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九):广度优先与深度优先

简介: 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和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是两种探索图/树中顶点的思路。

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和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是两种探索图/树中顶点的思路。这两种搜索方式可以用来查找图中某个指定的顶点,也可以用来对图中顶点进行遍历。

广度优先方式

广度优先遍历图的方式为,一次性访问当前顶点的所有未访问状态相邻顶点,并依次对每个相邻顶点执行同样处理。因为要依次对每个相邻顶点执行同样的广度优先访问操作,所以需要借助队列结构来存储当前顶点的相邻顶点。

广度优先遍历图的方式,是以一种类似波纹扩散的方式进行的,不断放大辐射半径,进而覆盖整张图。

实现方式
  1. 选择起始顶点放入队列,并标记为已访问;
  2. 当队列不为空时,从队列中取出顶点作为目标顶点,将目标顶点的所有相邻且未被访问过的顶点放入队列,并标记为已访问;
  3. 重复执行步骤 2。

根据实现方式可知,广度优先遍历的形式为,选择目标顶点后,依次访问目标顶点的所有相邻顶点,再依次对每个相邻顶点,依次访问其相邻顶点,如此重复对顶点执行向外扩散的访问操作,直至图中所有顶点皆被访问,即存储顶点的队列为空,表示已经没有未被访问的顶点加入队列。

示例演示

对于有向图 digraph,图的顶点集合和边集合如下:

V = \{1,2,3,4,5\}
E =\{<1,2>,<1,3>,<1,4>,<2,3>,<3,1>,<3,5>,<4,3>\}

digraph

step 1:

选择 3 作为起始顶点,此时:
队列元素:3
已访问元素:3

step 2:

顶点 3 出队,将顶点 3 周围未被访问的顶点入队:
队列元素:1,5
已访问元素:3,1,5

cycle 1:

顶点 5 出队,将顶点 5 周围未被访问的顶点入队:
队列元素:1
已访问元素:3,1,5

cycle 2:

顶点 1 出队,将顶点 1 周围未被访问的顶点入队:
队列元素:2,4
已访问元素:3,1,5,2,4

cycle 3:

顶点 4 出队,将顶点 4 周围未被访问的顶点入队:
队列元素:2
已访问元素:3,1,5,2,4

cycle 4:

顶点 2 出队,将顶点 2 周围未被访问的顶点入队:
队列元素:
已访问元素:3,1,5,2,4

参考代码
def bfs(index, graph):
    queue, flag = Queue(), [False] * graph.number
    queue.put(index)  # save the node index
    flag[index - 1] = True  # indicates whether the node has been visited
    while not queue.empty():
        node = graph.list[queue.get() - 1]
        while node:
            if not flag[node.index - 1]:
                queue.put(node.index)
                flag[node.index - 1] = True
            node = node.next

程序中存在两层循环,第一层循环为判断存储顶点的队列是否为空,因为要对队列中的每个顶点执行访问其相邻顶点操作,所以若队列不为空,则表示还有顶点的相邻顶点未进行访问。第二层循环为判断相邻顶点状态,并执行入队操作。

性能分析

根据参考代码和演示示例可知,对于图中每个顶点的操作类型有如下几种,入队、出队、设置已访问状态以及扫描顶点邻接表。因为对于每个顶点以上操作只发生一次,所以入队、出队和已访问状态设置,时间复杂度为 O(|V|),根据邻接表的介绍可知,|V| 个顶点的邻接表,存储的总顶点个数为 |E|2|E|,所以广度优先遍历的时间复杂度为 O(|V|+|E|)bfs 算法过程中,需要申请 O(|V|) 的数组记录顶点的访问状态,需要申请 O(|V|) 的队列空间存储顶点,且根据邻接表的内容可知,使用邻接表作为存储结构的空间复杂度为 O(|V|+|E|),所以广度优先遍历的空间复杂度为 O(|V|+|E|)

