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帖子在互联网圈子火了起来,并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程序员 35 岁危机”这一话题再次频现热搜。
一位名叫 Mary 的网友给总理留言提到:
“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软件开发人员,今年 45 岁,精通 java 的各种技术体系,包括微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所在公司提升、改造所使用的技术框架,业余我还考取了 PMP 项目管理证书、系统架构师证书,成为所在公司的系统架构师、核心技术骨干。
我对计算机理论的理解也随着实践的增多越来越深刻,我感觉我的职业生涯进入一生中最好的时刻。在我儿子读初二上学期时,我辞职回家陪伴儿子。半年后,当我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更别提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了 。
现在国家鼓励延迟退休,我觉得,40岁以上的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此刻正是自身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找工作时不能被年龄限制了。”
图片源自:中国政府网
外界对于程序员群体也会调侃的赋予一个个标签:“高薪”、“格子衫”、“加班”、“技术宅”、“压力大”……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这一行业中,程序员的身影也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各个领域。
本文的主人公将从自己如何成为一名程序员出发,来讲述自己与这一行业的故事,一起来看下吧~
Richfiter 高级研发工程师 从业 10 年 坐标:成都
成为一名开发者可以说是小时候的梦想。
上小学的时候,还记得那时操作系统是 Windows 95,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微机课上就学习了 LOGO 语言,可以用一只小海龟,通过代码控制画出各式各样有趣的图形、动作等。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觉得能控制计算机实现我的想法,这真的太神奇了!
随着 Windows 98 的普及,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有趣的游戏,比如《风云之天下会》、《仙剑奇侠传》、《星际争霸》、《红色警戒》……相信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我们,都会背“show me the money”,都会用《金山游侠》,也都对精彩的电脑世界所着迷。
后来,在订阅书刊报纸的年代,《电脑爱好者》、《电脑报》之类的杂志里有大量电脑操作的技巧、黑客攻防战的文章以及各类软件的使用评测。每篇文章,都令我读的津津有味,那时的我就定下了一个目标:以后上学和工作,都要去做计算机方面的事情。
上大学后,我主修了计算机专业,随后顺利成为了一名开发者。
和大多数程序员一样,我心中也怀揣着“科技改变世界”这一美好的理想。现在写代码这件事已经融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会用代码去尝试解决工作以及生活上的问题。每次成功解决问题,都会让我感受到一次小小的荣耀感。
不过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各行各业,都有对应的职业病,干咱们这行的,要是没有个颈椎病、腰椎问题、脱发、内分泌失调和过劳肥的,都不正常。
工作前几年,每天都还能够按时上下班,每周平均写 40 个小时的代码。最近这几年,感觉大家都在拼加班、拼业务量、拼方案、拼各种 KPI......随后就演变成了部门制度、公司制度、面试潜规则……目前我每周平均要写 55-60 个小时的代码,说句心里话:“我好累啊,你们不累吗?”。
很多人眼里的程序员是没有“生活”的,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我仍然保留了自己小小的爱好:打乒乓球。小时候并没有系统训练过,不过通过看视频,还是学会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打法,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业球拍,上个照片吧:
关于最近很火的“程序员 35 岁危机”话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危险信号体现在几个方面:体力、精力、压力、以及工作机会......
机遇方面,我觉得就是如何转化从业经验和业务能力,可以做业务专家,也能做管理,甚至,自己当老板......目前,我就在积极主动地往业务专家和管理方向转型,期待我可以做的和编程一样长久。
我眼中的开发者:爱折腾,善留坑,很敬业,非常开心可以从事这一行业,和大家一起用代码改变世界!
最后以分享一件有趣的事情结束: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时光音乐会》满新颖的,不妨试试看?😊
更多技术干货请关注【尔达 Erda】公众号,与众多开源爱好者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