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解析系列之柱状图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简介: 作为人们最常用的图表之一,柱状图也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图表形式。例如,将多个并列的类别聚类、形成一组,再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这种图表叫做“分组柱状图”或“簇状柱形图”。将类别拆分称多个子类别,形成“堆叠柱状图”。再如将柱形图与折线图结合起来,共同绘制在一张图上,俗称“双轴图”,等等。

释义

是一种以长方形的长度为变量的统计图表。长条图用来比较两个或以上的价值(不同时间或者不同条件),只有一个变量,通常利用于较小的数据集分析。长条图亦可横向排列。——维基百科

作为人们最常用的图表之一,柱状图也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图表形式。例如,将多个并列的类别聚类、形成一组,再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这种图表叫做“分组柱状图”或“簇状柱形图”。将类别拆分称多个子类别,形成“堆叠柱状图”。再如将柱形图与折线图结合起来,共同绘制在一张图上,俗称“双轴图”,等等。

请注意:【条形图】在不同的产品或是概念解析中存在差异,例如在维基百科中,条形图等同于柱状图,认为柱状图为条形图的另一种称呼。而更多时候条形图我们可理解为专指横向的柱状图。


分组柱状图:由子类别来划分一组有几条柱子,形成分组柱状图。


堆叠柱状图:由堆叠项将一个类别拆成多个子类别形成堆叠柱状图。


双轴图(组合图)

双轴图的指标分为左侧指标和右侧指标,对应的坐标轴分别为坐标 Y 轴的左轴(主轴)和右轴(副轴)。通常以柱状图与折线图搭配使用,例如下图展示一年中各个月份的销量(柱状图)与目标完成率(折线图)。


适用场景

柱状图最适合对分类的数据进行比较。尤其是当数值比较接近时,由于人眼对于高度的感知优于其他视觉元素(如面积、角度等),因此,使用柱状图更加合适。


需要避开的陷阱

1.柱状图最核心的功能是比较,比较的核心是高度。如果人为的改变高度,那么数据间的比例关系会失常。


示例(来源为《用数据讲故事》):

2012 年秋季,我们好奇布什的减税政策结束之后会发生什么。图中左侧为现在的最高税率 35%,右侧则是第二年 1 月 1 日的最高税率 39.6%。

看这幅图时,你对未来减税政策结束有什么看法?或许担心税率的大幅提升?让我们仔细看看。注意纵轴的底端(最右侧)是从 34 开始的,而不是 0。这意味着条形图理论上应该向下延伸到页面的底部。事实上,按图中的画法,视觉增长达到了 460% [条形图的高度是 35-34=1 和 39.6-34=5.6,所以(5.6-1)/1=460%〕。如果我们以 0 作为纵轴起点,条形图按实际高度绘制(35 和 39.6),实际视觉增长只有 13%[ (39.6-35)/35]。


2.不管是延续性还是暂时性的时间数据,我们最常想的是从中发现趋势。某个东西是在上升还是下降?是否存在周期性的循环?要想找出这些变化中存在的模式,就必须超越单个数据点,纵观全局。只观察某个时间点上的数值当然更轻松,但只有在了解到来龙去脉之后,你才会对这个数值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示例(来源为《鲜活的数据》)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从上图看来,似乎新政府对失业产生了显著的积极效果。但如果把当前图表缩小,以更长的时间范围观察呢?你是否会得出不 一样的结论?

image.png


注:内容参考《用数据讲故事》、《鲜活的数据》,图表制作软件:DataEase。


相关文章
|
8月前
|
文字识别 算法 API
印刷文字识别产品使用合集之适合解析图表吗
印刷文字识别产品,通常称为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技术,是一种将图像中的印刷或手写文字转换为机器编码文本的过程。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和场景中,显著提升文档处理、信息提取和数据录入的效率。以下是印刷文字识别产品的一些典型使用合集。
图表解析系列之漏斗图
漏斗图适用于业务流程比较规范、周期长、环节多的单流程单向分析,通过漏斗各环节业务数据的比较能够直观地发现和说明问题所在的环节,进而做出决策。
|
图形学
图表解析系列之折线图
折线图用于分析事物随时间或有序类别而变化的趋势。如果有多组数据,则用于分析多组数据随时间变化或有序类别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折线的方向表示正/负变化。折线的斜率表示变化的程度。
图表解析系列之饼图
● 想要突出表示某个部分在整体中所占比例; ● 分类数量最好不大于 5 个; ● 各不同分类间的占比差异明显。
图表解析系列之饼图
|
Android开发
【Android 应用开发】Android 图表绘制 achartengine 示例解析(二)
【Android 应用开发】Android 图表绘制 achartengine 示例解析(二)
203 0
【Android 应用开发】Android 图表绘制 achartengine 示例解析(二)
|
3月前
|
监控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高级java面试---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1月更文挑战第20天】Spring Boot是一个用于快速构建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通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和内嵌服务器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开发和部署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 Boot的背景历史、业务场景、功能点以及底层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手写模拟Spring Boot的启动过程,特别是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21 2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创建型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用者不需要关注对象的创建细节。创建型模式分为5种: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算法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它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组织接口和类,后者釆用组合或聚合来组合对象。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结构型模式比类结构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型模式分为以下 7 种: • 代理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桥接模式 • 外观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