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Activiti框架的事务和并发!流程引擎中异步和排他操作详细解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简介: 本篇文章介绍了在工作流的场景下项目中的事务操作和并发操作。主要内容包括异步操作和排他任务。通过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在工作流Activiti框架中处理事务操作的具体方式以及排他任务机制保证的在同一个流程实例中的Job不会并发执行。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基本上就能清楚地了解了工作流Activiti框架中的并发处理了。

事务和并发

异步操作

  • Activiti通过事务方式执行流程,可以根据需求定制
  • Activiti处理事务:

    • 如果触发了Activiti的操作(开始流程,完成任务,触发流程继续执行),activiti会推进流程,直到每个分支都进入等待状态
    • 抽象的说,会从流程图执行深度优先搜索,如果每个分支都遇到等待状态,就会返回
    • 等待状态是稍后需要执行任务,Activiti会把当前状态保存到数据库中,然后等待下一次触发
    • 触发可能来自外部,比如用户任务或接收到一个消息,也可能来自Activiti本身(定时器事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流程包含用户任务,服务任务和定时器事件
完成用户任务和校验地址是在同一个工作单元中,两者的成功和失败是原子性的.意味着如果服务任务抛出异常,要回滚当前事务,这样流程会退回到用户任务,用户任务就依然在数据库里
这就是activiti默认的行为.在(1)中应用或客户端线程完成任务.这会执行服务,流程推进,直到遇到一个等待状态,就是定时器(2),然后它会返回给调用者(3),并提交事务(如果事务是由Activiti开启的)

  • 有时需要自定义控制流程中事务的边界,把业务逻辑包裹在一起.这就需要使用异步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完成了用户任务,生成一个发票,把发票发送给客户
生成发票不在同一个工作单元内了.如果生成发票出错不需要对用户任务进行回滚
Activiti实现的是完成用户任务(1),提交事务,返回给调用者应用.然后在后台的线程中,异步执行生成发票.
后台线程就是Activiti的Job执行器(一个线程池)周期对数据库的Job进行扫描:当到达"generate invoice"任务,为Activiti创建一个稍后执行的Job"消息",并保存到数据库.Job会被Job执行器获取并执行.也会给本地Job执行器一个提醒,告诉有一个新Job,来增加性能

  • 要想使用这个特性,要使用activiti:async="true" 扩展
<serviceTask id="service1" name="Generate Invoice" activiti:class="my.custom.Delegate" activiti:async="true" />
  • activiti:async可以使用到以下BPMN任务类型中:

    • task
    • serviceTask,
    • scriptTask
    • businessRuleTask
    • sendTask
    • receiveTask
    • userTask
    • subProcess
    • callActivity
  • 对于userTask,receiveTask和其他等待状态,异步执行的作用是让开始流程监听器运行在一个单独的线程或者事务中

排他任务

  • 从Activiti 5.9开始 ,JobExecutor能保证同一个流程实例中的Job不会并发执行
排他任务的产生背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一个并行网关,后面有三个服务任务,都设置为异步执行:

    • 这样会添加三个job到数据库里.一旦job进入数据库,就可以被jobExecutor执行了.JobExecutor会获取job,代理到工作线程的线程池中,在那里真正执行job
    • 就是说,使用异步执行,可以把任务分配给这个线程池(在集群环境,可能会使用多个线程池)
    • 产生一致性问题:

      • 考虑一下服务任务后的汇聚:当服务任务完成后,到达并发汇聚节点,需要决定是等待其他分支,还是继续向下执行
      • 就是说,对每个到达并行汇聚的分支,都需要判断是继续还是等待其他分支的一个或多个分支
  •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 因为服务任务配置成使用异步执行,可能相关的job都在同一时间被获取,被JobExecutor分配给不同的工作线程执行
    • 结果是,三个单独的服务执行使用的事务在到达并发汇聚时可能重叠:

      • 如果出现了这个问题,这些事务是互相不可见的,其他事务同时到达了相同的并发汇聚,假设都在等待其他分支
      • 然而,每个事务都假设在等待其他分支,所以没有分支会越过并发汇聚继续执行,流程实例会一直在等待状态,无法继续执行
  • Activiti解决这个问题方式:

    • Activiti使用了乐观锁:

      • 当基于判断的数据看起来不是最新的时候 (因为其他事务可能在提交之前进行了修改,会在每个事务里增加数据库同一行的版本),这个时候,第一个提交的事务会成功,其他会因为乐观锁异常导致失败
      • 这就解决了上面流程的问题:

        • 如果多个分支同步到达并行汇聚,会假设都在登录,并增加父流程的版本号(流程实例)然后尝试提交
        • 第一个分支会成功提交,其他分支会因为乐观锁导致失败
        • 因为流程是被job触发的,Activiti会尝试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尝试执行同一个job,这段时间可以同步网关的状态
  • Activiti乐观锁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吗?

