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swith语句

简介: Java中swith语句

在Java编程语言中,switch语句是一种多分支选择结构,它允许程序根据一个表达式的值从多个代码块中选择一个来执行。与if-else if-else语句相比,switch语句在处理多个离散值的选择时通常更加简洁和易读。下面我们将对Java中的switch语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解析。


一、switch语句的基本语法

switch语句的基本语法如下:

 

switch (表达式) {

 

case 常量值1:

 

// 当表达式的值等于常量值1时执行的代码块

 

break;

 

case 常量值2:

 

// 当表达式的值等于常量值2时执行的代码块

 

break;

 

// 可以添加更多的case分支

 

default:

 

// 当表达式的值不匹配任何case标签时执行的代码块

 

}

表达式:switch语句后面跟着的是一个表达式,该表达式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整数类型(byte、short、int、char)、枚举类型(enum)或String类型(从Java 7开始支持)。

case:每个case后面跟着一个常量值,这些常量值用于与表达式的值进行比较。

break:每个case块通常以一个break语句结束,该语句用于跳出switch语句,防止发生“贯穿”(fall-through)现象,即程序继续执行下一个case块而不是退出switch语句。

default:default块是可选的,当表达式的值不匹配任何case标签时,程序将执行default块中的代码。


二、switch语句的执行流程

当switch语句被执行时,首先计算表达式的值,然后将其与每个case标签后的常量值进行比较。如果找到匹配的常量值,则执行相应的case块中的代码,直到遇到break语句或switch语句的末尾为止。如果表达式的值不匹配任何case标签,则执行default块中的代码(如果存在的话)。


三、switch语句的注意事项

贯穿现象:在switch语句中,如果没有在每个case块的末尾使用break语句,程序将继续执行下一个case块中的代码,直到遇到break语句或switch语句的末尾为止。这种现象被称为“贯穿”或“穿透”。为了避免意外的行为,通常建议在每个case块的末尾都使用break语句。

类型限制:在Java中,switch语句的表达式必须是整数类型(byte、short、int、char)、枚举类型(enum)或String类型。其他类型的值(如浮点数、布尔值等)不能用作switch语句的表达式。

代码简洁性:虽然switch语句在处理多个离散值的选择时通常比if-else if-else语句更简洁,但过多的case分支也可能导致代码变得难以阅读和维护。因此,在使用switch语句时,应注意保持代码的简洁性和可读性。

性能考虑:虽然在现代的Java实现中,switch语句的性能通常与if-else if-else语句相当或更优,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处理大量离散值时),使用其他数据结构(如哈希表或映射表)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性能。


四、switch语句的示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switch语句根据用户输入的数字打印出相应的文本: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witch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请输入一个数字(1-3):");

 

int number = scanner.nextInt();

 

 

 

switch (number) {

 

case 1:

 

System.out.println("你输入了1");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你输入了2");

 

break;

 

case 3:

 

System.out.println("你输入了3");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无效输入!");

 

}

 

 

 

scanner.close();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使用Scanner类从用户那里获取一个整数输入。然后,我们使用switch语句根据输入的数字打印出相应的文本。如果用户输入的数字不在1到3的范围内,则打印出“无效输入!”的消息。

 

相关文章
|
Oracle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Java程序逻辑控制:Swith开关语句| 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Java程序逻辑控制:Swith开关语句
212 0
|
Oracle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Java程序逻辑控制:Swith开关语句| 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Java程序逻辑控制:Swith开关语句
|
4天前
|
Java 程序员 开发者
Java社招面试题:一个线程运行时发生异常会怎样?
大家好,我是小米。今天分享一个经典的 Java 面试题:线程运行时发生异常,程序会怎样处理?此问题考察 Java 线程和异常处理机制的理解。线程发生异常,默认会导致线程终止,但可以通过 try-catch 捕获并处理,避免影响其他线程。未捕获的异常可通过 Thread.UncaughtExceptionHandler 处理。线程池中的异常会被自动处理,不影响任务执行。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深入理解 Java 线程异常处理机制,为面试做好准备。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49 14
|
7天前
|
安全 Java 程序员
Java 面试必问!线程构造方法和静态块的执行线程到底是谁?
大家好,我是小米。今天聊聊Java多线程面试题:线程类的构造方法和静态块是由哪个线程调用的?构造方法由创建线程实例的主线程调用,静态块在类加载时由主线程调用。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掌握Java多线程机制。下期再见! 简介: 本文通过一个常见的Java多线程面试题,详细讲解了线程类的构造方法和静态块是由哪个线程调用的。构造方法由创建线程实例的主线程调用,静态块在类加载时由主线程调用。理解这些细节对掌握Java多线程编程至关重要。
38 13
|
8天前
|
安全 Java 开发者
【JAVA】封装多线程原理
Java 中的多线程封装旨在简化使用、提高安全性和增强可维护性。通过抽象和隐藏底层细节,提供简洁接口。常见封装方式包括基于 Runnable 和 Callable 接口的任务封装,以及线程池的封装。Runnable 适用于无返回值任务,Callable 支持有返回值任务。线程池(如 ExecutorService)则用于管理和复用线程,减少性能开销。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些封装,使多线程编程更加高效和安全。
|
1月前
|
监控 Java
java异步判断线程池所有任务是否执行完
通过上述步骤,您可以在Java中实现异步判断线程池所有任务是否执行完毕。这种方法使用了 `CompletionService`来监控任务的完成情况,并通过一个独立线程异步检查所有任务的执行状态。这种设计不仅简洁高效,还能确保在大量任务处理时程序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开发工作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110 17
|
2月前
|
Java
Java—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
本文介绍了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模式的三个版本。Version1包含四个类:`Producer`(生产者)、`Consumer`(消费者)、`Resource`(公共资源)和`TestMain`(测试类)。通过`synchronized`和`wait/notify`机制控制线程同步,但存在多个生产者或消费者时可能出现多次生产和消费的问题。 Version2将`if`改为`while`,解决了多次生产和消费的问题,但仍可能因`notify()`随机唤醒线程而导致死锁。因此,引入了`notifyAll()`来唤醒所有等待线程,但这会带来性能问题。
Java—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
|
1月前
|
缓存 安全 算法
Java 多线程 面试题
Java 多线程 相关基础面试题
|
2月前
|
安全 Java Kotlin
Java多线程——synchronized、volatile 保障可见性
Java多线程中,`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关键字用于保障可见性。`synchronized` 保证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通过锁机制确保线程安全;`volatile` 仅保证可见性和有序性,不保证原子性。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解决主线程无法感知子线程修改共享变量的问题。总结:`volatile` 确保不同线程对共享变量操作的可见性,使一个线程修改后,其他线程能立即看到最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