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学习博客_14 入门——集合进阶1

简介: 以黑马程序员全套Java教程网课为主。
graph LR
A[集合]-->C[Collection]
A-->M[Map]
C-->L[List]
C-->S[Set]
L-->AL(ArrayList)
L-->LL(LinkedList)
S-->HS(HashSet)
S-->TS(TreeSet)
M-->HM(HashMap)

其中方形的是接口,圆角的是实现类。

因此先学习 Collection 和 Map 接口后,只需要学习下一级的特有的部分。

Collection

java.util.Collection

Collection 是单例集合的最高级接口。他表示一组对象,这些对象也被称为 Collection 的元素。

无法直接实现。可以用多态的方式实现。

Collection<String> c=new ArrayList<String>();
//add(E e) 方法添加元素
c.add("Hello");
c.add("World");
System.out.println(c);//输出['Hello','World'],因为 ArrayList 中重写了 toString 方法,所以得到的不是一串地址
方法 说明
boolean add(E e) 添加元素,永远返回 true
boolean remove(Object o) 从集合中移除指定的元素,成功移除返回 true
void clear() 清空集合中的元素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判断集合中是否存在指定的元素
boolean isEmpty() 判断集合是否为空
int size() 集合长度

快捷键:Alt+7,能看到类的所有信息

迭代器 iterator

java.util.Iterator

Iterator 是一个接口。使用 Iterator 迭代器遍历集合元素。

Iterator<String> it=c.iterator();//通过集合对象中的迭代方法获取对象

追根溯源可以得知,Collection.iterator()方法返回的是一个实现了 Iterator 接口的类:Itr.

所以实际上是通过多态的方式实例化的。

方法 说明
E next() 返回下一个元素(越界访问:NoSuchElementException,被请求的元素不存在)
boolean hasNext() 如果存在下一个元素,返回 true
while(it.hasNext()){
    String s=it.next();//这样更好一些,因为元素可能还要做其他操作
    System.out.println(s);
}

it.next() 像指针一样从0开始遍历。

List

java.util.List

继承自 Collection 类,可以使用其中的方法。

List 是有序、有索引的。相较于集合 Set,List 中的元素可以重复。

List<String> l=new ArrayList<String>();
l.add("Hello");
l.add("World");
System.out.println(l);//按存储的顺序输出,["Hello","World"]
方法 说明
void add(int index,E element) 感觉并不用解释
E remove(int index)
E set(int index,E element)
E get(int index)

越界报错 IndexOutOfException。

另一种遍历集合的方法是 for 循环。

for(int i=0;i<l.size();i++)System.out.println(l.get(i));

并发修改异常

当不允许这样的修改时,会抛出此方法。

如:在使用 iterator 遍历过程中,在集合中添加了新的元素。

iterator 调用 next() 方法时,会先调用 checkForComodification() 方法。

checkForComodification() 会检验 modCount 修改集合的次数和expectedModCount 预期修改集合的次数是否相等。

modCount 来自于 ArrayList 的父类:AbstractList,初始值为0.每次使用 add() 方法时,modCount 就会++。

expectedCount 来自于 Itr 类,且初始值为 expectedCount=modCount.

每次实例化一个 Iterator 类,都会调用其子类 Itr 类,使得 expectedCount 等于当前的 modCount。

然后遍历过程中每次调用 next() 方法时,都会先检查一下expectedCount==modCount,即集合有没有被修改。如果没有修改就可以顺利地返回下一个元素;如果有异常 checkForComodificationException,就会终止运行。

graph TB
C[Collection]-->|获取迭代对象|I[iterator]
C-->|多态|Arr[Arraylist]
I-->|多态|Itr[Itr]
I-->W{"iterator.hasNext()==true"}
Itr-->A(expectedCount=modCount)
W-->|no|en(遍历结束)
W-->|yes|N("iterator.next()")
N-->cf("checkForComodification()")
cf-->cfe{"expectedCount==modCount"}

X-->W
cfe-->|no|Y(checkForComodificationException)
cfe-->|yes|X("集合没有被修改,继续遍历")

但是通过 for 循环遍历集合,在遍历过程中对集合进行修改,不会报异常。

ListInterator

通过 List 中的 listInterator() 方法得到。可以从各个方向遍历,迭代期间可以修改列表,还可以获取列表迭代器的当前位置。

方法 说明
boolean hasNext()
E next()
boolean hasPrevious() 反向遍历用到
E previous() 反向遍历用到
void add(E e) 添加元素,注意是通过 listInterator 添加的,不是通过集合添加的!
List<String> l=new ArrayList<String>();
l.add("Hello");
l.add("World");
l.add("java");
ListInterator<String> li=l.listInterator();//实际上是 listItr 类作为 listInterator 类的子类,通过多态实现
while(li.hasNext()){
    System.out.println(l.next());
}

while(li.hasPrevious()){
    System.out.println(l.previous());
}

while(li.hasNext()){
    String s=l.next();
    if(s.equals("World")){
        li.add("!!!");//特别注意,并不是调用了l的 add() 方法,而是 li 的 add() 方法!
    }
    System.out.println(s);
}

在 listItr 类中的 add() 方法,添加完元素之后,有一句expectedModCount=modCount;重新把实际修改值赋给了预期修改值。因此 next() 方法中判断expectedModCount==modCount,即使添加了新元素也仍然是 true. 不会发生并发修改异常。

