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改善 Chrome 内存安全:通过 heap scanning 算法减少 C++ 代码库安全漏洞

简介: 谷歌改善 Chrome 内存安全:通过 heap scanning 算法减少 C++ 代码库安全漏洞

据外媒报道,谷歌 Chrome 团队正在研究通过 heap scanning 技术来提高 C++ 代码库内存安全。据悉,该技术会对内存造成消耗,除非使用较新的 Arm 硬件。

image.png

众所周知,谷歌、微软是快速编程语言 C++ 的主要用户和贡献者,C++ 主要被用于 Chromium、Windows 内核和 Android 等项目。但由于其内存安全保证问题,人们开始对使用 Rust 语言越来越感兴趣。

尽管存在安全漏洞隐患,但谷歌不能简单地用内存更安全的 Rust 来替换掉 Chromium 现有的 C++ 代码,起码在短期内,将 Chrome 中的 C++ 大规模转换到 Rust 是不可能的。

好在,谷歌正在研究通过 heap scanning 算法来提高 C++ 的内存安全性。当然,这种方式也有个问题,由于这种技术非常消耗内存,因此目前只是实验性的。

image.png

谷歌 Chrome 安全团队的 Anton Bikineev、Michael Lippautz 和 Hannes Payer 表示,尽管大家认为 C++ 之外的其他语言或有着更强的内存安全保证,但在可预见的未来,Chrome 等大型代码库将依旧会使用 C++。

考虑到这种情况,Chrome 工程师已经找到了让 C++ 更安全的方法,如缓冲区溢出和 use-after free(UAF),以减少与内存相关的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占所有软件安全漏洞的 70%)。

当然,C++ 不能保证总是使用其结构的最新信息访问内存,因此谷歌 Chrome 团队一直在探索使用“内存隔离”(memory quarantine)和 heap scanning 来阻止对仍可访问内存的重复使用。

“内存隔离”(memory quarantine)和 heap scanning 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隔离和堆扫描确保内存时间安全,以证明不再有(悬空的)指针引用内存之前,避免重复使用内存。为了避免更改 C++ 用户代码或其语义,会截取提供 new 和 delete 的内存分配器。

谷歌表示,调用 delete 时,内存实际上处于隔离状态,无法被应用程序重新用于后续的新调用。在某个时候会触发堆扫描,它像垃圾收集器一样扫描整个堆,以查找对隔离内存块的引用。没有来自常规应用程序内存的传入引用的块会被传输回分配器,在那里它们可以重新用于后续的分配。

由于 UAF 构成了影响浏览器的大多数高严重性问题,近日 Chrome 102 就刚刚修复了一个关键的 UAF,在 8 个高危漏洞里面有 6 个是 UAF。

所谓 heap scanning 内存中的 UAF 访问,是由“悬空指针”(dangling pointers)引起的,即当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返回到底层系统,但指针指向过期对象时,就会发生悬空指针。通过悬空指针进行访问会导致 UAF,这在大型代码库中很难发现。

为了检测 UAF,Google 已经使用了如 MiraclePtr 这类 C++ “智能指针”,这也会对性能造成影响,还使用了编译器、C++ 清理器、代码模糊器及一款名为 Oilpan 的垃圾收集器的静态分析。

如果 heap scanning 突破实验阶段,谷歌后期可能会增加该算法项目投入,但能否采用将取决于使用最新 Arm 硬件的设备。

报道称,谷歌已经尝试通过 ARM v8.5A 中的相对内存标记扩展(MTE)进行硬件辅助内存标记,以减少性能消耗。通过用 MTE 基准测试的实验结果显示,内存消耗显著降低。尽管如此,接下来 MTE 会否被更广泛地采用,以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性能影响的方式进行堆扫描,这仍然是未来的事情。

Chrome 安全团队表示“C++ 允许编写高性能应用程序,但这需要付出安全性的代价。硬件内存标记可能会修复 C++ 的一些安全漏洞,同时仍然允许高性能。”“我们期待着看到硬件内存标签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采用,并建议在硬件内存标签上使用heap scanning(堆扫描)”。

参考链接:https://www.zdnet.com/article...'t%20just%20rip%20and%20replace%20Chromium's%20existing,expensive%20on%20memory%20and%20for%20now%20only%20experimental.

