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构建篇】MakeFile语法< 1 >

简介: 对于一个看不懂Makefile构建文件规则的人来说,这个Makefile语法和shell语法是真不一样,但是又引用了部分shell语法,可以说是shell语法的子类,Makefile语法继承了它。和shell语法不一样,这个更难一点,而且不太容易懂,所以后续还会持续更新这篇文章。

一、Make命令


Make是最常用的构建工具,诞生于1977年,主要用于C语言的项目。但是实际上 ,任何只要某个文件有变化,就要重新构建的项目,都可以用Make构建。

● 编译(compile):代码变成可执行文件

构建(build):先编译这个,还是先编译那个呢?(即编译的安排)

AS的Gradle就是一个代码构建工具。


819df02afff64363a055f6a6e886b4c9.png


比如,要做出文件a.txt,就可以执行下面的命令。


$ make a.txt


但是,如果你真的输入这条命令,它并不会起作用。因为Make命令本身并不知道,如何做出a.txt,需要有人告诉它,如何调用其他命令完成这个目标。


比如,假设文件 a.txt 依赖于 b.txt 和 c.txt ,是后面两个文件连接(cat命令)的产物。那么,make 需要知道下面的规则。


a.txt: b.txt c.txt
    cat b.txt c.txt > a.txt


也就是说,make a.txt 这条命令的背后,实际上分成两步:

1.第一步,确认 b.txt 和 c.txt 必须已经存在

2.第二步,使用 cat 命令 将这个两个文件合并,输出为新文件。

像这样的规则,都写在一个叫做Makefile的文件中,Make命令依赖这个文件进行构建。

Makefile文件也可以写为makefile, 或者用命令行参数指定为其他文件名。


1.1 -f选项

$ make -f rules.txt
# 或者
$ make --file=rules.txt


上面代码指定make命令依据rules.txt文件中的规则,进行构建。


1.2 -e选项


make -e(或–environments)选项用于启用环境变量替代Makefile中定义的同名变量。

即如果在Makefile中定义了一个变量VAR,并设置了一个与之同名的环境变量VAR,那么使用make -e运行时,VAR将会被替换为环境变量VAR的值。

这个功能对于需要从环境变量中获取参数或配置信息的构建工具非常有用,然而,因为外部环境变量可能覆盖Makefile中定义的变量,从而影响构建过程。


举个栗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Makefile定义一个变量CC来指定C编译器,如下所示:

CC=gcc


如果在命令行上使用make CC=clang来传递一个新的编译器,那么这个CC变量将会被覆盖为clang。

然而,如果使用make -e CC=clang来运行Makefile,则会启用环境变量替代功能,如果存在名为CC的环境变量,则这个环境变量中的值将会替换掉Makefile中定义的值,从而指定一个不同的编译器。例如,如果设置了环境变量CC=clang,那么使用make -e运行Makefile就会使用clang做为编译器,而不是默认的gcc。

加-e传参:当系统环境变量与Makefile中的自定义变量名相同时,make命令行定义的变量不会覆盖同名的环境变量,make将使用系统环境变量去覆盖Makefile中的这些同名变量的定义值,容易导致莫名问题

不加-e传参:无论是否存在系统环境变量与Makefile中的变量同名,make命令行定义的变量都将覆盖同名的环境变量,且被修改的环境变量只在make执行过程有效(推荐)

综上所述,make只是一个根据指定的Shell命令进行构建的工具。它的规则很简单,你规定要构建哪个文件、它依赖哪些源文件,当那些文件有变动时,如何重新构建它。


二、Makefile文件的格式


构建规则都写在Makefile文件里面,要学会如何Make命令,就必须学会如何编写Makefile文件。


2.1、概述


Makefile文件由一系列规则(rules)构成。每条规则的形式如下。

<target> : <prerequisites> 
[tab]  <commands>


上面第一行冒号前面的部分,叫做"目标"(target),冒号后面的部分叫做"前置条件"(prerequisites);第二行必须由一个tab键起首,后面跟着"命令"(commands)。

"目标"是必需的,不可省略;"前置条件"和"命令"都是可选的,但是两者之中必须至少存在一个

每条规则就明确两件事:

1.构建目标的前置条件是什么?

