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量和表达式
python中有许多和C语言相同的知识,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知识,比如:
print(1 + 2 - 3)打印1+2-3的结果 print(1 + 2 * 3)打印1+2*3的结果 print(1 + 2 / 3)打印1+2/3的结果
这里的print类似于C语言中的printf但是没有" ",而且是将需要计算的算数直接打在括号内
这三行的代码结果分别是
print(1 + 2 - 3)0 print(1 + 2 * 3)7 print(1 + 2 / 3)1.66666666....5
注意:
1.print 是一个 Python 内置的函数
2.可以使用 + - * / ( ) 等运算符进行算术运算. 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
3.运算符和数字之间, 可以没有空格, 也可以有多个空格. 但是一般习惯上写一个空格(比较美观)
形如 1 + 2 - 3 这样是算式, 在编程语言中称为表达式, 算式的运算结果, 称为表达式的返回值
其中 1 , 2 , 3 这种称为字面值常量, + - * / 这种称为运算符或者操作符
特别注意: 2 / 3 并不像在C语言中结果为 0 (小数部分被截断). 在 Python 中得到的结果则是一个小数. 更符合日常使用的直觉
示例
给定四个分数, 67.5, 89.0, 12.9, 32.2 , 编写代码, 求这四个分数的平均数 print( (67.5 + 89.0 + 12.9 + 32.2) / 4 )
变量和类型
变量是什么
在数学中我们对于y=kx中的x称为变量,而python的变量则是对于一些计算的中间值结果保存起来,这里就需要变量
举个例子:
给定四个分数, 67.5, 89.0, 12.9, 32.2 , 编写代码, 求这四个分数的方差 方差的计算过程: 取每一项, 减去平均值, 计算平方, 再求和, 最后除以 (项数 - 1)
在这个代码中, 就需要先计算这四个数字的平均值, 然后再计算方差. 这就需要把计算的平均值使用变量保存起来
avg = (67.5 + 89.0 + 12.9 + 32.2) / 4 total = (67.5 - avg) ** 2 + (89.0 - avg) ** 2 + (12.9 - avg) ** 2 + (32.2 - avg) ** 2 result = total / 3 print(result)
注意 avg,total,result均为变量
**在python中表示乘方运算,**2即表示平方,**n则表示n次方
变量的语法
定义变量
例如:a=0
a为变量名,我们在创建变量时最好用一些有意义的英文名来表示变量
=为赋值运算符,表示把=右侧的数据存放到变量的地址里
创建变量名时需要遵守的一些规则:
硬性规则(务必遵守)
1.变量名由数字字母下划线构成.
2.数字不能开头.
3.变量名不能和 “关键字” 重复.
4.变量名大小写敏感. num 和 Num 是两个不同的变量名
软性规则(建议遵守)
1.变量名使用有描述性的单词来表示, 尽量表达出变量的作用.
2.一个变量名可以由多个单词构成, 长一点没关系, 但是含义要清晰.
3.当变量名包含多个单词的时候, 建议使用 “驼峰命名法”. 形如 totalCount , personInfo 这种, 除了首个单词外, 剩余单词首字母大写.
当然了也有其他的命名方法比如total_count,person_info
使用变量
读取变量的值 a=10 print(a) 修改变量的值 a=20 print(a)
a = 10 b = 20 a = b print(a) print(b)
变量的类型
变量的类型不止一种,和C相同的也有整数,浮点数,字符串…
但是不相同的是python变量的类型不需要显示指定,因为在赋值的时候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是哪种类型的变量
什么叫显示指定呢?
这是C语言的代码 int a=10
这是python的代码 a=10
这里少了int,int其实就是显示指定,在python中可以省略
整形
a = 10 print(type(a))
type(a)在这里表示的是a的类型,最终输出的是int类型,因此type可以查看一个变量的类型
此外这里需要注意python中的int类型范围没有上限,而C语言是有上限的
浮点数(小数)
a = 0.5 print(type(a))
python的小数只有float一种类型,不像C语言一样有double类型,但是这里的float就相当于double类型为双精度浮点数
字符串
a = 'hello' print(type(a))
字符串需要使用**’ ‘或者" "来引起来,这里的’ '和" "都是等价的**
因此下面有一个代码
a="my name is 'MrGaomq'"
像这样的代码也是可以写出来的,但是外边必须有一个’ '或者" "来引起了
有时我们需要获取字符串的长度,我们可以用len函数来获取
a = 'hello' print(len(a))
可以使用 + 针对两个字符串进行拼接
a = 'hello' b = 'world' print(a + b) //这里是两个字符串相加,不能那字符串和整数以及浮点数相加
布尔
布尔类型的取值只有两中,Ture(真)和False(假)
= True print(type(a)) b = False print(type(b))
这里的输出结果是bool
其他
python中还有list,tuple…自定义函数(以后我了解后会更新)
变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类型
(1) 类型决定了数据在内存中占据多大空间.
例如 float 类型在内存中占据 8 个字节
因此为了使内存的占据空间达到最优的结果,我们需要用不同的类型,来合理优化内存
(2) 类型其实约定了能对这个变量做什么样的操作.
例如 int / float 类型的变量, 可以进行 + - * / 等操作
而 str 类型的变量, 只能进行 + (并且行为是字符串拼接), 不能进行 - * / , 但是还能使用 len 等其他操作.
总结: 类型系统其实是在对变量进行 “归类”. 相同类型的变量(数据) 往往具有类似的特性和使用规则
动态类型特征
在 Python 中, 一个变量是什么类型, 是可以在 “程序运行” 过程中发生变化的. 这个特性称为 “动态类型”
a = 10 print(type(a)) a = 'hello' print(type(a))
a = 10 print(type(a)) 输出结果 int a = 'hello' print(type(a)) 输出结果 str//表示字符串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 a 的类型刚开始是 int, 后面变成了 str,但是在C语言中是不允许这样搞的
对于中小型程序, 可以大大的解约代码量(比如写一段代码就可以同时支持多种类型)
对于大型程序, 则提高了模块之间的交互成本. (程序猿 A 提供的代码难以被 B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