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运用数组,看这篇就够了 | 带你学《Java面向对象编程》之十七

简介: 本节先通过几组案例与内存分析带读者了解数组在方法中传递时的内存变化,再通过求最值、均值的简单算法带读者熟悉数组的运用。

上一篇:以线及面--进入二维数组的世界 | 带你学《Java面向对象编程》之十六
【本节目标】
通过阅读本节,你将了解到数组在方法调用中的内存变化,初步了解到程序“设计”的含义,并掌握使用方法完成对数组的操作以满足某些需求的能力。

数组与方法

对于引用数据类型而言,主要的特点是可以与方法进行引用传递,而数组本身也属于引用数据类型,所以自然也可以通过方法实现引用传递操作。
范例:实现一个数组的引用传递

public class Array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int data [] = new int [] {1,2,3,4,5} ;
         printArray(data) ;     //传递数组
     }
//要求接收一个int型的数组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temp []) {
         for (int x = 0 ; x < temp.lenght ; x ++) {
            System.out.println(temp[x]) ;
         }
     }
}

image.png
图一 执行结果一

对于此时的引用传递具体的内存关系如下。

image.png
图二 内存分析结果一

既然可以通过方法来接收一个数组,那么也就可以通过方法返回一个数组对象,那么此时只需要在方法的返回值类型上进行控制即可。
范例:定义方法返回数组

public class Array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int data [] = initArray() ;    //通过方法可以获得数组内容
         printArray(data) ;     //传递数组
     }
     public static int [] initArray () {
     int arr [] = new int [] {1,2,3,4,5} ;
     return arr ;         //返回一个数组
     }
//要求接收一个int型的数组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temp []) {
         for (int x = 0 ; x < temp.lenght ; x ++) {
            System.out.println(temp[x]) ;
         }
     }
}

image.png
图三 执行结果二

接下来针对于此程序进行内存关系分析。

image.png
图四 内存分析结果二

范例:通过方法修改数组内容

public class Array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int data [] = new int [] {1,2,3,4,5} 
         changeArray(data) ;    //修改数组内容
         printArray(data) ;     //传递数组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Array(int arr[]) {
        for (int x = 0 ;x < arr.length ; x ++) {
            arr[x] *= 2 ;          //每个元素的内容乘2保存
        }
    }
//要求接收一个int型的数组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temp []) {
        for (int x = 0 ; x < temp.lenght ; x ++) {
            System.out.println(temp[x]) ;
        }
    }
}

image.png
图五 修改数组内容执行结果

本程序的内存关系如下:

image.png
图六 内存分析结果图三

案例

随意定义一个int数组,要求可以计算出这个数组元素的总和、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对于此程序最基本的实现如下:

public class Array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int data [] = new int [] {1,2,3,4,5} 
         int sum = 0 ;
         double avg = 0.0 ;
         int max = data[0] ;       //假设第一个是最大值
         int min = data[0] ;       //假设第一个是最小值
         for(int x = 0 ; x < data.length ; x ++){
            if(data[x] > max) {        //max地位改变
                max = data[x] ;
            }
            if(data[x] < min) {
                min = data[x] ;
            }
         sum += data[x] ;
         } 
         avg = sum / data.length ;
         System.out.println(“数组内容总和:” + sum) ;
         System.out.println(“数组内容平均值:” + avg) ;
         System.out.println(“数组内容最大值:” + max) ;
         System.out.println(“数组内容最小值:” + min) ;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temp []) {
         for (int x = 0 ; x < temp.lenght ; x ++) {
            System.out.println(temp[x]) ;
         }
     }
 }

image.png
图七 求值结果图

主方法所在的类往往被称为主类,那么既然是主类肯定不希望涉及到过于复杂的功能。在进行开发的过程当中,主方法本身就相当于是一个客户端,而对于客户端的代码应该尽量简单一些,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是将这一系列的计算过程交给单独的程序类去完成。
范例:改善操作设计

