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三星/Intel/美光/东芝看2016年固态存储技术发展趋势

简介:

主控:更多的PCI-E和NVMe,想玩TLC先得有LDPC

接下来就是主控了,要把TLC闪存用得好是要求主控有一个比较好的纠错技术的,为了对应TLC闪存的到来,主控也开始加入了更高级的LDPC纠错技术,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对应即将到来的3D闪存,这一点群联PS3110-S10主控已经做到了,而慧荣的SM2256虽然没有LDPC,不过它有专利NANDXtend ECC纠错技术,据说可以把耐久度增加三倍。

展望2016年固态存储技术发展趋势

现在新主控的发展趋势就是使用PCI-E通道和NVMe规范的开始增多,在SATA 6Gbps已经成为SSD发展最大瓶颈的现在,转系使用速度更快的PCI-E接口是一大趋势,去年的Intel 750是三星 950 PRO、SM951就是很好的代表,2016年,这些SSD会更多。

展望2016年固态存储技术发展趋势

Intel与三星的主控其他厂商基本别想拿来用了,但是台系厂商已经给出了支持PCI-E和NVMe解决方案,群联的PS5007-E7主控已经有不少厂家在用了,而JMicron的线路图上也有支持PCI-E的JMF815。

而老牌存储控制器厂商Marvell则早就有自己PCI-E SSD控制器,浦科特M6e、金士顿HyperX Predator就有使用,而速度更快支持PCI-E 3.0和NVMe的88SS1093其实早在CES 2015上就展示过样品,然而一直都没有产品用它。

展望2016年固态存储技术发展趋势

另外Marvell在今年CES 2016上还推出了88NV1140主控,它是首款支持NVMe 1.2规范HMB(Host Memory Buffer,主机内存缓冲器)技术的主控,可以让自身缓存较少或者无缓存的SSD可以借用主内存加速来提高性能,达到那些配备嵌入式DRAM缓存的SSD性能水平,同时更省成本,也能节能。

另外还有个SandForce,SF-2281是一款经典主控,从2012年到现在都有SSD在使用,经过多次卖身后本来在计划中的SF-3700系列主控已经渺无音讯了,不知道他今年能否复活。

接口:SATA仍是主流,M.2与U.2谁主沉浮

接口的话其实SATA 6Gbps依然会是主流,虽然它的规范已久落伍,但是使用这种接口的设备是最多的,而且SATA SSD的价格是最便宜的,性能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其实也够用,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依然会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展望2016年固态存储技术发展趋势

关于各种接口的介绍请看我们的超能课堂:M.2、U.2谁更好?主流硬盘接口都有哪些?

PCI-E SSD虽然要占据一个显卡插槽位,但它的优势非常明显,对主板没有特殊要求,在高端市场上依然会占有一席之地。

M.2接口与U.2接口则是各有优势,在速度和功能上两者其实没有啥区别,但是接口和SSD的规格上差别很大,M.2 SSD的体积上相当的有优势,而且厂商的支持力度更高,直接安装在主板上就能用,比U.2方便不少。但是由于体积限制所以M.2 SSD是无法安装散热片的,芯片的散热会比较成问题,我们之前测试的SM951就存在过热的问题,而U.2 SSD则是安装在硬盘位置上的,有金属外壳充当散热的作用,而且拥有更大的体积能够容纳更多的闪存,然而现在并不是有太多的主板原生支持U.2接口。

这两个接口谁会笑到最后现在还不知道,不过与M.2同时出现的SATA-E接口现在相当的尴尬,主板上倒是有很多SATA-E接口,然而从推出到现在都没有多少个能用的产品用SATA-E口,我们并不看好这个接口。

全文小结

今年随着台系主控厂商推出PCI-E解决方案和国内厂商进军PCI-E SSD市场,之前昂贵的价格,今年可能会有相对“便宜”的产品出现,各类型PCI-E SSD(包括M.2和U.2等)的数量会增多,SATA SSD的生存空间会进一步缩小,然而它依然是市场的统治者,就兼容性和价格这两点就可以让大量消费者选择它。

