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
- 数据设计以及数据处理设计相结合。
2.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新奥尔良法、基于E-R模型的设计方法、3NF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方法、统一建模语言。
3.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步骤名称 | 具体分析 |
需求分析 | 了解系统的数据要求、处理要求。用户的需求。 |
概念结构设计 | 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抽象,形成独立于DBMS的概念模型。 |
逻辑结构设计 | 为概念模型选择合适的、适用于DBMS的数据逻辑模型。(形成外模式) |
物理结构设计 | 为数据逻辑模型选取合适的物理结构模型,并进行评判。(形成内模式) |
数据库的实施 | 根据逻辑、物理模型进行实施、编码。 |
数据库的运行、维护 | 监测、分析、提升数据库的性能等等......。 |
4.E-R图的几类冲突: |
- 属性冲突:属性域,属性单位冲突。
- 命名冲突:同名异义、同名同义。
- 结构冲突:同一实体在不同的系统中联系、属性、地位不一致。
5.概念模型的主要特点:
- 能够真实反映现实世界。
- 易于理解。
- 易于拓展。
- 易于向关系,层次等等数据模型转化。
6.E-R图设计策略: 自顶向下的需求分析。自底向上的概念结构设计。
7.数据库的存取方法: B+树索引存取、hash索引存取、聚簇存取。
8.数据库的重组织与重构造:
- 重组织:数据库在长时间运行后,性能下降。数据库按原需求重新安排存储位置、垃圾回收、减少指针......从而提高数据库性能。(不改变数据库的3级模式)
- 重构造:数据库本身需求发生改变。(对数据库的三级模式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