼩

3. 结构体总⼤⼩最⼤对⻬数(结构体中每个成员变量都有⼀个对⻬数,所有对⻬数中最⼤的)的整数倍。

4. 如果嵌套了结构体的情况,嵌套的结构体成员对⻬到⾃⼰的成员中最⼤对⻬数的整数倍处,结构体的整体⼤⼩就是所有最⼤对⻬数(含嵌套结构体中成员的对⻬数)的整数倍。

只是文字的说明,免不了晦涩难懂,接下来用例子来给大家讲解

1.例子

#include <stdoi.h>
struct S1
{
  char c1;
  int i;
  char c2;
};
int main()
{
  printf("%d\n", sizeof(struct S1));
  return 0;
}

解析:

右边表示的是偏移量,

1.第一个成员char c1要对齐到和结构体变量起始位置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占一个字节

2.其他成员要对齐到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对⻬数 = 编译器默认的⼀个对⻬数 与 该成员变量⼤⼩的较⼩值。

VS中的默认对齐数是8.

 int i的大小是4个字节,对齐数就是4。int i 的地址要对齐到为偏移量整数倍的地址,也就是4的整数倍,偏移量为4的地址。int i 是4个字节,那占据的地址偏移量为4~7

char c2 的大小是1个字节,对齐数是1。1可以为任意偏移量的整数倍。所以char c2的地址的偏移量就是8.

3.结构体的大小为最大对齐数(结构体中每个成员变量都有一个对齐数,所有对齐数中最大的)的整数倍

成员变量有char c1,int i ,char c2。它们的对齐数分别是1,4,1。因此最大对齐数为4。

结构体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现在偏移量是0~8,一共是9个字节,要凑成4的整数倍,就是12个字节,在浪费3个字节就可以了,地址偏移量9~11一共是3个字节。

这个结构体的内存就储存在偏移量为0~11的空间。

2.例子

#include<stdio.h>
struct S2
{
  char c1;
  char c2;
  int i;
};
int main()
{
  printf("%d\n",sizeof(struct S2));
  return 0;
}

解析: 

右边表示的是偏移量,

1.第一个成员char c1要对齐到和结构体变量起始位置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占一个字节

2.其他成员要对齐到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对⻬数 = 编译器默认的⼀个对⻬数 与 该成员变量⼤⼩的较⼩值。

VS中的默认对齐数是8.

char c1  的大小是1个字节,对齐数就是1。char c1的地址要对齐到为偏移量整数倍的地址,也就是1的整数倍,偏移量为1的地址。

int i 的大小是4个字节,对齐数是4。int i 的地址就要移到偏移量为4的倍数的地址。所以int i 的地址的偏移量就是4.int i 是4个字节,那占据的地址偏移量为4~7

3.结构体的大小为最大对齐数(结构体中每个成员变量都有一个对齐数,所有对齐数中最大的)的整数倍

成员变量有char c1,int i ,char c2。它们的对齐数分别是1,4,1。因此最大对齐数为4。

结构体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现在偏移量是0~7,刚好是8个字节,是4的倍数。

这个结构体的内存就储存在偏移量为0~7的空间。


3.例子

#include<stdio.h>
struct S3
{
  double d;
  char c;
  int i;
};
int main()
{
  printf("%d\n",sizeof(struct S3));
  return 0;
}

解析: 

1.第一个成员要对齐到结构体变量起始位置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double d占8个字节,所以占据的内存空间是偏移量为0~7的地址

2.其他成员要对齐到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char c的大小是1个字节,任意偏移量都可以为1的整数倍,所以char c的地址是下一位,偏移量为8的地址。

int i 的大小是4个字节,要对齐到偏移量为4的倍数的地址,也就是偏移量为12,int i 占据的内存空间为偏移量为12~15的地址。

3.结构体的大小为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

最大对齐数是double的对齐数,也就是8。现在的结构体占16个字节(偏移量为0~15),刚好是8的倍数。


4.例子

这个例子包括了嵌套结构体的情况,嵌套的结构体成员对⻬到⾃⼰的成员中最⼤对⻬数的整数倍处,结构体的整体⼤⼩就是所有最⼤对⻬数(含嵌套结构体中成员的对⻬数)的整数倍。

