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基础】之图的介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算法入门必看(上)

简介: 【数据结构基础】之图的介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算法入门必看(上)

一、图的基本概念


1️⃣图的定义


定义: 图(graph)是由一些点(vertex)和这些点之间的连线(edge)所组成的;其中,点通常被成为"顶点(vertex)“,而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则被成为"边或弧”(edege)。通常记为,G=(V,E)。


2️⃣图的种类


根据边是否有方向,将图可以划分为:无向图 和有向图。


🍀(1)无向图


f7690e3d20b5425b8b171c280040c16e.png


上面的图G0是无向图,无向图的所有的边都是不区分方向的。G0=(V1,{E1})。其中:


(1)V1={A,B,C,D,E,F}。 V1表示由"A,B,C,D,E,F"几个顶点组成的集合。

(2)E1={(A,B),(A,C),(B,C),(B,E),(B,F),(C,F), (C,D),(E,F),(C,E)}。E1是由边(A,B),边(A,C)…等组成的集合。其中,(A,C)表示由顶点A和顶点C连接成的边。


🍀(2)有向图


c8054d7d871b45dcab942627f0f361f7.png


上面的图G2是有向图。和无向图不同,有向图的所有的边都是有方向的! G2=(V2,{A2})。其中:


(1)V2={A,C,B,F,D,E,G}。 V2表示由"A,B,C,D,E,F,G"几个顶点组成的集合。

(2)A2={<A,B>,<B,C>,<B,F>,<B,E>,<C,E>,<E,D>,<D,C>,<E,B>,<F,G>}。E1是由矢量<A,B>,矢量<B,C>…等等组成的集合。其中,矢量<A,B)表示由"顶点A"指向"顶点C"的有向边。


3️⃣邻接点和度


🍀(1)邻接点


(1)一条边上的两个顶点叫做邻接点。 例如,上面无向图G0中的顶点A和顶点C就是邻接点。

(2)在有向图中,除了邻接点之外;还有"入边"和"出边"的概念。顶点的入边,是指以该顶点为终点的边。而顶点的出边,则是指以该顶点为起点的边。例如,上面有向图G2中的B和E是邻接点;<B,E>是B的出边,还是E的入边。


🍀(2)度


(1)在无向图中,某个顶点的度是邻接到该顶点的边(或弧)的数目。 例如,上面无向图G0中顶点A的度是2。

(2)在有向图中,度还有"入度"和"出度"之分。某个顶点的入度,是指以该顶点为终点的边的数目。而顶点的出度,则是指以该顶点为起点的边的数目。 顶点的度=入度+出度。例如,上面有向图G2中,顶点B的入度是2,出度是3;顶点B的度=2+3=5。


4️⃣路径和回路


路径: 如果顶点(Vm)到顶点(Vn)之间存在一个顶点序列。则表示Vm到Vn是一条路径。

路径长度: 路径中"边的数量"。

简单路径: 若一条路径上顶点不重复出现,则是简单路径。

回路: 若路径的第一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相同,则是回路。

简单回路: 第一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相同,其它各顶点都不重复的回路则是简单回路。


5️⃣连通图和连通分量


  • 连通图: 对无向图而言,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一条无向路径,则称该无向图为连通图。 对有向图而言,若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一条有向路径,则称该有向图为强连通图。
  • 连通分量: 非连通图中的各个连通子图称为该图的连通分量。


6️⃣权


在学习"哈夫曼树"的时候,了解过"权"的概念。图中权的概念与此类似。


be25db80b7a845f0a64f3b512635aee9.png



上面就是一个带权的图。


二、图的存储结构


图的存储结构,常用的是"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1️⃣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是指用矩阵来表示图。它是采用矩阵来描述图中顶点之间的关系(及弧或边的权)。

假设图中顶点数为n,则邻接矩阵定义为:

d7bbfe59ff8948db80b2fb15c7229ab3.png


下面通过示意图来进行解释。


24869d1bc89a40d7b2c990aba3ff3d63.png


图中的G1是无向图和它对应的邻接矩阵。

91c9c4115214488fb37c57c10b0c0833.png

图中的G2是无向图和它对应的邻接矩阵。


通常采用两个数组来实现邻接矩阵:一个一维数组用来保存顶点信息,一个二维数组来用保存边的信息。


邻接矩阵的缺点就是比较耗费空间。


2️⃣邻接表


邻接表是图的一种链式存储表示方法。它是改进后的"邻接矩阵",它的缺点是不方便判断两个顶点之间是否有边,但是相对邻接矩阵来说更省空间。

0c93e63fb7b2425bb5e906ec89844ce4.png

图中的G1是无向图和它对应的邻接矩阵。

209567ba31344e8fb65916fd0ef5ddfb.png


图中的G2是无向图和它对应的邻接矩阵。


三、图的遍历


对于图而言,我们常用的遍历方式有bfs和dfs两种:


  • bfs: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英文Breadth First Search。广度优先搜索会优先访问当前顶点的所有邻接结点。
  • dfs: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英文Depth First Search。深度优先搜索会优先顺延访问当前节点分支进行访问,直到不能深入,每个节点只访问一次。


1️⃣广度优先搜索


🍀(1)广度优先搜索介绍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readth First Search),又称为"宽度优先搜索"或"横向优先搜索",简称BFS。