另外TLC闪存估计会大量充斥入门级市场,届时一人民币1GB估计不再是梦了,性能和耐久度更好的3D TLC SSD售价估计会比普通的TLC SSD贵一些,这个大家参考三星的850 EVO与750 EVO就好了,而耐久度与性能均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MLC SSD依然会是市场主流产品,3D闪存的大量出现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速度更快、价格更便宜、容量更大是存储市场每一年发展不变的法则,这套在HDD和SSD上都适用,未来的东西永远会比现在的更好,所以大家也别做太多无谓的等待,适当时候就剁手买个吧。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安全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Intel TME和MKTME技术解析
# 市场需求 人们对透明全内存加密这个功能的需求主要来自对机密和敏感数据的保护。普通RAM里面储存的数据,在掉电之后,一般都以为是彻底消失了。但其实在一些复杂的离线攻击下,这些数据仍然是能被恢复出来并导致泄密;而持久性存储器(即外存,包括磁盘、SSD、eMMC等)的数据更加容易泄露。这些设备可能有硬件锁机制的保护,但是用户其实希望的是更细粒度的保护,比如per进程/容器/VM级的。 Int
4999 0
Intel TME和MKTME技术解析
|
16天前
|
SQL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Intel技术专家:oneAPI 开放式加速计算|龙蜥大讲堂第114期
这次分享的主题是《oneAPI 开放式加速计算 龙蜥大讲堂第 114 期》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 发展背景 2. 什么是 oneAPI 3. 产品应用 4. 总结展望
|
17天前
|
监控 安全 数据中心
基于Intel RDT平台技术的系统资源隔离能力提升|龙蜥大讲堂103期
龙蜥大讲堂103期探讨了基于Intel RDT平台技术在Koordinator项目NRI模式中提升系统资源隔离能力。课程分为三部分:1) NRI与Koordinator,介绍NRI框架及其应用;2) RDT与Koordinator,讲解RDT技术如何优化资源分配,提高集群效率;3) RDT技术发展,展望未来RDT技术的演进方向及在Koordinator中的集成进展。
|
17天前
|
存储 算法 网络安全
Intel QAT 加速的数据压缩和 TLS 加解密技术 | 龙蜥大讲堂 102 期
Intel QAT(QuickAssist Technology)加速的数据压缩和TLS加解密技术,由Intel网络与边缘事业部唐志军分享。课程涵盖QAT简介、数据压缩、安全应用及价值主张,重点介绍QAT在CPU密集型任务中的加速作用,如对称/非对称加密、数据压缩等。通过QAT,可大幅提升性能,节省CPU资源,优化存储和网络传输效率,适用于网络安全、虚拟机迁移、大数据处理等场景。
|
9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Anolis
Intel 技术总监:同心共行,共建龙蜥 | 2023 龙蜥操作系统大会
Intel 发布新的至强芯片,都会第一时间支持龙蜥,甚至一些芯片特性的支持,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
存储 安全 物联网
Intel 的 SGX 技术小知识
Intel 的 SGX 技术小知识
1136 0
|
达摩院 安全 Cloud Native
不可错过!Arm 、Intel 及阿里云等资深技术专家现场解读系统安全
欢迎报名!15 位安全大咖齐聚的龙蜥系统安全 MeetUp 来了
不可错过!Arm 、Intel 及阿里云等资深技术专家现场解读系统安全
|
弹性计算 安全 Cloud Native
带你读《云原生机密计算最佳实践白皮书》——Intel TDX: Intel安全虚拟化技术
带你读《云原生机密计算最佳实践白皮书》——Intel TDX: Intel安全虚拟化技术
1876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Intel全新加速指令AMX技术介绍&eBPF在低版本内核如何跑起来?今天3点见 | 第45-46期
今天下午3点,一起来了解 AMX 的技术细节、内核及龙蜥社区的支持情况,以及如何利用 AMX 进行基于 CPU 的 AI 优化。
Intel全新加速指令AMX技术介绍&eBPF在低版本内核如何跑起来?今天3点见 | 第45-46期
|
Linux 数据中心 Anolis
周三,eBPF 技术探索和 Intel Arch 两大技术 SIG 继续开讲 | 第 57-58 期
本周三、周四,锁定龙蜥大讲堂,了解eBPF加速容器网络的基本原理和下一代数据中心互联协议CXL。
周三,eBPF 技术探索和 Intel Arch 两大技术 SIG 继续开讲 | 第 57-58 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