#include<stdio.h>
struct S3
{
  double d;
  char c;
  int i;
};
struct S4
{
  char c1;
  struct S3 s3;
  double d;
};
int main()
{
  printf("%d\n",sizeof(struct S4));
  return 0;
}

解析:

1.第一个成员要对齐到结构体变量起始位置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char c1占1个字节,占据偏移量为0的空间。

2.嵌套的结构体成员对⻬到⾃⼰的成员中最⼤对⻬数的整数倍处,结构体的整体⼤⼩就是所有最⼤对⻬数(含嵌套结构体中成员的对⻬数)的整数倍。

接下来是struct s3,要对齐自己成员的最大对齐数,double d的对齐数为8个字节,对齐到偏移量为8的地址,

3.其他成员要对齐到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嵌套的结构体成员也是这样,double d占据8个字节,占据偏移量为8~15的地址。

char c对齐偏移量16,占据一个字节。

int i 的对齐数为4,对齐偏移量为20,占据4个字节,就是偏移量为20~23的空间。

struct S3整理完,继续到struct S4,轮到double d

double d的对齐数为8,对齐偏移量24,占据8个字节,占据空间偏移量为24~31。

4.结构体的大小为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

当前空间一共是32个字节(0~31),结构体struct S4,struct S3中的成员的最大对齐数是8。因此结构体的大小要是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32刚好是8的整数倍。

offsetof

返回成员的偏移量 ,头文件<stddef.h>

offsetof (type,member)

offsetof的使用

type是类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def.h>
struct S1
{
  char c1;
  int i;
  char c2;
};
int main()
{
  printf("%d\n", offsetof(struct S1, c1));
  printf("%d\n", offsetof(struct S1, i));
  printf("%d\n", offsetof(struct S1, c2));
  return 0;
}


为什么要存在内存对齐


1. 平台原因 (移植原因):

不是所有的硬件平台都能访问任意地址上的任意数据的;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处取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2. 性能原因:

数据结构(尤其是栈)应该尽可能地在⾃然边界上对⻬。原因在于,为了访问未对⻬的内存,处理器需要 作两次内存访问;⽽对⻬的内存访问仅需要⼀次访问。假设⼀个处理器总是从内存中取8个字节,则地址必须是8的倍数。如果我们能保证将所有的double类型的数据的地址都对⻬成8的倍数,那么就可以 ⽤⼀个内存操作来读或者写值了。否则,我们可能需要执⾏两次内存访问,因为对象可能被分放在两 个8字节内存块中。

总体来说:结构体的内存对⻬是拿空间来换取时间的做法。

以32为机器为例,32位机器一次可以访问32位比特位的数据,

如果没有对齐规则,就像左边,机器要访问两次才可以得到 int i 的值,

有对齐规则,就像右边,想要访问 i ,只需要访问一次就足够了。

对齐规则的思想:把数据放在机器可以一次访问得到数据的空间内,使访问更具效率。  


修改默认对齐数

当结构体的对齐方式不适合时,我们也可以修改默认对齐数。

  • 在括号填写数字,对默认对齐数进行修改。
  • 如果()内没有数字,则时将默认对齐数恢复到默认值。
#pragma pack()

下面的struct S原本是占据12个字节的空间,对默认对齐数进行修改后,只占据6个字节的空间。

#include <stdio.h>
#pragma pack(1)//设置默认对⻬数为1
struct S
{
  char c1;
  int i;
  char c2;
};
#pragma pack()//取消设置的对⻬数,还原为默认
int main()
{
  //输出的结果是什么?
  printf("%d\n", sizeof(struct S));
  return 0;
}


结构体传参

  • 传值调用,将数据通过参数传过去,然后函数print会创立独立的空间,对传过来的数据进行存储
  • 传址调用,将数据的地址传过去,函数通过指向数据的地址对数据进行使用,不需要再建立空间对数据进行存放
#include<stdio.h>
struct S
{
  int data[1000];
  int num;
};
void print1(struct S ss)
{
  int i = 0;
  for (i = 0; i < 3; i++)
  {
    printf("%d ", ss.data[i]);
  }
  printf("%d\n", ss.num);
}
void print2(struct S* ps)
{
  int i = 0;
  for (i = 0; i < 3; i++)
  {
    printf("%d ", ps->data[i]);
  }
  printf("%d\n", ps->num);
}
int main()
{
  struct S s = { {1,2,3},100 };
  print1(s);
  print2(&s);
  return 0;
}

上面的传值调用print1 和 传址调用print2 函数那哪个更好?