    • 乐观锁允许Activiti避免非一致性,确定流程不会"堵在汇聚网关": 或者所有分支都通过网关,或者数据库中的job正在尝试通过
    • 虽然这是一个对于持久性和一致性的完美解决方案,但对于上层来说不一定是期望的行为:

      • Activiti只会对同一个job重试估计次数(默认配置为3).之后,job还会在数据库里,但是不会再重试了.意味着这个操作必须手工执行job的触发
      • 如果job有非事务方面的效果,不会因为失败的事务回滚:如果“预定演唱会门票”服务没有与Activiti共享事务,重试job可能导致我们预定了过多门票
  • 针对这些问题,在Activiti中推出了新的概念:排他job
排他Job
  • 对于一个流程实例,排他任务不能同时执行两个
  • 考虑上面的流程:如果我们把服务任务申请为排他任务,JobExecutor会保证对应的job不会并发执行.
  • 会保证无论什么时候获取一个流程实例的排他任务,都会把同一个流程实例的其他任务都取出来,放在同一个工作线程中执行.保证job是顺序执行的
  • 从activiti 5.9开始,排他任务已经是默认配置.所以异步执行和定时器事件默认都是排他任务
  • 如果你想把job设置为非排他,可以使用activiti:exclusive="false" 进行配置:
<serviceTask id="service" activiti:expression="${myService.performBooking(hotel, dates)}" activiti:async="true" activiti:exclusive="false" />
  • 排他任务没有性能问题:

    • 在高负载的情况下性能是个问题,高负载意味着JobExecutor的所有工作线程都一直在忙碌着
    • 使用排他任务,Activiti可以简单的分布不同的负载.排他任务意味着同一个流程实例的异步执行会由相同的线程顺序执行
    • 但是要考虑:如果有多个流程实例时.所有其他流程实例的job也会分配给其他线程同步执行
    • 意味着虽然Activiti不会同时执行一个流程实例的排他job,但是还会同步执行多个流程实例的异步执行
    • 通过一个总体的预测,在大多数场景下,排他任务都会让单独的实例运行的更迅速.而且,对于同一流程实例中的job,需要用到的数据也会利用执行的集群节点的缓存.如果任务没有在同一个节点执行,数据就必须每次从数据库重新读取了

流程实例授权

  • 默认所有人在部署的流程定义上启动一个新流程实例,通过流程初始化授权功能定义的用户和组,web客户端可以限制哪些用户可以启动一个新流程实例
  • Activiti引擎不会校验授权定义: 这个功能只是为减轻web客户端开发者实现校验规则的难度
  • 设置方法与用户任务用户分配类似,用户或组可以使用activiti:potentialStarter标签分配为流程的默认启动者:
 <process id="potentialStarter">
     <extensionElements>
       <activiti:potentialStarter>
         <resourceAssignmentExpression>
           <formalExpression>group2, group(group3), user(user3)</formalExpression>
         </resourceAssignmentExpression>
       </activiti:potentialStarter>
     </extensionElements>
   <startEvent id="theStart"/>
   ...

user(user3)是直接引用了用户user3,group(group3)是引用了组group3.如果没显示设置,默为群组

  • 也可以使用process标签的属性activiti:candidateStarterUsersactiviti:candidateStarterGroups
 <process id="potentialStarter" activiti:candidateStarterUsers="user1, user2"
                                activiti:candidateStarterGroups="group1">
      ...
  

可以同时使用这两个属性

  • 定义流程初始化授权后,开发者可以使用如下方法获得授权定义.可以获得给定的用户能够启动哪些流程定义:
 processDefinitions = repositoryService.createProcessDefinitionQuery().startableByUser("userxxx").list();
  • 可以获得指定流程定义设置的潜在启动者对应的IdentityLink:
 identityLinks = repositoryService.getIdentityLinksForProcessDefinition("processDefinitionId"); 
  • 获得可以启动给定流程的用户列表的示例:
  List<User> authorizedUsers =  identityService().createUserQuery().potentialStarter("processDefinitionId").list(); 
  • 获得可以启动给定流程配置的群组的示例:
 List<Group> authorizedGroups =  identityService().createGroupQuery().potentialStarter("processDefinitionId").list();  