深度优先方式

深度优先遍历图的方式,同样会访问一个顶点的所有相邻顶点,不过深度优先的方式为,首先访问一个相邻顶点,并继续访问该相邻顶点的一个相邻顶点,重复执行直到当前正在被访问的顶点出度为零,或者不存在未访问状态的相邻顶点,则回退到上一个顶点继续按照该深度优先方式访问。因为存在回溯行为,所以需要借助栈结构保存顶点,或者直接利用递归调用产生的方法栈帧来完成回溯。

相对于广度优先访问,深度优先的方式更像是一条路走到黑,走不下去了再回到上个路口选择另外一条路。

实现方式
  1. 选择起始顶点入栈,并标记为已访问;
  2. 当栈不为空时,选择栈顶元素作为目标顶点,若目标顶点存在未访问状态的相邻顶点,则将该相邻顶点入栈,并标记为已访问;若不存在未访问状态的相邻顶点,则执行出栈操作;
  3. 重复执行步骤 2。
示例演示

对于有向图 digraph,图的顶点集合和边集合如下:

V = \{1,2,3,4,5\}
E =\{<1,2>,<1,3>,<1,4>,<2,3>,<3,1>,<3,5>,<4,3>\}

digraph

step 1:

选择 3 作为起始顶点,此时:
栈元素:3
已访问元素:3

step 2:

顶点 3 作为目标顶点,将顶点 3 相邻未访问状态的顶点入栈:
栈元素:3,5
已访问元素:3,5

cycle 1:

顶点 5 作为目标顶点,因为不存在相邻未访问状态的顶点,所以执行出栈操作:
栈元素:3
已访问元素:3,5

cycle 2:

顶点 3 作为目标顶点,将顶点 3 相邻未访问状态的顶点入栈:
栈元素:3,1
已访问元素:3,5,1

cycle 3:

顶点 1 作为目标顶点,将顶点 1 相邻未访问状态的顶点入栈:
栈元素:3,1,4
已访问元素:3,5,1,4

cycle 4:

顶点 4 作为目标顶点,因为不存在相邻未访问状态的顶点,所以执行出栈操作:
栈元素:3,1
已访问元素:3,5,1,4

cycle 5:

顶点 1 作为目标顶点,将顶点 1 相邻未访问状态的顶点入栈:
栈元素:3,1,2
已访问元素:3,5,1,4,2

cycle 6:

顶点 2 作为目标顶点,因为不存在相邻未访问状态的顶点,所以执行出栈操作:
栈元素:3,1
已访问元素:3,5,1,4,2

cycle 7:

顶点 1 作为目标顶点,因为不存在相邻未访问状态的顶点,所以执行出栈操作:
栈元素:3
已访问元素:3,5,1,4,2

cycle 8:

顶点 3 作为目标顶点,因为不存在相邻未访问状态的顶点,所以执行出栈操作:
栈元素:
已访问元素:3,5,1,4,2

参考代码
def dfs(index, graph):
    stack, flag = [], [False] * graph.number
    stack.append(index)  # save the node index
    flag[index - 1] = True  # indicates whether the node has been visited
    while len(stack) > 0:
        node, size = graph.list[stack[-1] - 1], len(stack)
        while node:
            if not flag[node.index - 1]:
                stack.append(node.index)
                flag[node.index - 1] = True
                break
            node = node.next
        if size == len(stack):  # means no node append
            stack.pop()

程序中存在两层循环,第一层循环为判断栈是否为空,因为深度优先的遍历方式存在回溯的行为,所以借助栈结构来完成回溯操作。当栈为空时,表示已经回溯到起始顶点,且没有未访问状态的相邻顶点入栈,即图中所有顶点皆被访问过。第二层循环为对目标顶点的相邻顶点进行扫描,若存在未访问的相邻顶点,则将该相邻顶点入栈,并标记为已访问;若不存在,则执行出栈操作。

这里提供另外一种实现方式,通过函数递归调用形成的方法栈帧完成回溯操作:

def dfs(index, graph, flag):
    node, flag[index - 1] = graph.list[index - 1], True
    while node:
        if not flag[node.index - 1]:
            dfs(node.index, graph, flag)
        node = node.next
性能分析

