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央视财经评论联合数字100就“您是否了解比特币吗”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61%的人表示一般了解,14.7%的人表示非常了解,只有24%的人表示不知道。(我想问,还有0.3%被财经小编吃了吗?) 对于比特币,了解的人尚且不多,更别提比特币背后最重要的功臣-区块链。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所有参与其中的节点,都可以获取账本的所有内容,并有机会参与到账本的编写当中。所有需要记录的数据,都被整合成一个区块block内,然后联接成链。每一个被写入链的区块,都必须得到网络内过半节点的认可。而一旦被过半节点认可之后,想要再修改该节点数据的难度极大,可以认为是不可能事件。
区块链的优点有很多,那么传统企业如何上链?
首先,区块链本身,只能确保已经上链的数据的可靠性和效率问题;对于没有上链的物品或信息,是无能为力的;或者更广义地说,对于无法提供唯一数字身份的东西,区块链是无能为力的(云计算或大数据也是无能为力的)。
在解决了唯一数字身份后,就可以将该“物品”写入一个区块,并提交给区块链;之后,就是运用区块链环环相扣的特点,从一个点一步步往上追溯,直至找到所有普经“经手”过某“物品”的人或机构。所有已上链的区块,都可以公开地提供给所有个人或机构访问,也可通过授权的方式(即私链)访问,从而达到信息既“开放”验证,又“私密授权”访问。
区块链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并没有唯一的答案。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前区块链网络主要是由一个个算力节点(俗称矿机)连接而成,其他人只是在这个网络内提交一笔笔交易。当前的算力节点,即承担计算的任务,也承担保存账本的任务。可以想像当大量的数据涌入区块链,账本将越来越长,占用越来越大的空间,检索和同步账本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特别是物联网和金融行业,数据量巨大,不是三五台机器能够容纳的;这样就导致原先的算力节点将无法独立完成原先的功能。
因此,计算能力与数据存储分离,是必然趋势。数据存储的节点,只负责数据存储;区块计算的节点,只负责区块计算。可以预见,未来挖一个区块的奖励将分离为对“诚实的存储节点”的奖励和对“勤劳的计算节点”的奖励。(针对已存储数据的防伪、大容量、高速读写,有很多现成的方案)
当计算节点与数据存储节点在区块链中分离出来后,数据存储就像大脑的皮层,而计算节点就像一个个神经元。当这一个个神经元再根据各自实际的应用场景,演化出各自专有功能,就组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智慧网络。
此时,我们再站远一点去看这个区块链网络的时候,它已经有了它独立的生命和行为。而我们自己站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面前,就显得太过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