class ArrayUtil {          //是一个操作工具的类
   private int sum ;         //保存总和
   private double avg ;      //保存平均值
   private int max ;         //保存最大值
   private int min ;         //保存最小值
   public ArrayUtil(int data[]) {     //进行数组计算
        this.max = data[0] ;       //假设第一个是最大值
        this.min = data[0] ;       //假设第一个是最小值
        for(int x = 0 ; x < data.length ; x ++){
            if(data[x] > max) {        //max地位改变
               this.max = data[x] ;
            }
            if(data[x] < min) {
               this.min = data[x] ;
            }
          this.sum += data[x] ;
        } 
        this.avg = this.sum / data.length ;
    }
    public int getSum() {
       return this.sum ;
    }
    public double getAvg() {
       return this.avg ;
    }
    public int getMax() {
       return this.max ;
    }
    public int getMin() {
       return this.min ;
    }
}
public class Array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int data [] = new int [] {1,2,3,4,5} 
         ArrayUtil util = new ArrayUtil(data) ;   //数据计算
         System.out.println(“数组内容总和:” + util.getSum()) ;
         System.out.println(“数组内容平均值:” + util.getAvg()) ;
         System.out.println(“数组内容最大值:” + util.getMax()) ;
         System.out.println(“数组内容最小值:” + util.getMin()) ;

     }
}

image.png
图八 求值结果图二

此时的主类就好比我们使用的电脑一样,只关心如何操作,而具体的操作过程被类进行包装了。
想学习更多的Java的课程吗?从小白到大神,从入门到精通,更多精彩不容错过!免费为您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本内容视频来源于阿里云大学

下一篇:数组排序-触摸算法的门槛 | 带你学《Java面向对象编程》之十八
更多Java面向对象编程文章查看此处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存储 Java 索引
Java快速入门之数组、方法
### Java快速入门之数组与方法简介 #### 一、数组 数组是一种容器,用于存储同种数据类型的多个值。定义数组时需指定数据类型,如`int[]`只能存储整数。数组的初始化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 **静态初始化**:直接指定元素,系统自动计算长度,如`int[] arr = {1, 2, 3};` - **动态初始化**:手动指定长度,系统给定默认值,如`int[] arr = new int[3];` 数组访问通过索引完成,索引从0开始,最大索引为`数组.length - 1`。遍历数组常用`for`循环。常见操作包括求和、找最值、统计特定条件元素等。
|
22天前
|
存储 Java 索引
Java基础(六):数组
Java基础(六):数组
Java基础(六):数组
|
20天前
|
Java
Java 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法宝:封装、继承与多态
本文介绍了Java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三大核心概念:封装、继承和多态。
79 15
|
20天前
|
存储 Java C++
Java数组:静态初始化与动态初始化详解
本文介绍了Java中数组的定义、特点及初始化方式。
51 12
|
20天前
|
Java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开发者
【潜意识Java】深入理解 Java 面向对象编程(OOP)
本文介绍了Java中的面向对象编程(OOP)核心概念,包括封装、继承、多态和抽象。封装通过访问控制保护数据,提高安全性;继承支持代码复用,减少冗余;多态实现灵活的行为调用;抽象则隐藏细节,简化接口设计。掌握这些概念有助于编写高效、灵活且易于维护的代码。文章通过实例详细讲解了每个概念在Java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它们的优势。
38 3
|
3月前
|
Java 开发者
Java 面向对象编程
总之,Java 的面向对象编程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编程范式,帮助他们构建出高质量、可维护的软件系统。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原则是成为优秀 Java 开发者的重要基础。
209 63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Java 数组
【10月更文挑战第19天】Java 数组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据结构,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存储和管理数据。通过合理地使用数组,我们能够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代码的可读性。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 Java 数组的特性和应用,为我们的编程之旅增添更多的精彩。
47 4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提高 Java 数组性能的方法
【10月更文挑战第19天】深入探讨了提高 Java 数组性能的多种方法。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策略,我们可以在处理数组时获得更好的性能表现,提升程序的运行效率。
59 2
|
4月前
|
存储 Java
Java“(array) <X> Not Initialized” (数组未初始化)错误解决
在Java中,遇到“(array) &lt;X&gt; Not Initialized”(数组未初始化)错误时,表示数组变量已被声明但尚未初始化。解决方法是在使用数组之前,通过指定数组的大小和类型来初始化数组,例如:`int[] arr = new int[5];` 或 `String[] strArr = new String[10];`。
120 2
|
4月前
|
存储 Java
什么是带有示例的 Java 中的交错数组?
什么是带有示例的 Java 中的交错数组?
6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