2.如何构建?


下面就详细讲解,每条规则的这三个组成部分。


2.2、目标(target)


一个目标(target)就构成一条规则。目标通常是文件名,指明Make命令所要构建的对象,比如上文的 a.txt 。目标可以是一个文件名,也可以是多个文件名,之间用空格分隔。


那如果我们敲了Make但是又不输入目标的话怎么办呢?


如果Make命令运行时没有指定目标,默认会执行Makefile文件的第一个目标。


$ make


上面代码执行Makefile文件的第一个目标。

除了文件名,目标还可以是某个操作的名字,这称为"伪目标"(phony target)。

clean:
      rm *.o

上面代码的目标是clean,它不是文件名,而是一个操作的名字,属于"伪目标 "。

这句代码作用是删除对象文件。

$ make  clean

但是,如果当前目录中,正好有一个文件叫做clean,那么这个命令不会执行。因为Make发现clean文件已经存在,就认为没有必要重新构建了,就不会执行指定的rm命令。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明确声明clean是"伪目标",写法如下。

.PHONY: clean
clean:
        rm *.o temp

声明clean是"伪目标"之后,make就不会去检查是否存在一个叫做clean的文件,而是每次运行都执行对应的命令。像.PHONY这样的内置目标名还有不少,可以查看手册。

既然我们讲到了特殊变量,那我们就在3.8来聊聊特殊变量有什么和应该怎么去用?



2.3、前置条件(prerequisites)


前置条件通常是一组文件名,之间用空格分隔。它指定了"目标"是否重新构建的判断标准:只要有一个前置文件不存在,或者有过更新(前置文件的last-modification时间戳比目标的时间戳新),"目标"就需要重新构建。


result.txt: source.txt
    cp source.txt result.txt


上面代码中,构建 result.txt 的前置条件是 source.txt 。如果当前目录中,source.txt 已经存在,那么make result.txt可以正常运行,否则必须再写一条规则,来生成 source.txt 。


source.txt:
    echo "this is the source" > source.txt


上面代码中,source.txt后面没有前置条件,就意味着它跟其他文件都无关,只要这个文件还不存在,每次调用make source.txt,它都会生成。


$ make result.txt
$ make result.txt


上面命令连续执行两次make result.txt。第一次执行会先新建 source.txt,然后再新建 result.txt。第二次执行,Make发现 source.txt 没有变动(时间戳晚于 result.txt),就不会执行任何操作,result.txt 也不会重新生成。


如果需要生成多个文件,往往采用下面的写法。


source: file1 file2 file3


上面代码中,source 是一个伪目标,只有三个前置文件,没有任何对应的命令。


$ make source


执行make source命令后,就会一次性生成 file1,file2,file3 三个文件。这比下面的写法要方便很多。


$ make file1
$ make file2
$ make file3


2.4、命令(commands)


命令(commands)表示如何更新目标文件,由一行或多行的Shell命令组成。它是构建"目标"的具体指令,它的运行结果通常就是生成目标文件。


2.4.1 命令前的制表键(tab)


每行命令之前必须有一个tab键。如果想用其他键,可以用内置变量.RECIPEPREFIX声明。


.RECIPEPREFIX = >
all:
> echo Hello, world


上面代码用.RECIPEPREFIX指定,大于号(>)替代tab键。所以,每一行命令的起首变成了大于号,而不是tab键,不然命令的每一行行首默认都要用tab键(制表键)


需要注意的是,每行命令在一个单独的shell中执行,也就是每条命令单独开一个线程。这些Shell之间没有继承关系。



2.4.2 命令中的连接

var-lost:
    export foo=bar
    echo "foo=[$$foo]"


