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学习python 】41.python魔法方法(二)

简介: 【从零学习python 】41.python魔法方法(二)

运算相关的魔法方法

思考: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p1 = Person('zhangsan',18)
p2 = Person('zhangsan',18)
print(p1 == p2)

上述代码中,使用==运算符比较两个对象,结果是True还是False?==到底比较的是什么?

比较运算符相关魔法方法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__eq__(self, other):
        return self.name == other.name and self.age == other.age
    # def __ne__(self, other):
    def __lt__(self, other):
        return self.age < other.age
    # def __gt__(self, other):
    def __le__(self, other):
        return self.age <= other.age
    # def __ge__(self, other):
s1 = Student('zhangsan', 18)
s2 = Student('zhangsan', 18)
s3 = Student('lisi', 20)
print(s1 == s2)
print(s1 != s2)
print(s1 > s2)
print(s1 >= s2)
print(s1 <= s2)
print(s1 <= s2)

算数运算符相关魔法方法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__add__(self, other):
        return self.age + other
    def __sub__(self, other):
        return self.age - other
    def __mul__(self, other):
        return self.age * other
    def __truediv__(self, other):
        return self.age / other
    def __mod__(self, other):
        return self.age % other
    def __pow__(self, power, modulo=None):
        return self.age ** power
s = Student('zhangsan', 18)
print(s + 1)  # 19
print(s - 2)  # 16
print(s * 2)  # 36
print(s / 5)  # 3.6
print(s % 5)  # 3
print(s ** 2)  # 324

类型转换相关魔法方法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__int__(self):
        return self.age
    def __float__(self):
        return self.age * 1.0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name
    def __bool__(self):
        return self.age > 18
s = Student('zhangsan', 18)
print(int(s))
print(float(s))
print(str(s))
print(bool(s))
if s:
    print('hello')

相关文章
|
2月前
|
Python 容器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9)
这是我在B站跟随千锋教育学习Python的第9天,主要学习了赋值、浅拷贝和深拷贝的概念及其底层逻辑。由于开学时间紧张,内容较为简略,但希望能帮助理解这些重要概念。赋值是创建引用,浅拷贝创建新容器但元素仍引用原对象,深拷贝则创建完全独立的新对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讨论。
|
17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随机的暴力美学蒙特卡洛方法 | python小知识
蒙特卡洛方法是一种基于随机采样的计算算法,广泛应用于物理学、金融、工程等领域。它通过重复随机采样来解决复杂问题,尤其适用于难以用解析方法求解的情况。该方法起源于二战期间的曼哈顿计划,由斯坦尼斯拉夫·乌拉姆等人提出。核心思想是通过大量随机样本来近似真实结果,如估算π值的经典示例。蒙特卡洛树搜索(MCTS)是其高级应用,常用于游戏AI和决策优化。Python中可通过简单代码实现蒙特卡洛方法,展示其在文本生成等领域的潜力。随着计算能力提升,蒙特卡洛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和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
51 21
|
15天前
|
数据挖掘 数据处理 开发者
Python3 自定义排序详解:方法与示例
Python的排序功能强大且灵活,主要通过`sorted()`函数和列表的`sort()`方法实现。两者均支持`key`参数自定义排序规则。本文详细介绍了基础排序、按字符串长度或元组元素排序、降序排序、多条件排序及使用`lambda`表达式和`functools.cmp_to_key`进行复杂排序。通过示例展示了如何对简单数据类型、字典、类对象及复杂数据结构(如列车信息)进行排序。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编程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26 10
|
2月前
|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10)
这是我在千锋教育B站课程学习Python的第10天笔记,主要学习了函数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函数的定义、组成、命名、参数分类(必须参数、关键字参数、默认参数、不定长参数)及调用注意事项。由于开学时间有限,记录较为简略,望谅解。通过学习,我理解了函数可以封装常用功能,简化代码并便于维护。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
1月前
|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大数据
1.1 学习Python操作Excel的必要性
学习Python操作Excel在当今数据驱动的商业环境中至关重要。Python能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突破Excel行数限制;提供丰富的库实现复杂数据分析和自动化任务,显著提高效率。掌握这项技能不仅能提升个人能力,还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决策效率。推荐从基础语法、Excel操作库开始学习,逐步进阶到数据可视化和自动化报表系统。通过实际项目巩固知识,关注新技术,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2月前
|
存储 索引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6)
这是我在B站千锋教育学习Python的第6天笔记,主要学习了字典的使用方法,包括字典的基本概念、访问、修改、添加、删除元素,以及获取字典信息、遍历字典和合并字典等内容。开学后时间有限,内容较为简略,敬请谅解。
|
2月前
|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7)
学的是b站的课程(千锋教育),跟老师写程序,不是自创的代码! 今天是学Python的第七天,学的内容是集合。开学了,时间不多,写得不多,见谅。
|
2月前
|
存储 安全 索引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8)
这是我在B站千锋教育学习Python的第8天,主要内容是元组。元组是一种不可变的序列数据类型,用于存储一组有序的元素。本文介绍了元组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访问、合并、切片、遍历等,并总结了元组的主要特点,如不可变性、有序性和可作为字典的键。由于开学时间紧张,内容较为简略,望见谅。
|
2月前
|
存储 索引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4)
今天是学习Python的第四天,主要学习了列表。列表是一种可变序列类型,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元素,支持索引和切片操作,并且有丰富的内置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列表的入门、关键要点、遍历、合并、判断元素是否存在、切片、添加和删除元素等。通过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列表这一强大的数据结构。
|
2月前
|
索引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5)
这是我在B站千锋教育学习Python的第五天笔记,主要内容包括列表的操作,如排序(`sort()`、``sorted()``)、翻转(`reverse()`)、获取长度(`len()`)、最大最小值(`max()`、``min()``)、索引(`index()`)、嵌套列表和列表生成(`range`、列表生成式)。通过这些操作,可以更高效地处理数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