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口号
1、基础知识
端口号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标识进程或服务的逻辑地址。它是一个16位的整数,可以取范围从0到65535。端口号与IP地址一起构成了网络中的套接字(socket)。
在网络通信中,一个计算机上的不同进程或服务需要通过端口号来区分。例如,Web服务器通常使用端口号80,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服务使用端口号25,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使用端口号21等。
端口号的范围可以分为三个区域:
- 系统端口(Well-known ports): 范围从0到1023,这些端口号通常用于一些众所周知的服务,如HTTP(80端口)、FTP(21端口)、Telnet(23端口)等。
- 注册端口(Registered ports): 范围从1024到49151,这些端口号可以被用户进程或应用程序占用,但通常是一些已经被定义的服务。
- 动态或私有端口(Dynamic or Private ports): 范围从49152到65535,这些端口号通常由客户端程序使用,用于建立临时会话。
端口号的目的是允许同一台计算机上的多个进程同时进行网络通信,通过使用不同的端口号来区分它们。
2、认识知名端口号和查看命令
认识知名端口号
有些服务器是非常常用的, 为了使用方便, 人们约定一些常用的服务器, 都是用以下这些固定的端口号:
- ssh服务器, 使用22端口。
- ftp服务器, 使用21端口。
- telnet服务器, 使用23端口。
- http服务器, 使用80端口。
- https服务器, 使用443端口。
执行下面的命令, 可以看到知名端口号
cat /etc/services
我们也可以结合grep
命令来筛选结果
我们自己写一个程序使用端口号时, 要避开这些知名端口号
1一个进程是否可以bind多个端口号?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进程只会绑定一个端口号,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个进程确实可以绑定多个端口号。
2. 一个端口号是否可以被多个进程bind?
一个端口号只能被一个进程绑定,这有助于确保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pidof 命令
在查看服务器的进程id时非常方便
语法:pidof [进程名]
功能:通过进程名, 查看进程id
二、UDP协议
1、基础知识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网络传输层协议,它提供了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UDP被设计用于快速传输数据,适用于需要较低延迟和对数据完整性要求较低的应用场景。相对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更为轻量级,因为它不需要维护连接状态、不进行数据重传和流量控制。
UDP协议端格式
- Source Port(源端口): 16位字段,表示发送方端口号。它指示了发送方进程或应用程序所使用的端口号。
- Destination Port(目标端口): 16位字段,表示接收方端口号。它指示了接收方进程或应用程序应该使用的端口号。
- Length(长度): 16位字段,表示UDP数据包的总长度,包括UDP头部和数据部分。单位是字节。
- Checksum(校验和): 16位字段,用于检测UDP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发送方计算校验和并将其放置在此字段中,接收方也会计算校验和并与发送方发送的校验和进行比较。
- Data(数据): 可变长度字段,包含UDP数据包的实际数据。它是发送方应用程序要传输的信息。
UDP头部的长度固定为8个字节,因此不管实际数据的长度如何,UDP数据包的总长度至少为8个字节。总的UDP数据包长度不能超过65535字节,因为长度字段是16位的。
我们要学习一个协议除要知道他的
报头和有效载荷,还需要清楚他的解包(如何将报头和有效载荷分离)对于UDP来说其实就是通过固定了8字节的报头,操作系统在拿数据就可以通过8字节的区分报头和有效载荷。
上面我们看到UDP的报头有什么原端口号,目的端口,UDP的长度等,但是他是怎么在组成报头的。
其实报头就是一些结构化的数据
UDP结构化数据的伪代码:
struct udp_hdr{ uint16_t src_port; uint16_t dsc_port; uint16_t length; uint16_t check; };
在应用层我们用sendto 函数发送”你好",其实不会直接发送到网络中,因为数据是自顶向下传输的,所以会交给传输层的UDP协议(拷贝到发送缓冲区)
这通过上面的伪代码,有一个hdr指针报头的空间,stat指向有效载荷,在通过stccpy进行拷贝数据就可以了。
2、UDP的特点
UDP传输的过程类似于寄信:
- 无连接: 知道对端的IP和端口号就直接进行传输, 不需要建立连接;
- 不可靠: 没有确认机制, 没有重传机制; 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到对方, UDP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 返回任何错误信息;
- 面向数据报: 不能够灵活的控制读写数据的次数和数量;
面向数据报
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 UDP原样发送, 既不会拆分, 也不会合并(也就是整发整取)
用UDP传输100个字节的数据:
如果发送端调用一次sendto, 发送100个字节, 那么接收端也必须调用对应的一次recvfrom, 接收100个 字节; 而不能循环调用10次recvfrom, 每次接收10个字节
UDP的缓冲区
- UDP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发送缓冲区. 调用sendto会直接交给内核, 由内核将数据传给网络层协议进行后 续的传输动作;
- UDP具有接收缓冲区. 但是这个接收缓冲区不能保证收到的UDP报的顺序和发送UDP报的顺序一致; 如果 缓冲区满了, 再到达的UDP数据就会被丢弃
UDP的socket既能读, 也能写, 这个概念叫做 全双工
UDP使用注意事项:
- 我们注意到, UDP协议首部中有一个16位的最大长度. 也就是说一个UDP能传输的数据最大长度是64K(包含UDP首 部).。
- 然而64K在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下, 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 如果我们需要传输的数据超过64K, 就需要在应用层手动的分包, 多次发送, 并在接收端手动拼装
基于UDP的应用层协议 :
- NFS: 网络文件系统
-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BOOTP: 启动协议(用于无盘设备启动)
- DNS: 域名解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