答案是:⾸选print2函数。

原因:

函数传参的时候,参数是需要压栈,会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开销。

如果传递⼀个结构体对象的时候,结构体过⼤,参数压栈的的系统开销⽐较⼤,所以会导致性能的下降。


目录
相关文章
|
27天前
|
C语言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c语言实现)(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栈和队列两种数据结构。栈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遵循“先进后出”原则;队列则在一端插入、另一端删除,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文章详细讲解了栈和队列的结构定义、方法声明及实现,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栈和队列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如二叉树的层序遍历和快速排序的非递归实现等。
123 9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C语言
通义灵码在考研C语言和数据结构中的应用实践 1-5
通义灵码在考研C语言和数据结构中的应用实践,体验通义灵码的强大思路。《趣学C语言和数据结构100例》精选了五个经典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包括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统计字符类型、求特殊数列和、计算阶乘和双阶乘、以及求斐波那契数列的前20项和。通过这些实例,帮助读者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算法,提升编程能力。
70 4
|
13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结构实验之C 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知识
本实验旨在复习C语言中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等核心概念,并通过具体编程任务加深理解。任务包括输出100以内所有素数、逆序排列一维数组、查找二维数组中的鞍点、利用指针输出二维数组元素,以及使用结构体和共用体处理教师与学生信息。每个任务不仅强化了基本语法的应用,还涉及到了算法逻辑的设计与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任务。
38 4
|
26天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算法
【数据结构】树型结构详解 + 堆的实现(c语言)(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及结构,重点讲解了堆这一重要的数据结构。堆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常用于实现优先队列和高效的排序算法(如堆排序)。文章详细描述了堆的性质、存储方式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插入、删除和取堆顶数据等操作的具体实现。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堆的原理和应用。
63 16
|
26天前
|
C语言
【数据结构】二叉树(c语言)(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链式结构实现二叉树的基本功能,包括前序、中序、后序和层序遍历,统计节点个数和树的高度,查找节点,判断是否为完全二叉树,以及销毁二叉树。通过手动创建一棵二叉树,详细讲解了每个功能的实现方法和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递归和数据结构的应用。
86 8
|
29天前
|
存储 C语言
【数据结构】手把手教你单链表(c语言)(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单链表的基本概念、结构定义及其实现方法。单链表是一种内存地址不连续但逻辑顺序连续的数据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文章详细讲解了单链表的常见操作,如头插、尾插、头删、尾删、查找、指定位置插入和删除等,并提供了完整的C语言代码示例。通过学习单链表,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结构的底层逻辑,提高编程能力。
55 4
|
2月前
|
存储 C语言
如何在 C 语言中实现结构体的深拷贝
在C语言中实现结构体的深拷贝,需要手动分配内存并逐个复制成员变量,确保新结构体与原结构体完全独立,避免浅拷贝导致的数据共享问题。具体方法包括使用 `malloc` 分配内存和 `memcpy` 或手动赋值。
45 10
|
1月前
|
存储 C语言
【数据结构】顺序表(c语言实现)(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线性表和顺序表的基本概念及其实现。线性表是一种有限序列,常见的线性表有顺序表、链表、栈、队列等。顺序表是一种基于连续内存地址存储数据的数据结构,其底层逻辑是数组。文章详细讲解了静态顺序表和动态顺序表的区别,并重点介绍了动态顺序表的实现,包括初始化、销毁、打印、增删查改等操作。最后,文章总结了顺序表的时间复杂度和局限性,并预告了后续关于链表的内容。
61 3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C语言
C语言数据结构(2)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
2月前
|
安全 编译器 Linux
【c语言】轻松拿捏自定义类型
本文介绍了C语言中的三种自定义类型:结构体、联合体和枚举类型。结构体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成员,支持自引用和内存对齐。联合体的所有成员共享同一块内存,适用于判断机器的大小端。枚举类型用于列举固定值,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安全性。文中详细讲解了每种类型的声明、特点和使用方法,并提供了示例代码。
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