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软件的重新定义
Gartner于2013年提出的“软件定义一切”仍余音绕梁,由硬盘、磁带以及云等存储介质组成的存储金字塔架构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存储架构进一步简化,实现了通过数据的使用而不是底层存储介质来定义数据。软件创新使等简化的存储架构可轻松用于更多的细分市场,例如媒体和娱乐、能源,甚至是中小企业市场。
新的简化模型使组织可以将大部分不活跃的数据从昂贵的存储主层(由闪存、NVMe和其他固态技术以及高性能磁盘组成)中移到更为经济的冷存储层,或者称之为永久层。用户也可以将数据的多个副本存储在对象存储、磁盘和磁带等在内的多种更为经济的存储介质上。永久层还可以用于第二存储、数据分发、备份、存档和灾难恢复等业务上。同时,也可以将永久层设置为根据客户工作流程的需求进行响应,从而使用户可以创建响应副本或在云、磁带上创建灾难恢复副本。这些功能,都有赖于软件对数据存储、访问方式的重新定义。
软件与硬件的发展往往是紧密结合的,在这个过程中,既离不开不同介质硬件的自我革新——比如SSD的普及、比如阿里云自研的神龙服务器;也离不开软件的不断创新——通过开放接口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存储系统效率,借助硬件和软件产品的集成,确保硬件可以在软件的支持下得到性能的优化。
存储系统架构经过不断演进,已经从硬件定义时期演变到软件定义时期——通过软件的能力在通用廉价硬件基础之上构建可靠数据存储系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SDS(软件定义存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它使存储软件与底层硬件分离,使企业可以更好的利用标准化硬件从而获得成本、效率等方面的回报。根据IDC数据,2019-2021三年来,传统存储硬件市场份额从65%下降至52%,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照此趋势,未来数年内SDS/HCI硬件市场份额有可能超过传统存储,成为企业存储主流解决方案。新的存储技术如持久内存(PM)、存储类内存(SCM)、NVMe oF等,将进一步推动SDS系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