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出台全新的政策,发补贴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简言之,就是: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享受创业培训、创业房租(工位)补贴、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不久前,陕西省人社厅联合教育厅发布《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通知》,从2017年起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不仅大学生创业可以保留学籍,而且还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此外,来自四川、湖南、甘肃、西藏等等各个省市自治区的政策,都在大学生创业等方向倾斜,大学生创业也成为了热词。到了毕业季,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
毕业季鼓励大学生创业当然是好事一件。但是在双创的过程中,我们更不应该忽略的是,挖掘传统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潜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三次产业经营性总资产约为487.53万亿元(含个体工商户资产),其中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性资产规模是258.39万亿元,占53%。
相比之下,中国投资基金超过8000亿元,拉动投资规模虽然没有统计,但是即便全部投资出去,并且按照20倍拉动效果计算,也不过是16万亿元的整体规模。
因此,创头条撰稿人认为,我们要充分发挥初次创业者的鲶鱼效应,但我们更应该激活传统经济的活力,让双创政策进一步往深水区行进,才能更全面的释放出经济的活力。
双创已进入深水区,所谓静水深流,看似平静背后已经是暗潮涌动。那么该怎么样进一步激发双创活力、发挥双创的优势呢?创头条撰稿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激发“双创”活力。
1、双创政策应该向传统企业倾斜,将创新作为主旋律
在双创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政策都向初创企业倾斜,这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正确的选择。但是,随着创业热潮掀起以后,双创政策应该更注重创业生态的营造。否则只有创业的启动,而没有后续的生态环境跟进,创业后续发展必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要破解创业后续的困境,就要依靠整个商业生态的创新,这其中,无论是老大哥国有企业还是已经成熟的传统企业,都需要政策大力扶持他们进行创新。唯有他们拥有创新活力,才会促进创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会形成更加完善的“双创产业链”。
这样一来,创业者可以对接到成熟的大中小企业,促进传统企业转型,而创业企业自身也可以获得后续发展的动能和势能。在这方面,已经有海尔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据了解,海尔用“创客所有制”打破领导权威,让每位员工都成为创客,都是自己的“CEO”,从而使企业从过去仅靠一个企业家的智慧求发展,转变为依靠群体企业家的智慧谋壮大,更能激发群体智慧,培育了新锐力量。截至2016年年底,海尔平台已汇聚合作风险投资机构1333家,创投基金120亿元,与开放的创业服务组织合作共建孵化器空间108家。海尔平台上有200多个创业小微、3800多个节点小微和上百万微店正在努力实践着资本和人力的社会化,有超过100个小微店年营收过亿元,41个小微店引入风险投资,其中16个小微店估值过亿元。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例如,三钢集团积极探索如何打破制度桎梏,激发内生创新活力。他们创办了青年创客服务中心,将一些部门职能和人员划拨出去,成立独立公司,在青年创客服务中心大展拳脚,三钢集团为他们提供客户、法律、人力资源、审计等方面的协助。
实际上,双创不仅应该在政策上激励到传统企业的创新和再创业,也应该更深入的渗透到中国治理的各个方面。
上海大学教授陈宪教授认为,“双创”引发或倒逼的改革任务是全方位的,包括政府监管架构和内容的改革,如对国有企业(资本)的监管体系和内容,对金融业的监管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和金融监管架构的改革,有着为“双创”创造机会的重要作用;财税制度改革,它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行政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联系紧密;税制改革关系到微观经济和创业创新的活力动力,预算改革则事关政府的“钱袋子”,进而与政府职能转变息息相关;以自贸区建设为标志的开放倒逼改革,将通过进一步降低门槛,减少审批,优化监管,为“双创”创造更加宽松、便利的环境,并进一步有效提供各种与“双创”相关的公共服务。
2、借混合所有制改制,加大国企双创的力度
4月27日,李克强在北京航星科技园考察航天科工、中航工业、中国电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电子、招商局、中国普天等8家央企“双创”成效展。总理说,“双创”既是小企业兴业之策,也是大企业昌盛之道。央企“双创”精彩纷呈,前景无限。同时,李克强对于央企等大企业做双创给予了非常殷切的期望,李克强说,小团队是大企业的活力之源。央企要率先闯出大小企业融合发展新路。这 是管理和生产理念的革命性转变,将释放不可估量的乘数效应。
如前所述,中国经济中,国有企业仍是主体,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仍然是发挥了骨干的理论。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只靠鲶鱼,更重要的是鲶鱼激发的整体活力。光激励鲶鱼是不够的,必须要在鲶鱼来了以后,趁机搅动整个经济生态。
因此,随着双创的深入以及各方发展的需要,通过政策激励,让更多的国有企业 大中小型企业在二次创业和持续创新中得到激励,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当下的混合所有制又给公司内部的平台创业和公司内外的融合创业以全新的机会。现在对已有企业的再创业和创新激励,将会进一步催生出新的组织分配方式和资本结构模式,有助于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的内在活力。
考察央企“双创”成效展并召开座谈会时,李克强说,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模式会不断变化,财政怎么支持、金融怎么服务、税收怎么计算也会跟着变化,相应的监管、服务方式也都要跟上。要探索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助力新动能加速成长。
我认为,李克强总理的新旧动能转换,不仅包括新企业,更是寄托了对老企业“焕新”的期望。那么如何对这部分企业也给予更好的政策扶持呢?这应该是政策下一步重点要考虑的议题。
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所
除了双创政策需要“升级换代”之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制度手段进一步对双创“赋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管理处处长郭俊峰去年年底说,2016年科技成果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但是相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成果转化率仍有较大差距,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常出现不力、不顺、不畅的难题。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尚鹏博士此前坦言,由于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出了问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
近期,各地都在试水自己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例如,西南联交所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首次将其科技成果以十倍以上“溢价”形式进行了成功转化。中科院正加快制定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配套政策以及《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指导意见》……等等等等。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局限在小范围,局部的信息不对称领域里,各自的交流语言仍然是官方的学术语言,客观上导致和双创对接不通畅、不清晰、不明确。再加上利益机制欠缺,使得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定的阻碍。
对此,创头条撰稿人建议,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所。这个交易所应该把所有的科技成果纳入到统一的平台上,形成一个统一的交易市场。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经纪人等方式,把各项业务持续标准化,建立统一的计价体系和社会评价体系。
其次,在传统的科技成果转让基础上,也应该创新转让方式。例如,允许创业企业和中小企业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使用科技成果。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并按照公司股权计价。
最后,建立将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和双创更好融合的创新机制。多方协同,共同把创业项目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