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三面挂经:这种场景下你为什么不用装饰器模式?

简介: 腾讯三面挂经:这种场景下你为什么不用装饰器模式?

有一个群友分享了最近腾讯三面的挂经···

在一道开放题回答的时候,没有选择正确的设计模式,并且选择的设计模式无法说服面试官

于是就挂了····

面试官: 你好,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下装饰器模式。首先,你能告诉我什么是装饰器模式吗?

求职者: 当然可以。装饰器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通过将对象包装在装饰器类的对象中,来动态地向单个对象添加新的行为和职责,而不改变其结构。这种模式提供了比继承更有弹性的替代方案来扩展对象的功能。

面试官: 很好。那么,装饰器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工作的呢?

求职者: 在装饰器模式中,我们通常有一个抽象组件(Component)类,它定义了对象的接口;一个或多个具体组件(ConcreteComponent)类,它实现了抽象组件的接口;以及一个装饰抽象类(Decorator),它也是一个抽象组件,但它包含了一个组件的引用,并可以添加新的功能。

面试官: 好的,那你能用代码示例说明一下这个模式是怎样实现的吗?

求职者: 当然可以。以咖啡店的例子为例,我们首先定义一个咖啡的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Beverage {
    String description = "Unknown Beverage";

    public String getDescription() {
        return description;
    }

    public abstract double cost();
}

然后,我们定义一个具体的咖啡类,比如浓缩咖啡:

public class Espresso extends Beverage {
    public Espresso() {
        description = "Espresso";
    }

    public double cost() {
        return 1.99;
    }
}

接下来,我们定义一个装饰器的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ndimentDecorator extends Beverage {
    public abstract String getDescription();
}

最后,我们定义一个具体的装饰器,比如加牛奶:

public class Milk extends CondimentDecorator {
    Beverage beverage;

    public Milk(Beverage beverage) {
        this.beverage = beverage;
    }

    public String getDescription() {
        return beverage.getDescription() + ", Milk";
    }

    public double cost() {
        return .10 + beverage.cost();
    }
}

使用这些类,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加了牛奶的Espresso咖啡:

Beverage beverage = new Espresso();
beverage = new Milk(beverage);
System.out.println(beverage.getDescription() + " $" + beverage.cost());

这样,我们就成功地为Espresso咖啡添加了牛奶,而不需要修改Espresso类本身。


面试官: 很好,你的解释很清晰。那么,装饰器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呢?


求职者: 装饰器模式的优点是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扩展对象的功能,而不需要通过继承来实现。它支持开闭原则,因为我们可以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添加新功能。缺点是它可能会导致设计中出现很多小类,如果过度使用,可能会使代码变得复杂难以理解。


面试官: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的区别。你能描述一下这两种模式吗?


求职者: 当然。装饰器模式主要是用来动态地给对象添加额外的职责,而代理模式则是为另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或占位符,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面试官: 对。那么,你能详细解释一下它们的区别吗?


求职者: 当然可以。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看起来非常相似,因为它们都包装了一个类的实例。但是,它们的目的和设计意图是不同的。装饰器模式的目的是不改变对象的接口的情况下,增加对象的功能。它通常用于实现横切关注点,比如日志、权限控制等。而代理模式的目的是控制对对象的访问,它可以延迟对象的创建,或者在访问对象时添加某些操作,比如安全检查或者缓存。


面试官: 非常好。那么,在实际应用中,你会如何选择使用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呢?


求职者: 如果我们想要在不修改对象代码的情况下增加功能,或者我们想要动态地添加功能,那么我们应该使用装饰器模式。如果我们需要控制对对象的访问,或者我们需要在访问对象时进行一些额外的处理,那么我们应该使用代理模式。


面试官: 很好,你的解释非常清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谢谢你的参与。面试官: 好的,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装饰器模式的应用场景。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在哪些场景下会使用装饰器模式吗?