数据对象

  • BPMN提供了一种功能,可以在流程定义或子流程中定义数据对象
  • 根据BPMN规范,流程定义可以包含复杂XML结构,可以导入XSD定义
  • 对于Activiti来说 ,作为Activiti首次支持的数据对象, 可以支持如下的XSD类型
    <dataObject id="dObj1" name="StringTest" itemSubjectRef="xsd:string"/>
    <dataObject id="dObj2" name="BooleanTest" itemSubjectRef="xsd:boolean"/>
    <dataObject id="dObj3" name="DateTest" itemSubjectRef="xsd:datetime"/>
    <dataObject id="dObj4" name="DoubleTest" itemSubjectRef="xsd:double"/>
    <dataObject id="dObj5" name="IntegerTest" itemSubjectRef="xsd:int"/>
    <dataObject id="dObj6" name="LongTest" itemSubjectRef="xsd:long"/>
  • 数据对象定义会自动转换为流程变量,名称与name属性对应
  • 除了数据对象的定义之外,Activiti支持使用扩展元素来为这个变量赋予默认值:
<process id="dataObjectScope" name="Data Object Scope" isExecutable="true">
          <dataObject id="dObj123" name="StringTest123" itemSubjectRef="xsd:string">
            <extensionElements>
              <activiti:value>Testing123</activiti:value>
            </extensionElements>
          </dataObject>
相关文章
|
8天前
|
小程序 前端开发 关系型数据库
uniapp跨平台框架,陪玩系统并发性能测试,小程序源码搭建开发解析
多功能一体游戏陪练、语音陪玩系统的开发涉及前期准备、技术选型、系统设计与开发及测试优化。首先,通过目标用户分析和竞品分析明确功能需求,如注册登录、预约匹配、实时语音等。技术选型上,前端采用Uni-app支持多端开发,后端选用PHP框架确保稳定性能,数据库使用MySQL保证数据一致性。系统设计阶段注重UI/UX设计和前后端开发,集成WebSocket实现语音聊天。最后,通过功能、性能和用户体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满意度。
|
2月前
|
设计模式 XML Java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自定义Spring框架篇】Spring核心源码分析+自定义Spring的IOC功能,依赖注入功能
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框架的核心功能,并通过手写自定义Spring框架的方式,深入理解了Spring的IOC(控制反转)和DI(依赖注入)功能,并且学会实际运用设计模式到真实开发中。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自定义Spring框架篇】Spring核心源码分析+自定义Spring的IOC功能,依赖注入功能
|
3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Java多线程编程中的并发容器:深入解析与实战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Java多线程编程中的一个核心话题——并发容器。不同于传统单一线程环境下的数据结构,并发容器专为多线程场景设计,确保数据访问的线程安全性和高效性。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java.util.concurrent`包下的核心并发容器实现,如`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以及`BlockingQueue`等,通过实例代码演示其使用方法,并分析它们背后的设计原理与适用场景。无论你是Java并发编程的初学者还是希望深化理解的开发者,本文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与实践指导。 --- ####
|
3月前
|
开发框架 Dart Android开发
安卓与iOS的跨平台开发:Flutter框架深度解析
在移动应用开发的海洋中,Flutter作为一艘灵活的帆船,正引领着开发者们驶向跨平台开发的新纪元。本文将揭开Flutter神秘的面纱,从其架构到核心特性,再到实际应用案例,我们将一同探索这个由谷歌打造的开源UI工具包如何让安卓与iOS应用开发变得更加高效而统一。你将看到,借助Flutter,打造精美、高性能的应用不再是难题,而是变成了一场创造性的旅程。
|
3月前
|
存储 Java 开发者
Java中的集合框架深入解析
【10月更文挑战第32天】本文旨在为读者揭开Java集合框架的神秘面纱,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其内部结构与运作机制。我们将从集合框架的设计哲学出发,探讨其如何影响我们的编程实践,并配以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在真实场景中应用这些知识。无论你是Java新手还是资深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新的视角和实用技巧。
41 0
|
3月前
|
监控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高级java面试---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1月更文挑战第20天】Spring Boot是一个用于快速构建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通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和内嵌服务器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开发和部署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 Boot的背景历史、业务场景、功能点以及底层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手写模拟Spring Boot的启动过程,特别是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21 2
|
4月前
|
缓存 Java 程序员
Map - LinkedHashSet&Map源码解析
Map - LinkedHashSet&Map源码解析
97 1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创建型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用者不需要关注对象的创建细节。创建型模式分为5种: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算法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它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组织接口和类,后者釆用组合或聚合来组合对象。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结构型模式比类结构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型模式分为以下 7 种: • 代理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桥接模式 • 外观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