根据参考代码和演示示例可知,对于图中每个顶点的操作类型有如下几种,入栈、出栈、设置已访问状态以及扫描顶点邻接表。对于入栈、出栈以及设置访问状态操作,每个顶点只会执行一次。根据程序中第二层循环的实现可知,对每个顶点的相邻顶点扫描只会全扫描一次,扫描结束即发生回溯。所以深度优先遍历的时间复杂度为 O(|V|+|E|)dfs 算法过程中,需要申请 O(|V|) 的数组记录顶点的访问状态,需要申请 O(|V|) 的栈空间存储顶点,且根据邻接表的内容可知,使用邻接表作为存储结构的空间复杂度为 O(|V|+|E|),所以深度优先遍历的空间复杂度为 O(|V|+|E|)

github 链接:广度优先与深度优先

相关文章
|
算法 C语言
【数据结构】二叉树的·深度优先遍历(前中后序遍历)and·广度优先(层序遍历)
文章目录 一、二叉树的深度优先遍历 🌺1.前序遍历 (1)`先序遍历`的过程: (2)流程图: (3)代码: (4)测试结果: 🌼2.中序遍历 (1)`中序遍历`的过程: (2)代码: (3)测试结果: 🌻3.后序遍历
|
Java
Java数据结构54:图的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给出一个无向图顶点和边的信息,输出这个无向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序列和广度优先遍历序列。从一个顶点出发如果有2个以上的顶点可以访问时,我们约定先访问编号大的那个顶点。示例输入对应的图如下图所示:
76 0
数据结构199-图论-深度优先遍历实现
数据结构199-图论-深度优先遍历实现
72 0
数据结构199-图论-深度优先遍历实现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图的基本概念 | 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 广度优先遍历和深度优先遍历
【数据结构与算法】图的基本概念 | 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 广度优先遍历和深度优先遍历
【数据结构与算法】图的基本概念 | 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 广度优先遍历和深度优先遍历
数据结构200-图论-深度优先遍历实现代码 原创
数据结构200-图论-深度优先遍历实现代码 原创
82 0
|
存储 算法
【数据结构和算法】图的遍历(深度优先遍历DFS与广度优先遍历BFS)
【数据结构和算法】图的遍历(深度优先遍历DFS与广度优先遍历BFS)
254 0
【数据结构和算法】图的遍历(深度优先遍历DFS与广度优先遍历BFS)
|
算法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结构实践——迷宫问题之图深度优先遍历解法
本文是针对[数据结构基础系列(7):图]的实践项目。 【项目 - 迷宫问题之图深度优先遍历解法】   设计一个程序,采用深度优先遍历算法的思路,解决迷宫问题。   (1)建立迷宫对应的图数据结构,并建立其邻接表表示。   (2)采用深度优先遍历的思路设计算法,输出从入口(1,1)点到出口(M,N)的所有迷宫路径。 [模型建立]   将迷宫中的每一格作为一个
1785 0
|
存储 算法 5G
数据结构例程——应用图的深度优先遍历思路求解问题
本文是[数据结构基础系列(7):图]中第8课时[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及算法]的例程。 (程序中graph.h是图存储结构的“算法库”中的头文件,详情请单击链接…) 1、是否有简单路径? 问题:假设图G采用邻接表存储,设计一个算法,判断顶点u到v是否有简单路径。 #include &lt;stdio.h&gt; #include &lt;malloc.h&gt; #i
1386 0
|
2月前
|
C语言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c语言实现)(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栈和队列两种数据结构。栈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遵循“先进后出”原则;队列则在一端插入、另一端删除,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文章详细讲解了栈和队列的结构定义、方法声明及实现,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栈和队列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如二叉树的层序遍历和快速排序的非递归实现等。
283 9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非递归实现后序遍历时,如何避免栈溢出?
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需求、二叉树的特点以及性能和空间的限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44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