求职者: 当然可以。装饰器模式经常用在需要扩展一个类的功能但不想通过继承来做的情况。比如:


图形用户界面组件装饰: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我们可能需要给按钮、文本框等组件动态添加一些视觉效果,如边框、阴影等,这时可以使用装饰器模式。

数据流的增强:在处理数据流时,比如Java的InputStream,我们可能会用装饰器来添加功能,比如缓冲、解压缩、加密解密等。

权限控制:在需要对系统进行权限控制时,可以使用装饰器模式来根据不同的权限动态添加或修改对象的行为。

日志记录:在不改变原有类功能的情况下,为方法调用添加日志记录功能。

性能监控:通过装饰器模式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给对象添加性能监控的功能,而不影响原有的类实现。

面试官: 非常好,这些都是装饰器模式的经典应用场景。那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在这些场景中使用装饰器模式是合适的吗?


求职者: 在这些场景中使用装饰器模式是合适的,因为装饰器模式允许我们通过组合不同的装饰器来增加对象的功能,而不是通过继承。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保持类的职责单一,避免创建复杂的继承结构。同时,我们还可以灵活地添加或移除功能,因为装饰器是在运行时被添加的。


面试官: 行吧,就到这

相关文章
|
9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算法 NoSQL
二十不惑的年纪,我简直走了狗屎运(4面拿字节跳动offer)
二十岁的年纪,青春张扬,无拘无束,这种状态自然是好事,不过在某种意义上,也并不能太过乐观。实际上,许多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容易陷入误区,把无所事事当成自然状态,太过随意的生活容易让我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真实的人生理想,以至于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回家啃老,然后还要悻悻地安慰自己“谁的青春不迷茫”?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编译器
华为面试,说说“多态”
华为面试,说说“多态”
79 0
|
9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算法
腾讯面试与组合模式
腾讯面试与组合模式
56 0
太可惜了,四面字节跳动,我的offer竟被一道“算法题”给拦截了
算法,在行业里越来越重要,一线互联网公司也非常注重算法,所以在面试时基本上都有涉及到。字节跳动是出了名的爱问算法题,几乎每一面都要问到算法。实际上,现在很多公司都会问算法,尤其是对于应届生来说,要求更高,所以想要进大厂,搞定算法是很重要的。
|
9月前
|
算法 安全 Java
二面头条、三面拼多多、五面蚂蚁分享面经总结,助你拿大厂offer
蚂蚁金服、头条、拼多多的面试总结 文章有点长,请耐心看完,绝对有收获!不想听我BB直接进入面试分享: 准备过程 蚂蚁金服面试分享 拼多多面试分享 字节跳动面试分享 总结
|
设计模式 算法 Java
JAVA设计模式第十二讲:大厂实践 - 美团: 设计模式二三事
JAVA设计模式第十二讲:大厂实践 - 美团: 设计模式二三事
|
设计模式 架构师 Java
白活了!谷歌架构师10年心血汇成的《24种设计模式》,这才是正解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前辈们对代码开发经验的总结,是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系列套路。它不是语法规定,而是一套用来提高代码可复用性、可维护性、可读性、稳健性以及安全性的解决方案。一看代码一团糟,那这人肯定不怎么样。 现在各种开源框架里满满都是设计模式,所以可以不用但是最好要懂,除非一辈子CRUD,不看框架。
|
设计模式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85. 谈谈Java面向对象设计的六大原则,中高级面试常问
85. 谈谈Java面向对象设计的六大原则,中高级面试常问
138 0
|
存储 算法 Java
难倒无数程序员的ThreadLocal原理,就这样被美团大牛轻松讲透彻
什么是ThreadLocal? ThreadLocal 是一个本地线程副本变量工具类。主要用于将私有线程和该线程存放的副本对象做一个映射,各个线程之间的变量互不干扰。 ThreadLocal怎么使用? ThreadLocl使用比较简单,主要有三个方法:get()、set()、remove()
难倒无数程序员的ThreadLocal原理,就这样被美团大牛轻松讲透彻
|
设计模式 数据处理
【参与评论有奖】把书读薄 | 《设计模式之美》总结篇(下)
从六月开始,断断续续,算是把王争的《设计模式之美》看得差不多了,实战部分没来得及看,不过也是获益良多,思维方式上的一些变化。肚子里的墨水不多,不知道如何描述这种感觉,说两个实际的应用场景,读者自行意会哈,顺便带出总结思维导图~
23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