它的思想是:从图中某顶点v出发,在访问了v之后依次访问v的各个未曾访问过的邻接点,然后分别从这些邻接点出发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并使得“先被访问的顶点的邻接点先于后被访问的顶点的邻接点被访问,直至图中所有已被访问的顶点的邻接点都被访问到。如果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则需要另选一个未曾被访问过的顶点作为新的起始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换句话说,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图的过程是以v为起点,由近至远,依次访问和v有路径相通且路径长度为1,2…的顶点。


🍀(2)广度优先搜索图解


无向图的广度优先搜索:


7a7d171d6f9745998594ac00db7d2982.png


第1步:访问A。

第2步:依次访问C,D,F。在访问了A之后,接下来访问A的邻接点。前面已经说过,在本文实现中,顶点ABCDEFG按照顺序存储的,C在"D和F"的前面,因此,先访问C。再访问完C之后,再依次访问D,F。

第3步:依次访问B,G。在第2步访问完C,D,F之后,再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首先访问C的邻接点B,再访问F的邻接点G。

第4步:访问E。 在第3步访问完B,G之后,再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只有G有邻接点E,因此访问G的邻接点E。

因此访问顺序是:A -> C -> D -> F -> B -> G -> E


有向图的广度优先搜索:


eb84145591af4b3eb6ef48006b9a7bc1.png


第1步:访问A。

第2步:访问B。

第3步:依次访问C,E,F。在访问了B之后,接下来访问B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即C,E,F。前面已经说过,在本文实现中,顶点ABCDEFG按照顺序存储的,因此会先访问C,再依次访问E,F。

第4步:依次访问D,G。 在访问完C,E,F之后,再依次访问它们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还是按照C,E,F的顺序访问,C的已经全部访问过了,那么就只剩下E,F;先访问E的邻接点D,再访问F的邻接点G。

因此访问顺序是:A -> B -> C -> E -> F -> D -> G


🍀(3)广度优先搜索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Graph {
    /**
     * 定义顶点的抽象
     * @param <T>
     */
    public static class Vertex<T>{
        // 要保存的数据
        private T t;
        // 其他和我管理的邻接节点
        private List<Vertex<T>> neighborList;
        private boolean visited = false;
        public Vertex(T t) {
            this.t = t;
        }
    }
    // bfs 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public static <T> void bfs(Vertex<T> vertex){
        // 1、定义一个临时存储的空间,使用队列
        Queue<Vertex<T>> queue = new ArrayBlockingQueue<>(8);
        // 2、增加一个用来保存已经遍历过的数据的集合
        HashSet<Vertex<T>> mome = new HashSet<>(8);
        // 3、将第一个顶点放入队列
        queue.add(vertex);
        while (!queue.isEmpty()){
            // 将第一个元素拿出来
            Vertex<T> temp = queue.poll();
            // 进行操作
            if (!mome.contains(temp)){
                System.out.println(temp.t);
                mome.add(temp);
            }
            // 将他所有的邻接节点放进去
            if(temp.neighborList != null){
                queue.addAll(temp.neighborList);
            }
        }
    }
}


相关文章
|
13天前
|
算法 数据处理 C语言
C语言中的位运算技巧,涵盖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实用技巧及示例代码,并讨论了位运算的性能优势及其与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
本文深入解析了C语言中的位运算技巧,涵盖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实用技巧及示例代码,并讨论了位运算的性能优势及其与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这一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
23 1
|
1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K-means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来简化数据结构
K-means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来简化数据结构。本文介绍了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初始化、数据点分配与簇中心更新等步骤,以及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该算法,最后讨论了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58 4
|
14天前
|
存储 算法 搜索推荐
Python 中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关系
数据结构是算法的载体,算法是对数据结构的操作和运用。它们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程序的核心,对于提高程序的质量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13天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算法
Python 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优化策略
Python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如何进行优化?
|
21天前
|
算法
数据结构之路由表查找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和宽度优先搜索)
在网络通信中,路由表用于指导数据包的传输路径。本文介绍了两种常用的路由表查找算法——深度优先算法(DFS)和宽度优先算法(BFS)。DFS使用栈实现,适合路径问题;BFS使用队列,保证找到最短路径。两者均能有效查找路由信息,但适用场景不同,需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文中还提供了这两种算法的核心代码及测试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82 23
|
13天前
|
并行计算 算法 测试技术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旨在通过综合策略提升程序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37 1
|
1月前
|
C语言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c语言实现)(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栈和队列两种数据结构。栈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遵循“先进后出”原则;队列则在一端插入、另一端删除,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文章详细讲解了栈和队列的结构定义、方法声明及实现,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栈和队列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如二叉树的层序遍历和快速排序的非递归实现等。
147 9
|
27天前
|
存储 算法
非递归实现后序遍历时,如何避免栈溢出?
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需求、二叉树的特点以及性能和空间的限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24 1
|
14天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在C语言中,数据结构是构建高效程序的基石。本文探讨了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应用及实现方式
在C语言中,数据结构是构建高效程序的基石。本文探讨了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应用及实现方式,强调了合理选择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提升编程能力。
36 5
|
29天前
|
存储 算法 Java
数据结构的栈
栈作为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合理地使用栈,可以有效地解决许多与数据存储和操作相关的问题。