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 自定义排序详解:方法与示例

简介: Python的排序功能强大且灵活,主要通过`sorted()`函数和列表的`sort()`方法实现。两者均支持`key`参数自定义排序规则。本文详细介绍了基础排序、按字符串长度或元组元素排序、降序排序、多条件排序及使用`lambda`表达式和`functools.cmp_to_key`进行复杂排序。通过示例展示了如何对简单数据类型、字典、类对象及复杂数据结构(如列车信息)进行排序。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编程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在Python编程中,排序是一项常见的操作。Python提供了强大的排序功能,通过sorted()函数和列表的sort()方法,可以方便地对列表进行排序。这两个方法都支持key参数,允许开发者自定义排序规则。本文将通过详细的方法和示例,讲解如何在Python3中实现自定义排序。
站大爷代理IP工具的验证功能介绍 (31).png

一、基础排序
Python的sorted()函数返回一个新的列表,而列表的sort()方法则直接对原列表进行排序,不返回任何值(返回值为None)。

基础示例

numbers = [5, 2, 9, 1, 5, 6]
sorted_numbers = sorted(numbers)
print(sorted_numbers) # 输出: [1, 2, 5, 5, 6, 9]
使用sort()方法:

python
numbers = [5, 2, 9, 1, 5, 6]
numbers.sort()
print(numbers) # 输出: [1, 2, 5, 5, 6, 9]

二、自定义排序规则
通过key参数,可以自定义排序规则。key参数接收一个函数,该函数会接收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值作为该元素的排序优先级。

2.1 按字符串长度排序

words = ["apple", "banana", "cherry", "date"]
sorted_words = sorted(words, key=len)
print(sorted_words) # 输出: ['date', 'apple', 'banana', 'cherry']

2.2 按元组的第二个元素排序

pairs = [(1, 3), (4, 1), (2, 5), (3, 2)]
sorted_pairs = sorted(pairs, key=lambda x: x[1])
print(sorted_pairs) # 输出: [(4, 1), (3, 2), (1, 3), (2, 5)]

2.3 降序排序
通过reverse=True参数,可以实现降序排序。

numbers = [5, 2, 9, 1, 5, 6]
sorted_numbers_desc = sorted(numbers, reverse=True)
print(sorted_numbers_desc) # 输出: [9, 6, 5, 5, 2, 1]

使用sort()方法时也可以指定reverse=True:

numbers = [5, 2, 9, 1, 5, 6]
numbers.sort(reverse=True)
print(numbers) # 输出: [9, 6, 5, 5, 2, 1]

2.4 多条件排序
有时需要根据多个条件进行排序,例如先按一个字段排序,再按另一个字段排序。

people = [('Alice', 25), ('Bob', 30), ('Alice', 22)]
sorted_people = sorted(people, key=lambda x: (x[0], x[1]))
print(sorted_people) # 输出: [('Alice', 22), ('Alice', 25), ('Bob', 30)]

三、使用lambda表达式定义复杂排序规则
lambda表达式可以用于定义更复杂的排序规则。

3.1 按字典值排序

people = {"Alice": 30, "Bob": 25, "Charlie": 35}
sorted_people = sorted(people.items(), key=lambda x: x[1])
print(sorted_people) # 输出: [('Bob', 25), ('Alice', 30), ('Charlie', 35)]

3.2 对类对象排序

可以创建一个类,并根据类的属性对对象进行排序。

class Person:
def init(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f"Person{name=self.name, age=self.age}"

创建Person对象

people = [Person("Alice", 30), Person("Bob", 25), Person("Charlie", 35)]

按年龄排序

sorted_people = sorted(people, key=lambda person: person.age)
for person in sorted_people:
print(person)

输出: Person{name='Bob', age=25}, Person{name='Alice', age=30}, Person{name='Charlie', age=35}

四、使用functools.cmp_to_key进行传统比较
当需要使用传统的比较函数(cmp函数)时,可以使用functools.cmp_to_key进行转换。

from functools import cmp_to_key

自定义比较函数

def compare(a, b):
if a % 2 == b % 2:
return a - b # 相同类型(奇偶性)按大小排序
return -1 if a % 2 == 0 else 1 # 偶数优先

numbers = [1, 2, 3, 4, 5, 6, 7, 8]
sorted_numbers = sorted(numbers, key=cmp_to_key(compare))
print(sorted_numbers) # 输出: [2, 4, 6, 8, 1, 3, 5, 7]

五、复杂数据结构排序示例
假设有一个包含列车信息的列表,需要根据“二等座”是否有票以及“历时”进行排序。

tickets = [
{'车次': 'G1', '历时': "1:23", '二等座': "有"},
{'车次': 'G2', '历时': "1:00", '二等座': "有"},
{'车次': 'G3', '历时': "0:23", '二等座': "13"},
{'车次': 'G4', '历时': "1:55", '二等座': "44"},
{'车次': 'G5', '历时': "0:21", '二等座': "13"},
{'车次': 'G6', '历时': "1:55", '二等座': "44"}
]