上面代码执行后(make var-lost),取不到foo的值。因为两行命令在两个不同的进程执行。一个解决办法是将两行命令写在一行,中间用分号分隔。


var-kept:
    export foo=bar; echo "foo=[$$foo]"


另一个解决办法是在换行符前加反斜杠转义。


var-kept:
    export foo=bar; \
    echo "foo=[$$foo]"


最后一个方法是加上.ONESHELL:命令。


.ONESHELL:
var-kept:
    export foo=bar; 
    echo "foo=[$$foo]"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安全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Android vs. iOS:构建生态差异与技术较量的深度剖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Android与iOS两大移动操作系统在构建生态系统上的差异,揭示了它们各自的技术优势及面临的挑战。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开放性、用户体验、安全性及市场策略,本文旨在揭示这些差异如何塑造了当今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决策参考。 ###
|
1月前
|
Java Android开发 开发者
探索安卓开发:构建你的第一个“Hello World”应用
在安卓开发的浩瀚海洋中,每个新手都渴望扬帆起航。本文将作为你的指南针,引领你通过创建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应用,迈出安卓开发的第一步。我们将一起搭建开发环境、了解基本概念,并编写第一行代码。就像印度圣雄甘地所说:“你必须成为你希望在世界上看到的改变。”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旅程,成为我们想要见到的开发者吧!
45 0
|
3月前
|
Java API Android开发
安卓应用程序开发的新手指南:从零开始构建你的第一个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在这个数字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掌握移动应用开发技能无疑打开了一扇通往创新世界的大门。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并学习如何从无到有构建一个安卓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详尽的入门指南,帮助你理解安卓开发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际示例引导你完成第一个简单的应用项目。无论你是编程新手还是希望扩展你的技能集,这份指南都将是你宝贵的资源。
123 5
|
3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Android适合构建中大型项目的架构模式全面对比
Android适合构建中大型项目的架构模式全面对比
60 2
|
3月前
|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Android vs iOS:构建移动应用时的关键考量####
本文深入探讨了Android与iOS两大移动平台在开发环境、性能优化、用户体验设计及市场策略方面的差异性,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两个平台各自的优势与挑战,帮助开发者根据项目需求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
|
3月前
|
调度 Android开发 开发者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探究Kotlin多线程优化策略
【10月更文挑战第11天】本文探讨了如何在Kotlin中实现高效的多线程方案,特别是在Android应用开发中。通过介绍Kotlin协程的基础知识、异步数据加载的实际案例,以及合理使用不同调度器的方法,帮助开发者提升应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82 4
|
3月前
|
编解码 Android开发 UED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从内存优化到用户体验
【10月更文挑战第11天】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内存优化和用户体验改进来构建高效的Android应用。介绍了使用弱引用来减少内存占用、懒加载资源以降低启动时内存消耗、利用Kotlin协程进行异步处理以保持UI流畅,以及采用响应式设计适配不同屏幕尺寸等具体技术手段。
62 2
|
Android开发 C++ 编译器
|
3天前
|
Dart 前端开发 Android开发
【02】写一个注册页面以及配置打包选项打包安卓apk测试—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央千澈
【02】写一个注册页面以及配置打包选项打包安卓apk测试—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央千澈
【02】写一个注册页面以及配置打包选项打包安卓apk测试—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央千澈
|
1月前
|
搜索推荐 前端开发 API
探索安卓开发中的自定义视图:打造个性化用户界面
在安卓应用开发的广阔天地中,自定义视图是一块神奇的画布,让开发者能够突破标准控件的限制,绘制出独一无二的用户界面。本文将带你走进自定义视图的世界,从基础概念到实战技巧,逐步揭示如何在安卓平台上创建和运用自定义视图来提升用户体验。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打开新的视野,让你的应用在众多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
65 19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