相关文章
|
26天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安全
探秘:基于 C++ 的局域网电脑控制软件自适应指令分发算法
在现代企业信息化架构中,局域网电脑控制软件如同“指挥官”,通过自适应指令分发算法动态调整指令发送节奏与数据量,确保不同性能的终端设备高效运行。基于C++语言,利用套接字实现稳定连接和线程同步管理,结合实时状态反馈,优化指令分发策略,提升整体管控效率,保障网络稳定,助力数字化办公。
50 19
|
30天前
|
存储 算法 测试技术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头歌教学实验平台习题) 【合集】
本任务旨在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先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首先介绍了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定义,并通过C++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定义二叉树节点及构建二叉树。接着详细讲解了四种遍历方法的递归实现逻辑,以及层次遍历中队列的应用。最后提供了测试用例和预期输出,确保代码正确性。通过这些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二叉树遍历的核心思想与实现技巧。
47 2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基于红黑树的局域网上网行为控制C++ 算法解析
在当今网络环境中,局域网上网行为控制对企业和学校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红黑树数据结构的高效算法,用于管理用户的上网行为,如IP地址、上网时长、访问网站类别和流量使用情况。通过红黑树的自平衡特性,确保了高效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文中提供了C++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该算法,并强调其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基于哈希表的文件共享平台 C++ 算法实现与分析
在数字化时代,文件共享平台不可或缺。本文探讨哈希表在文件共享中的应用,包括原理、优势及C++实现。哈希表通过键值对快速访问文件元数据(如文件名、大小、位置等),查找时间复杂度为O(1),显著提升查找速度和用户体验。代码示例展示了文件上传和搜索功能,实际应用中需解决哈希冲突、动态扩容和线程安全等问题,以优化性能。
|
2月前
|
算法 安全 C++
用 C++ 算法控制员工上网的软件,关键逻辑是啥?来深度解读下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控制员工上网的软件成为保障网络秩序与提升办公效率的关键工具。该软件基于C++语言,融合红黑树、令牌桶和滑动窗口等算法,实现网址精准过滤、流量均衡分配及异常连接监测。通过高效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确保企业网络资源优化配置与安全防护升级,同时尊重员工权益,助力企业数字化发展。
60 4
|
24天前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什么是内存泄漏?C++中如何检测和解决?
大家好,我是V哥。内存泄露是编程中的常见问题,可能导致程序崩溃。特别是在金三银四跳槽季,面试官常问此问题。本文将探讨内存泄露的定义、危害、检测方法及解决策略,帮助你掌握这一关键知识点。通过学习如何正确管理内存、使用智能指针和RAII原则,避免内存泄露,提升代码健壮性。同时,了解常见的内存泄露场景,如忘记释放内存、异常处理不当等,确保在面试中不被秒杀。最后,预祝大家新的一年工作顺利,涨薪多多!关注威哥爱编程,一起成为更好的程序员。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AI系统】内存分配算法
本文探讨了AI编译器前端优化中的内存分配问题,涵盖模型与硬件内存的发展、内存划分及其优化算法。文章首先分析了神经网络模型对NPU内存需求的增长趋势,随后详细介绍了静态与动态内存的概念及其实现方式,最后重点讨论了几种节省内存的算法,如空间换内存、计算换内存、模型压缩和内存复用等,旨在提高内存使用效率,减少碎片化,提升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性能。
94 1
|
3月前
|
并行计算 算法 测试技术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旨在通过综合策略提升程序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92 1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C语言
【c++】动态内存管理
本文介绍了C++中动态内存管理的新方式——`new`和`delete`操作符,详细探讨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及与C语言中`malloc`/`free`的区别。文章首先回顾了C语言中的动态内存管理,接着通过代码实例展示了`new`和`delete`的基本用法,包括对内置类型和自定义类型的动态内存分配与释放。此外,文章还深入解析了`operator new`和`operator delete`的底层实现,以及定位new表达式的应用,最后总结了`malloc`/`free`与`new`/`delete`的主要差异。
79 3
|
3月前
|
算法 测试技术 量子技术
时隔5年,谷歌再创量子霸权里程碑!RCS算法让电路体积增加一倍
谷歌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随机电路采样(RCS)算法,成功将量子电路体积翻倍,实现了量子霸权的里程碑。这一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展示了量子动力学与噪声交互作用下的相变现象,推动了量子计算在密码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尽管如此,量子计算仍面临错误率高、可扩展性差等挑战。
7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