定义比较函数

def cmp_seat(t1, t2):
if t1["二等座"] == "有":
if t2["二等座"] == "有":
return 0
else:
return -1
else:
if t2["二等座"] == "有":
return 1
else:
return int(t2["二等座"]) - int(t1["二等座"])

def cmp_time(t1, t2):
hs1 = t1["历时"].split(":")
hs2 = t2["历时"].split(":")
tm1 = int(hs1[0]) 60 + int(hs1[1])
tm2 = int(hs2[0])
60 + int(hs2[1])
return tm1 - tm2

def cmp(t1, t2):
if cmp_seat(t1, t2) != 0:
return cmp_seat(t1, t2)
else:
return cmp_time(t1, t2)

使用cmp_to_key进行排序

tickets.sort(key=cmp_to_key(cmp))
for ticket in tickets:
print(ticket)

在这个例子中,cmp_seat函数用于比较“二等座”是否有票,cmp_time函数用于比较“历时”,cmp函数则综合这两个条件进行比较。最终通过tickets.sort(key=cmp_to_key(cmp))实现排序。

六、总结
Python的自定义排序功能非常强大,通过key参数和functools.cmp_to_key,可以灵活地定义排序规则。无论是简单的数据类型(如整数和字符串),还是复杂的对象,都可以轻松实现自定义排序。掌握自定义排序,可以大大增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为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通过本文的示例,希望读者能够深刻理解Python自定义排序的用法,并在实际编程中灵活运用。自定义排序不仅限于上述示例,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更加复杂和高效的排序规则。

目录
相关文章
|
17天前
|
供应链 监控 安全
对话|企业如何构建更完善的容器供应链安全防护体系
阿里云与企业共筑容器供应链安全
171341 14
|
20天前
|
供应链 监控 安全
对话|企业如何构建更完善的容器供应链安全防护体系
随着云计算和DevOps的兴起,容器技术和自动化在软件开发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阿里云针对这些挑战,组织了一场关于云上安全的深度访谈,邀请了内部专家穆寰、匡大虎和黄竹刚,深入探讨了容器安全与软件供应链安全的关系,分析了当前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并介绍了阿里云提供的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容器镜像服务ACR、容器服务ACK、网格服务ASM等,旨在帮助企业构建涵盖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安全性、技术创新以及倡导协同安全理念,阿里云致力于与客户共同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软件供应链环境。
150297 32
|
28天前
|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安全
对话 | ECS如何构筑企业上云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随着中小企业加速上云,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威胁日益严重。阿里云推出深度访谈栏目,汇聚产品技术专家,探讨云上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首期节目聚焦ECS安全性,提出三道防线: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确保用户在云端的数据主权和业务稳定。此外,阿里云还推出了“ECS 99套餐”,以高性价比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帮助中小企业安全上云。
201972 15
对话 | ECS如何构筑企业上云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PyTorch
深入剖析Transformer架构中的多头注意力机制
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Attention)是Transformer模型中的核心组件,通过并行运行多个独立的注意力机制,捕捉输入序列中不同子空间的语义关联。每个“头”独立处理Query、Key和Value矩阵,经过缩放点积注意力运算后,所有头的输出被拼接并通过线性层融合,最终生成更全面的表示。多头注意力不仅增强了模型对复杂依赖关系的理解,还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机器翻译和阅读理解中表现出色。通过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模型在同一序列内部进行多角度的注意力计算,进一步提升了表达能力和泛化性能。
|
10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安全
对话|无影如何助力企业构建办公安全防护体系
阿里云无影助力企业构建办公安全防护体系
1256 11
|
1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自注意力机制全解析:从原理到计算细节,一文尽览!
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的神经网络研究,但直到2017年Google Brain团队提出Transformer架构后才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它通过计算序列内部元素间的相关性,捕捉复杂依赖关系,并支持并行化训练,显著提升了处理长文本和序列数据的能力。相比传统的RNN、LSTM和GRU,自注意力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及推荐系统等领域展现出卓越性能。其核心步骤包括生成查询(Q)、键(K)和值(V)向量,计算缩放点积注意力得分,应用Softmax归一化,以及加权求和生成输出。自注意力机制提高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带来了更精准的服务。
|
11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程序员
通义灵码2.0全新升级,AI程序员全面开放使用
通义灵码2.0来了,成为全球首个同时上线JetBrains和VSCode的AI 程序员产品!立即下载更新最新插件使用。
1414 25
|
10天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运维
1月更文特别场——寻找用云高手,分享云&AI实践
我们寻找你,用云高手,欢迎分享你的真知灼见!
811 38
1月更文特别场——寻找用云高手,分享云&AI实践
|
1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分布式计算
湖仓实时化升级 :Uniflow 构建流批一体实时湖仓
本文整理自阿里云产品经理李昊哲在Flink Forward Asia 2024流批一体专场的分享,涵盖实时湖仓发展趋势、基于Flink搭建流批一体实时湖仓及Materialized Table优化三方面。首先探讨了实时湖仓的发展趋势和背景,特别是阿里云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接着介绍了Uniflow解决方案,通过Flink CDC、Paimon存储等技术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流批一体处理。最后,重点讲解了Materialized Table如何简化用户操作,提升数据查询和补数体验,助力企业高效应对不同业务需求。
317 17
湖仓实时化升级 :Uniflow 构建流批一体实时湖仓
|
16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PI
阿里云百炼xWaytoAGI共学课DAY1 - 必须了解的企业级AI应用开发知识点
本课程旨在介绍阿里云百炼大模型平台的核心功能和应用场景,帮助开发者和技术小白快速上手,体验AI的强大能力,并探索企业级AI应用开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