增强 for

for(E e:数组或 Collection 的集合)
{
    //在这里使用变量e,把其当做集合元素来用
}

for(int i:arr){
    System.out.println(i);
}

for(int i:list){
    System.out.println(i);
}
//内部是一个 iterator 迭代器,不可以中途修改数据,会引发并发修改异常。

几种遍历方式的选择

单纯的遍历:增强 for 最简单。

需要用到索引:普通 for。

迭代器也要会用。

数据结构

后入先出 FILO。

队列

先入先出 FIFO。

数组

可以根据索引查找,查找效率高;增删效率低。

链表

每个结点存储数据和下一个结点的地址值。最后一个结点地址值为空。

相比数组,增删只需要修改增删处前后结点的地址值,效率更高。

但是查询必须从头开始,效率低。

List 的子类

ArrayList 底层数据结构是数组,LinkedList 底层数据结构是链表。

用法一模一样,查询效率高就用 ArrayList,增删效率高用 LinkedList。

LinkList 特有功能

方法 说明
public void addFirst(E e)
public void addLast(E e)
public E getFirst()
public E getLast()
public void removeFirst()
public void removeLast()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Java 集合框架中的老炮与新秀:HashTable 和 HashMap 谁更胜一筹?
嗨,大家好,我是技术伙伴小米。今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详细介绍 Java 中 HashMap 和 HashTable 的区别。从版本、线程安全、null 值支持、性能及迭代器行为等方面对比,帮助你轻松应对面试中的经典问题。HashMap 更高效灵活,适合单线程或需手动处理线程安全的场景;HashTable 较古老,线程安全但性能不佳。现代项目推荐使用 ConcurrentHashMap。关注我的公众号“软件求生”,获取更多技术干货!
43 3
|
11天前
|
消息中间件 Java 数据库
自研Java框架 Sunrays-Framework使用教程「博客之星」
### Sunrays-Framework:助力高效开发的Java微服务框架 **Sunrays-Framework** 是一款基于 Spring Boot 构建的高效微服务开发框架,深度融合了 Spring Cloud 生态中的核心技术组件。它旨在简化数据访问、缓存管理、消息队列、文件存储等常见开发任务,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高质量的企业级应用。 #### 核心功能 - **MyBatis-Plus**:简化数据访问层开发,提供强大的 CRUD 操作和分页功能。 - **Redis**:实现高性能缓存和分布式锁,提升系统响应速度。 - **RabbitMQ**:可靠的消息队列支持,适用于异步
自研Java框架 Sunrays-Framework使用教程「博客之星」
|
30天前
|
自然语言处理 Java
Java中的字符集编码入门-增补字符(转载)
本文探讨Java对Unicode的支持及其发展历程。文章详细解析了Unicode字符集的结构,包括基本多语言面(BMP)和增补字符的表示方法,以及UTF-16编码中surrogate pair的使用。同时介绍了代码点和代码单元的概念,并解释了UTF-8的编码规则及其兼容性。
101 60
|
10天前
|
Java 调度 开发者
Java线程池ExecutorService学习和使用
通过学习和使用Java中的 `ExecutorService`,可以显著提升并发编程的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合理配置线程池参数,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可以实现高效、可靠的并发处理。希望本文提供的示例和思路能够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并应用 `ExecutorService`,实现更高效的并发程序。
30 10
|
13天前
|
Java 数据库连接 数据库
【潜意识Java】深度分析黑马项目《苍穹外卖》在Java学习中的重要性
《苍穹外卖》项目对Java学习至关重要。它涵盖了用户管理、商品查询、订单处理等模块,涉及Spring Boot、MyBatis、Redis等技术栈。
43 4
|
13天前
|
前端开发 Java 数据库连接
【潜意识Java】深度解读JavaWeb开发在Java学习中的重要性
深度解读JavaWeb开发在Java学习中的重要性
24 4
|
13天前
|
存储 移动开发 算法
【潜意识Java】Java基础教程:从零开始的学习之旅
本文介绍了 Java 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涵盖从简介、程序结构到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首先,Java 是一种高级、跨平台的面向对象语言,支持“一次编写,到处运行”。接着,文章详细讲解了 Java 程序的基本结构,包括包声明、导入语句、类声明和 main 方法。随后,深入探讨了基础语法,如数据类型、变量、控制结构、方法和数组。此外,还介绍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关键概念,例如类与对象、继承和多态。最后,针对常见的编程错误提供了调试技巧,并总结了学习 Java 的重要性和方法。适合初学者逐步掌握 Java 编程。
35 1
|
9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24、使用 Java 官方教程学习:① 类变量和类方法详解;② 深入介绍 main() 方法
24、使用 Java 官方教程学习:① 类变量和类方法详解;② 深入介绍 main() 方法
109 1
|
9月前
|
存储 Java
【JAVA学习之路 | 进阶篇】Map接口及其实现类及常用方法
【JAVA学习之路 | 进阶篇】Map接口及其实现类及常用方法
|
9月前
|
Java 测试技术 C++
【JAVA学习之路 | 进阶篇】File类及常用方法
【JAVA学习之路 | 进阶篇】File类及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